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刀客养家日常[古穿今](101)

“七爷爷你吓死我了!我昨天就吓了一回,今天又被你吓了一回,我要吓死了!”阮卿顺势大哭起来,卖惨,“昨天突然就吓了好大的雨,我差点从山上摔下去摔死,真的吓死我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大家终于想起来他们这趟来,重点是阮卿,阮爱华的闺女!不是那个会飞的道士!

七叔爷和阮祥云都赶紧安慰阮卿:“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脚怎么样了?”

“还有一点疼,能走不能跑嘤嘤嘤嘤嘤嘤!”阮卿卖力表演。

廿七站在一旁,心情十分复杂。

他以面对强敌的态度、缜密周到的思路和专业过硬的技术把一切都营造得十分逼真,自己觉得几乎没有破绽。

万万想不到,最大的破绽是阮卿。

那演技假到了去街头卖艺都不会有人给她扔一个铜钱,说不得还要起哄喝倒彩轰她下场。

幸好“阮爱华的闺女”这个身份对七叔爷等人光环强大。

城里的娇小姐在他们这穷山沟受了惊吓委屈,哭哭啼啼要安慰,正常。

大家赶紧哄她。

阮卿也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看大家都被她演技折服了,就收了眼泪,抽抽搭搭地说:“就真的差点死了,都是他救了我!”

说着,手一伸,指向了廿七。

一下子,众人的视线又回到了廿七身上。

七叔爷一伸胳膊,阮祥云赶紧扶他站起来。七叔爷站稳了,不着急说话,先在身上拍一通,把刚才沾的土都拍掉,然后把裤腰提到几乎胸口,上前一步,两手抱拳,特别客气地问:“敢问师父道号?”

廿七心中感慨。

穿越半个月了,终于有一个人用他熟悉的礼仪、熟悉的遣词用句说话了。

他对七叔爷行了个揖礼。

日常里,拱手和揖礼都是可以的。但揖礼重于拱手礼,对长者通常用揖礼。

七叔爷那一抱拳只是虚有其形,而且生疏。

而廿七这一个揖礼,从交迭的双手,伸臂的角度,到肩背的微微前倾,浑身上下说不出的流畅自然。

众人浑有种他们集体穿越回古代的感觉。

廿七微微倾身回礼,说:“老人家不必多礼,我乃是俗家,没有道号。”

“那、那你是野人观的人吗?”七叔爷不太肯定的问。

廿七回答:“正是。”

七叔爷问:“那怎么是俗家?”

从这里开始正式进入剧情。

廿七平静地回答:

“我爷爷是野人观收养的弃婴,他还没得冠巾道号,自己也是俗家。”

“我是我爷爷收养的弃婴,所以我也是俗家。”

他虽然自称是俗家,衣衫破烂,可那破烂袍子在风中摆动,眉眼淡然,气质沉稳如山,静谧如林。

完完全全就是众人心目中“世外高人”的范儿!

那演技,甩了阮卿十个山头!

第55章 人设

人设这东西要随剧情调整。

最初阮卿的设想是曾经被小道童抚养过, 后来道童年老去世,自己在山里迷路过野生生活的“山洞野人”。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找不到道观。

所以想着人设形象应该是比较脏、邋遢,远离文明社会那种。

哪知道后来廿七抱着她为了避雨, 拉满速度在高处“飞”,结果看到了道观的檐角, 找到了失传的野人观。了解了皂角的生平,再加上廿七那超强的动手能力,俩人一合计, 就把“山洞野人”人设修为“世外高人”了。

阮卿:“你本色演出就行了。”

阮卿自身演技不行,编剧和导演的能力还是有的。

毕竟是曾经写出过一部完整小说的人。

眼光也是有的。

果然,廿七本色出演,他身上那些本来就不属于这时代的特质, 可太有说服力了。

“原来是这样。”七叔爷喃喃地说。

“大家随我来。”廿七说,“火上煨着鸡汤呢, 我们走快点, 别烧干了锅。”

他说着,就在阮卿身前蹲下去,双手向后伸出。

阮卿看看七叔爷:“要不然让他背七爷爷吧?”

七叔爷忙摆手:“背你!背你!我走得动!”

最后还是背了阮卿, 因为阮卿的脚腕虽然能走路, 但走太快太用力还是隐隐会疼。

扭伤就是需要个二到四天才能自愈的。

廿七就背起阮卿走在前头,大步如风。

山民们身体素质也很强,并不会觉得很累,但是绝没有廿七那种举重若轻的自如感。

那破旧袍子穿在他身上,有种出尘飘逸的气质。大家不由自主地对他说话就非常客气。

过了沟堑之后, 离道观就不远了。沉重的绳索也留在身后, 减了负,走得反而比之前更快了点。

不到一个小时, 大家抬头便看见道观了。

自然是建在高处的,山里建在低洼处容易积水还容易有山洪。

台阶很旧了,但因为是石头的,很旧没有人走,保存得相对还算完好。

大家拾阶而上,跟着廿七推开大门,踏了进去。

野人观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客人。

昨天廿七和阮卿发现野人观的时候,它只是一座死去了的庙观。

今天七叔爷和大家看到的,是一座活过来的庙观。

绕过紫气东来的砖雕照壁,入眼的是岁月斑驳的石砖道。虽陈旧,却打扫得干干净净,砖缝里一棵杂草也没有。

石砖道两边是绿草地,左右各有一座坟茔。有石碑,土包上压了大大小小的石头。

正前方就是三清殿。

廿七找到了生锈的铁钉,将摔裂了的牌匾粗粗钉上,又绑上藤条固定,挂回了大门的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