直播秦始皇八卦被抓包(44)
而且对于贼的定义,秦律中并不仅限于盗窃东西。
只要你破坏门窗,进入了别人的房屋,你就犯了法。@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若是别人门上有锁,你破坏了门锁却并未进门,那也算做犯法。
秦朝律法这般规定,很明显便是希望天下无盗。
说起盗窃罪,那第二个,我便来说说贼杀伤罪。
在秦简中,写有很多关于贼杀人和贼伤人的规定,而这种行为,也是处罚比较严厉。@无限好文,尽在文学城
而且里面还写着,要求周围邻居发现贼人伤人或杀人一事,要及时的进行帮助,否则也会受到处罚。
这律法,不能说将贼人悉数灭绝,至少也给贼人一些威慑,黔首们的生活也将安稳许多。
然后,我要说的是:以古非今罪。
这一罪名的意思就是,以曾经朝代的政策和古时的学说言论,来指责现在实行的政策和法律法制度等等。
这个政策有人说是李斯专门针对当时的儒家学者设立,他斥责儒家学子妄议秦朝政论,便设立此律法来发泄自身情绪。
这个该怎么说呢……
李斯在后世确实名声不好,但莫要以后来他所做之事来带着滤镜看之前的李斯。
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他为当时的秦朝所做的贡献颇多。
其实看李斯原话便知,他并非特意针对哪个学说。
他是认为政策下达之后,每个人都以自身所学的学说来议论纷纷,表达出自己所认为的不切合实际的观点。
说的人多了,黔首们便认为这些政令法规皆有问题,心中不满且生怨,便不会去实施。
这对于当时秦朝来说,本来七国之人就不归于一心。再这么下去,岂不人心分散?
在当时而言,这条法令实乃利国。
李斯初听女子所言,说他设立此“以古非今罪”乃私心时,气得吹胡子瞪眼。
再听后来女子解说,才面色缓和,微微颔首。
不过……
他拿起刀笔在竹简上开始刻写。
自己这时可还没有设立此律令,还是得赶快记载下来。
_
而在咸阳,淳于越正大发雷霆。
他用力将手中之笔砸入墨盘中,透过敞开的大门,看着天幕皱眉。
女子每说一条律令,天幕之上便会显现出相应的字。
此时上方,便上书五个大字:以古非今罪。
字形依旧简略奇怪,却令他们皆能够看懂其中的含义。
“李斯!”
虽然天幕之人说李斯并非针对某家学者,可淳于越却想起之前自己与李斯二人,单独在大殿之内的谈话。
还有再前他劝阻秦始皇不要使用郡县制改为分封制,以及当时天幕说自己举例古代君王皆使用分封制从未听说过郡县制治国成功的话语……
很难不会想到,李斯此政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雏形。
淳于越倒是不觉得李斯想害他,他们彼此虽然政见上完全不合,但私下却乃至交好友。
若真出事,就像天幕所言,李斯定然用尽全力来保自己。
但他十分气恼。
因为他觉得李斯在封他嘴,在封天下学子的嘴!
这条律令实在太专横!
谏言如此重要,且学子言说正好反应众人心中所思。身为皇帝,便应该多听多看,征求各方建议,才能令秦朝更稳固、黔首们都安居。
所以,李斯怎能设定此等律令!
封闭皇帝的耳朵和眼睛,大错矣!
“趁律令推行前,我得尽力阻止。”淳于越自言自语的说着,有拿起沾满墨的毛笔擦拭。
他要写卷竹简,想办法传于李斯。
可他并不太清楚李斯随驾出巡的路线……
淳于越将脏污的布帛置于案桌角落。
他想到了公子扶苏。
-
而其他诸多地方,学子们皆炸开了锅。
对于天幕所言的律令,令他们不可置信!
因为入夜,他们此时都在自己家中,却不由的同时在各处发出怒喝之声。
“李斯,佞小人也!”
“封闭皇帝耳目,可恨!”
“我等诸家学子,莫非还没有了畅所欲言的自由?!”
“果真严苛律法!想当年我齐国……”
“李斯乃臣!将毁大秦朝基业啊!”
……
而黔首们反应要弱上许多。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法撼动上面的政策,所以接受起来倒是比学子们更快一些。
“你说这些律法实行下来,我们岂不是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人一般,没有了自由?”男子转头对坐在自己身旁的女子说道。
而那女子在细细思索之后,回道自己的夫郎:“不习恶事者,其实也不必害怕这些法律令。”
她宽慰道:“其实这也是个好事,咱们以后不必因为担忧遇见恶人而提心吊胆。再往近了说,偷盗之物不足一钱都会受罚……那偷盗之人岂不越来越少?咱们出门劳作和晚上入睡时,也就不必一直放不下心。”
“那若是有人诬陷我们……”
“那天幕不也说了,这等人将受到处罚。其实上面之人将这些想得比我们要透彻,切莫担忧。”女子继续说道,“再者,我们也不能决定上面所定的律法令,何必再苦恼。到时候习会后,遵守它便是。”
“也是。”男子也小声点头道,“我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应该不会触犯律法。”
如此,家家户户都在探讨天幕所说的各项律令。
有人欣然接受,有人也怨恨不已。
-
与‘以古非今罪’相似的,还有两项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