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1462)
科研难,大工业的科研攻关更是难上加难,先不说科研人员的情绪了,财政上的支出也不少,那都是咬牙砸钱听不见响的,买地虽然有钱,但用钱的去处更是数之不尽,预算总是有限的,而且越是重点攻关项目,就越是要设计出竞争机制来,一个攻关重点,三四个科研小组这是很正常的,有竞争才有动力,否则吃着政府的预算补贴,随随便便做点实验磨洋工的现象怎么杜绝?
要知道,科研要偷懒也很简单,外行根本难以检查出来的,十几年没有寸进也很正常,不引入竞争的话,是否在竭尽全力的创新,那只能看负责人的良心了,而谢双瑶决计不会把希望寄托给一群人的良心——一个人,或许还好,一群人?一群人必须当牲口一样,用规矩防范和管理,不然你烂我烂大家烂,烂到最后只能是劣币驱除良币的结果。
这么一来,钢筋这个攻关重点,就有三四个吞金兽了,经费该如何分配?肯定是不够用的,这个东西市场前景又好,资金也有热情进入,大家论证来论证去,也觉得钢筋项目做个试点还蛮不错,计划很快就丰满起来了,考虑得也很周到:开放民间资金进入的行业,都暂不允许民营,投资者只享有分红权,要签订衙门、实验室和投资者的三方合同……
买活 704 全球拓荒(务虚内容多) 羊城港谢……
在这些种种不流通的结局里,存在银行其实不是最坏的,被兑换出买地也不是,虽然兑换出去的用途不好——买地的富豪,用钱能在本地获取的服务毕竟是有局限的,最简单的一点,他们很难在买地用钱买到色.欲的满足,什么三妻四妾、左右拥抱,这个不存在的,甚至很多时候,连喝点酒都是瞻前顾后,痛快的酒局尚不能有:谢双瑶不喜欢喝酒,也不抽烟,买地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风气就是厌恶这些,喜欢喝酒,自己在家喝点没什么,日日狂歌纵酒、呼朋引伴,你要是个小老百姓顶多被人白眼,但真要是拼上来的有钱人,你要考虑周边人对你的印象,后续的社会影响!
人活什么?不就活个快活么,对**和享乐的克制某种程度来说是反人性的,甚至会削减很多人拼搏的动力,客观来说,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的精英注定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努力上进还不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此,借口去敏地作乐,这是客观存在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现在敏地也是风中残烛朝不保夕,甚至会有不少富豪在买地赚钱,去敏地置业安家,现在只是暗地里去搂着瘦马粉头吃花酒,用假名养个外宅什么的,已经算是克制过了,而谢双瑶虽然基于自己的道德观,很看不惯这些诉求,但理智也认识到,这种现象客观上是有助于平衡敏买逆差的,让敏地百姓都能分润一些买地的好处,而不是只被矿山东家拿走。
这些人到了敏地,不可能只吃吃喝喝吧,少不得也要买点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给相好的送礼,出入也享受一把吹吹打打,前呼后拥,坐个四抬轿子的威风,这些都是消费,都能维持当地受到买地冲击后脆弱的生计。因此,这种结果也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埋在地底下白白朽掉——这种结果才是最坏的,等于这笔钱占有的信用已经退出了市场,但市场却还不知道,对于金融体系的运转是个很大的损失!
谢双瑶不是历史专业的学生,但好在爱看纪录片,也喜欢往上乱逛,她知道这种大户藏银的事情,的确是真真切切地拖累过王朝经济,算是贵金属货币体系的一大弊端了,这也是为何她从一开始就立定决心要搞纸钞,对于买地的金融和经济,她不像是对农业那么有把握,多少有些如履薄冰的味道,也花了很多时间来琢磨,总是希望能把风险和应对考虑在前。
为什么要把有钱人的袋子掏一掏?其中的理由是非常显然且丰富的,买地发展奢侈品,为高精尖的科技产品标出昂贵的天价,甚至还要求匹配的政审分,鼓励(甚至是半带强迫性的暗示)富人做慈善,其实都是为了给赚到钱的那些人,找到一些把钱花出去的路子。
钱这个东西,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个虚拟的概念,如果不把它花出去变成实实在在的资源,那它其实就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要再往下思考,就要触及灵魂了:如果比别人出众、优秀、勤劳,换来的只是一些花不出去的虚拟概念的话,那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了,这是从持有财富的人出发的一种视角,站在谢双瑶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些钱并不会因为落入了百姓囊中,就完全被视为是他们的私有物了,政权是人的聚合体,钞票也好,银两也罢,其实无非都是聚合体内部流通的一个凭证,本身依然是由聚合体来调配的资源。
换句话说,国家能不能管私人的钱怎么花?能管,而且从古至今一直在管,小老百姓兜里那么几个,爱怎么花怎么花,那是因为持有货币数量实在太少,国家压根不在乎,个人的货币量持有到一个数量级的时候,该怎么花就会受到关注了,不但有人来管你怎么花,还会有人要求你不能怎么花,因为这笔钱看似是属于你的,但实际仍然被视为政权的一部分,给了你,又不是完全给你,得在规矩之内,老老实实地花。
当然了,如果一个人真的能持有庞大的财富的话,那么,谢双瑶对她肯定也是相当客气的,对于此人的个人需求,乃至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爱好,也会予以关照,这其中的道理是很简单的,钱并不是纸张、金属,钱对于政权的实体化结晶,即谢双瑶这样的权威领袖来说,其实是一种对个人能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