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刀客养家日常[古穿今](194)

其他那些款,什么复古什么巡航什么ADV什么跑车,都给她感觉只要一骑上去,人立刻就要变得狂野。

要一身皮衣,两臂刺青,叼着大雪茄,骑车走天涯了。

还是踏板车好,大姐之友。

总之,骑着十几万踏板车,又从头到脚一身(阮卿置办的)名牌的廿七,其实大家私底下也早就议论过他了。

都怀疑他是什么有钱人家的少爷,怀揣着武侠梦到剧组来体验生活来了。

就这种人,在剧组这种特殊环境出现的概率还真挺高的。

尤其廿七的确有时候会问出一些怪问题。

就是感觉大家都该懂的常识,他好像很匮乏。

明明待人接物说话做人都特别接地气的一个人,有时候又会忽然不那么接地气了。

大家就更怀疑他可能是那种脱离人民群众的阶层了。

现在他问什么是自媒体,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其实也没人能真的说得清到底什么才是自媒体,都是各自的理解罢了。

解释完,廿七也有自己的理解了:“就是拍短视频的。”

要这么理解也不算错,拍短视频的肯定是被包含在了自媒体这个定义里的。

而且这些人能接触的自媒体,还真就都是拍短视频的。

对短视频这个东西,廿七还真稍稍有一些了解。

首先,阮卿喜欢看短视频。她当然也喜欢刷剧,但她快进刷。这个剧要是喜欢,她刷完剧之后,会一直刷由这部剧里的精彩内容剪辑的高光片段的短视频。

她爱这些片段甚于爱剧本身。

比起来,廿七更愿意踏踏实实从头到尾观看一整部完整的电视剧,而且是用原速度看。

要问阮卿她为什么不能这样?阮卿就告诉他:“已经没有那种耐性了。”

信息碎片化,就只想看高光情节、名场面,直接刺激G点,直接快乐。快乐就完事了。

这就是信息爆炸社会的人的现状。

但廿七对短视频一直感观很不好。

不仅是因为他更有耐性去观看完整的故事,去了解梗概因果和细节,也是因为之前几次被人偷拍放到网上被人瞩目的经历不太愉快。

剧组里会禁止偷拍现场,但是并不加禁止个人拍摄自己的短视频。

比如有的群演,从早上集合就开始拍了:“来早了,还没人呢,早饭都没吃,耐心等。”

服装来了:“抢到了两只鞋,怎么好像不是一双?我天,臭死了。以后大家上戏能不能洗个脚再来啊?”

中午吃饭:“来了来了,咱们来鉴定一下哈,看看这个剧组的盒饭怎么样。请叫我盒饭鉴定大师。”

武行里也有拍的。

撸起袖子,露出一片淤青,对着手机镜头叹息:“干这行的就是这样。磕磕碰碰常见,骨折甚至没命都有可能。谁叫咱们就是吃这口饭的呢。”

说完,对着镜头无奈地一笑。

满是生活的沧桑……

其实周围全是人,他为了不让别人入镜,蹲在服装车旁边,把车身当背景板用。

廿七就蹲在离他不远的空地上,和别人一起吸溜X哥或者X姐请全剧组的奶茶,看着这些或充满激情热力或沧桑深沉的拍视频的人,感觉一言难尽。

真的,不管镜头里面怎么样,以路人视角去看短视频拍摄现场,特别一言难尽。

第106章 不然

廿七还没有考虑好未来出路的时候, 道协的转让费到账了。

这中间据说县政府、旅游局和道协那边又有一场撕逼。

就是政府方面想把整个野人观都扒了,然后在原址上重新盖一个特别气派辉煌的大道观。

道协的高层特烦这种。

新建的也就得了,这种有厚重历史的还给了拆了重建, 用青华道长的原话说就是:“既庸且俗。”

于是两边因为开发意见不同撕了一场。

这说起来还要感谢阮卿和廿七。

廿七当初在山上提“契书”的时候就说了,他的转让是有几个条件的。这几个条件是阮卿授意他提出来的。

阮卿这种古风爱好者最烦慕名去某地旅游看古迹, 结果看到一水金碧辉煌新建筑了。

她让廿七在条款里加了一条“保护性修缮开发”。

事实证明,她和道协的道长们审美一致。

实际上道协经常和旅游部门打交道,为什么好多旅游区要大修特修, 大建特建,这里面有多少油水,大家心里都明白。

反正道长们撸袖子撕了一场,最后还是定下来保护性开发的方案了。

钱到账了, 青华道长还不放心,特意给廿七打了个电话叮嘱他:“要是不知道怎么花, 就在省会或者延市买个房子。你不是想娶老婆吗, 没房子怎么娶老婆。”

青华道长一片心,廿七不好辜负,把他和阮卿的安排告诉了他。

只要不是被阮卿这大小姐随便给瞎嚯嚯了, 尤其阮卿给他出一半, 青华道长倒也还能接受:“好叭。”

倒也是功德事。

廿七告诉阮卿钱到账了。

又说:“青华道长给推荐了一家福利院,说是公办的,靠谱的。让咱们别去找私人开的那种,很多猫腻。”

阮妈妈也是这么跟阮卿说的。

阮卿安排了一下,捡着廿七没有通告的一天, 两个人事先联系好, 去了。

钱和东西都捐了,但是出来的时候, 面色如土。

跟想的很不一样。

阮卿想的真的挺天真的。

她虽然一直想着找机会跟廿七开启关于不孕不育的话题,带他去男科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能治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