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有体校,有体育生。这种是真的从小选拔从小就吃苦受罪一路走上来的。最好的奔头就是考上体育类大学、教育类大学,未来成为有编制的体育老师。
而专业运动员考虑到年龄因素,很多是在十几岁的就是巅峰期,二十出头就退役。大量的运动员学历都是很低的。少数脱颖而出的,才能在后期继续发展。
细分到武术,一些特别的地区会集中有大量的武校。大量底层的武术人才都出自这种武校或者体校。
顶尖优秀的也是要走科班的路线。
“家传、门派什么的,或许还有吧。但是离普通人的生活比较远。”阮卿说,“因为古代,文武并举,现在不行了。文依然是第一位。但是武术……”
“已经被取代。”廿七点头。
他看了很多历史纪录片,其中就有热武器和近现代战争的演变。
枪炮取代了武技。
个人的武力在技术的面前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譬如他,就算轻功再好,可怖的导弹飞行百里千里,在距离他几十里的距离爆炸,一瞬也能将他化为灰烬。
所以现在武的地位大不如前,从傍身之技变成了和莳花弄草、品茗画画一样的地位,在城市里成了殷实人家给孩子安排的兴趣,或者个别人的爱好。
廿七说:“我再看看。”
但阮卿和他都知道,教培这个行业他大概是进不去了。
阮卿不敢跟阮妈妈说这个事。她现在还拿不准阮妈妈对他们俩的态度。她给明显偏爱廿七的阮爸爸打了电话,聊了聊这个事。
阮爸爸对那些教培很不屑。
“他可是真正的高人,还能没口饭吃。”他说。
听听这口气,所以其实对南宫世家什么嫡系传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门清啊。
人就是乐意花钱买这个感觉。
没多久,廿七接到了阮爸爸的电话。
阮爸爸要给他介绍工作。
什么工作呢,就类似南宫某嫡系传人那样的。
干活少,待遇高,车接车送,有钱人捧着。
听着挺好的。
廿七拒绝了。
“就是私教嘛。”阮卿说,“而且还是那种小圈子里的。只要别人认可你,就一直有饭吃。其实挺好的呀。”
阮卿这种做生意家庭出来的孩子,和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思维模式不一样。
很多普通人家的小孩从小被教育得羞于用“关系”,也不懂的怎样使用人脉。更喜欢在一个已经固定的组织、平台里找一份固定的工作,有固定的工作内容,自己只要按部就班完成规定的内容,拿一份固定的工资就行了。
但是生意人家的孩子从小就是在这种人脉圈子氛围里长大的。
阮卿在工作室开业之前就知道一定能赚到钱。无他,人脉在那里摆着呢,叔叔阿姨们动辄五套十套的房子扔给她去做装修。进账如流水。
而这,是生意圈最常见的现象。
廿七是有真材实料的人,他从本质上就和那个什么南宫世家嫡系传人不是一回事。阮卿觉得借用家里的人脉让廿七走这种VIP私教的路子也挺好的。
凭他的真才实学和高双商,绝对能吃得开的。
她不明白他为什么拒绝。
“不是我自己本事过硬不过硬的问题。是这些人的问题。”廿七也给她解释,“我一问便知,都是些如伯父这样的人,教他们的东西,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纯是糊弄人,跟骗钱也无异了。”
“我不是迂腐刻板死脑筋的人。如果是别的陌生人,我大可以把这个钱赚得漂漂亮亮的。绝不输给那个姓南宫的。”
“但这都是你父亲的朋友。”
而廿七,是立志要做阮家女婿的。
那就不能在阮家的朋友圈子里赚这种不实在的钱。但凡有个明白的人站出来点破,他自己脸皮厚无所谓,却要带累阮卿或者阮家面上无光。
他还是想踏踏实实地赚钱。不要让人以后提起阮家女婿,觉得不实在。
更重要的是,他直觉,阮妈妈不会喜欢他赚这样“虚”的钱。
廿七的直觉是对的。
阮卿把廿七的意思跟阮爸爸重复了一遍,阮爸爸又去找阮妈妈念叨了。
阮妈妈很生气。
“你还不如带他进家里公司教他做生意,或者看着帮他弄摊什么,都是实实在在的。”她发火说,“你别整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
阮爸爸还想狡辩,想说这种钱挣得轻松,他是好心。
“阮爱华!”阮妈妈发怒了,“你要是真想让小廿做你女婿,你就少给我整这些有的没的,让小廿踏踏实实做人!”
阮爸爸眨眨眼:“那不是你不乐意吗?”
做不成翁婿他才想做兄弟的啊。反正阮卿又不是第一次谈恋爱,也不是第一次分手了。
这一下子把阮妈妈给噎住了。
“咦?”阮爸爸发现了端倪,“你同意啦?你什么时候同意的?”
“别胡说,谁同意了。”阮妈妈恼火地说,“他们年轻人谈恋爱,爱谈谈去。我早说了,我不管。”
但她所谓的“不管”大家都明白,意思是我不硬拆你们,但你们要想结婚也休想过我这一关。
至于只是谈谈恋爱玩玩,她是真的不管。
主要是,其实也管不了阮卿了。她翅膀早硬了。
你敢管,她就敢跑。逢年过节不见人影,当爹妈的在亲戚朋友面前脸上也不好看。
完全被她拿捏了。
她最后还是强调:“你搞清楚,重要的从来都不是钱。”
她顿了顿,又说:“我没有同意,但也不能把人一杆子打死,总得给人机会。观察观察再说。反正现在姑娘家结婚都晚,也不像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