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1396)

作者:御井烹香 阅读记录

“对百姓来说,哪里分什么宗教,只要是节日,自然便想要庆祝,心里亲近什么教派,就往什么教派来了。”

在他身边,和他一起观察人潮的,还有郑地虎的白羽扇杨生芝——此人一样也是南洋开拓委员会的成员,从前在十八芝时期,就是郑家兄弟的铁杆心腹,郑地虎去年南下随船攻克吕宋,杨生芝便追随左右,顺理成章地,他也被谢双瑶委任为开拓委员会的一员,和郑地虎彼此襄助,安顿着买地在南洋的这么一大摊活计。“放心吧,虎哥,已经都和宗教办公室打过招呼了——莫祈平那里,我亲自和他说的,要是闹出什么挤压、踩踏的事情,知识教要负全责,那是个聪明人,必然已有安排。”

话是这么说,但信徒这么多,知识教又一直抱怨祭司编制太少,人手不足,郑地虎设身处地,也想不到太好的办法来驱散人潮,这心也就跟着放不下来了,“今天可是有周报的采风使来了的,说是要拍占城港喜迎新年,汉土和睦——这他要来了知识教这里,又恰好出了事……”

“大喜的日子还考试?!”

“我们知识教的教义,喜爱考试,越是大喜的日子就越是要考试!”

郑地虎无话可说了,他嘴角抽搐了一下,也无法反驳莫祈平——反正如果是他,大年初一去拜神,还要被发卷子当场做,那他肯定也找借口先溜。“那你也该出去亲自授沙啊,怎么还跑到我这里来偷茶吃了?”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觉得太不可能,不由得哑然一笑:“是我多心了,知识教这里,他估计是不会来!”

杨生芝也笑道,“是个有眼色的,自然不会来,多数也不会去神庙拍摄——这么说,他要出篇报道也不容易,神庙拍不得,那就几乎没有什么可拍的了。”

为何不拍知识教,也不拍神庙?自然是因为买活军不喜宣扬迷信,别说婆罗门教,就连知识教,也不在报纸展露的范围内。不论民间门怎么崇拜,反正买活周报是从来没有把谢六姐和神明联系在一起的。如此一来,便是知识教这里真的发生什么踩踏事故了,见诸报端的可能性也就大减了。

郑地虎因此放了多半颗心下来,但仍没有放下千里眼,还是饶有兴致地观察着来知识教参拜的信徒,“人是越来越多了,倒要看看,他们预备如何收场——哦,倒是友人过来了!是莫祈平,和他那个土人徒弟?他们不在教堂,来这里做什么——喂,老莫!你溜号呢?一会不露面了?你不出面,那些人怎么办?怕是不肯走!”

他干脆移开了千里眼,一等莫祈平走到近处,便合拢双手,吆喝了起来,同时也爬下吊脚楼,和莫祈平互相点了点头,让他们到办公楼里喝茶,同时示意生活秘书去赶驴:南洋委员会的办公室,都是二层的水泥房,三层不好建,二层是较好的选择,因为一楼实在是太潮湿了,都没有封墙的,只是打了柱子,作为骑楼任其通风,即便如此,二楼办公室依然很闷热,毕竟是比不上占城港贵族爱造的石头房子,石头房子在夏天最好的一点,便是相当的荫凉,这是暴晒的水泥房无法比拟的,只能用畜力风扇来通风。

他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听说今天,城里也来了采风使——这不是也怕影响不好吗?”

采风使其实没什么好怕的,莫祈平担心的是另一种打探消息的职业,也就是在买地吏目之中大名鼎鼎的情报局。郑地虎知道,今日若不打消他的担忧,莫祈平是不会完全点头的,或者即便点头了后续也会怠工——他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证,要么,这件事有上级明确背书,要么就让他知道这种程度的违规,不会带来太大的后果。

明确许诺的背书,这是不会有的,不过后者可以给,郑地虎笑道,“采风使……采风使怕什么?没什么好怕的,这里毕竟是化外之地,并非熟土,有些事不能那么较真——你别不信,我这还真有个例子!”

他给莫祈平续了一杯香茅茶,嘿嘿笑道,“你可知道我那义兄弟李魁芝,这些日子来折腾出的动静?买地之所以被迫取了广府道全境,导致现在人手奇缺,完全无法给南洋划拨人手,其中我看他要担个两三成的责任,是甩不脱的!”

“这样的大嘴,便是十个族诛都是不亏心的,可……莫祭司,你知道,最后六姐是如何处置他的吗?”

“不敢露面啊……”莫祈平悠悠叹息了一声,瞟了郑地虎随手搁在办公桌上的望远镜一眼,“那么多汉人,都堵到我们办公室门口了,我这一露面,岂不是火上浇油,他们找不到人还好,若是找到人又被回绝,真闹起事来,万一引发汉、土冲突,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才在委员会干了一年多,身上那点传教士的气质已经全没了,把华夏官场那套言谈学得透透的……不看那张脸,这口官话听着比汉人都要更汉人……

郑地虎虽是腹诽,却也知道莫祈平的话并非全然危言耸听,他不露面也的确是有道理的——知识教的拒绝不会让汉人满意,而此时教堂周围聚集的虔诚土人,见到汉人纠缠祭司,怎会满意?现在教堂周围人这么多,一点火星子都可能引发大事,真要是罪民汉人和土人之间门,爆发冲突,出了人命,后续汉土合流必然会多出不少坑拌,郑地虎也得跟着吃瓜落,他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称是,“也对,还是要尽快把人打发了一些,若有事也能控制住场面!”

说到这里,他又若有所思地道,“不过,今日看来,知识教的祭司人数果然还是太少了一些,至少也要做到一千比一吧,今日这样看,只怕连两千比一都未必有,更别说一千比一、五百比一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