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1472)

作者:御井烹香 阅读记录

他转向了一边伺候小心的大妃,眼神清明,“你是狗獾的母亲,囡囡也还小,他还离不开母亲。我活不了多久了,我死了以后,按照习俗,你该嫁给大贝勒……”

说到这里时,大贝勒面上发红,有些局促,不敢望向大妃,反而是大妃坦然自若,似乎丝毫不感到心虚:数年前,小福晋曾告发大妃和大贝勒过从甚密,有通奸的嫌疑。当时,童奴儿虽然低调处理了此事,但大妃也因此失宠年许,这才被接回身边,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大妃地位。然而,消息毕竟封锁得不够严密,人们对此有所传言,见到他们两人一左一右坐在大汗身侧,私下交换的眼神,令人在意。大贝勒又怎能不有些心虚呢?

大贝勒不如大妃有城府……

童奴儿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在心底微微叹气,他假装什么也没有发觉——实际上,他也不怎么看重女人的贞洁,收继婚本就是建州的传统,年轻的继母、老迈的丈夫,和继母年纪相当甚至还更大些的继子,三人的关系本就微妙,童奴儿私下早就对大贝勒说过,等他去后,准备让大贝勒娶走大妃,继承自己的汗位,前几年发生的不快,与其说他是为了大妃移情别恋而恼怒,倒不如说他是从中意识到了自己的老迈。

“对有才华,有能力,有恒心的人来说,不在话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但现在,他已经能坦然面对自己不久于人世的事实了,也就轻描淡写地在几句话中化解了大贝勒身上不多的污点——大贝勒关照继母,大妃讨好大贝勒,都是他的示意,大汗心胸广阔,这是为了大妃母子的将来考虑。

“你素来聪明能干,能够带领妇女做事,如果盛京城还在,大贝勒迎娶你,你们携手能把家给当好。”他往下说,这也是实话,群臣众子都微微点头:大妃能力的确过人,有才华,能做事,这是大家公认的,建州的男女之分本就淡漠,女人也能出面当家作主,甚至是领兵打仗也不足为奇,内有大妃,外有大贝勒,固然不比老汗亲自出面,但也能够服众。

但是……现在盛京城要守不住了,即便一时能够守住,国力也禁不住久战的消耗,分家已经是势在必行,家要散了,很多事也就不一样了。童奴儿穿了一口气,又说,“但现在,狗獾也分出去单过了,在买活军那里,也很出息,也需要你的帮衬……是嫁给大贝勒,还是带着囡囡南下,随你的意思,你先好好想想……”

人群中传来了一阵骚动,大妃美艳的面庞上也掠过一丝惊讶,她起身行了一礼,没有说话,静静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陷入了沉思之中,童奴儿看了看四大贝勒,还有下首的四小贝勒,不禁苦笑了一下:他有许多儿子,但真没有一个能让他完全满意。眼下……眼下他们会选哪条路,其实他心底多少已经有数。

“大贝勒。”他又对如今实际上的大半个太子说,“至于你,我也给你指点几条路,你可以留在盛京,尽情地和敏人作战,能守多久就守多久,不用考虑前程——愿意留下的人都可以陪着你……”

买活 709 欧罗巴、通古斯之外的选择 盛京众……

只是一开口,就知道她是多么好学了,在这帮骑马的汉子中,能知道圆朝,明白它和现在鞑靼人的关系,就不算是完全的莽夫了,如果还能听明白大妃的话,晓得四大汗国和圆、黄金家族的关系,那简直可以说是博学的读书种子,连童奴儿都会高看一眼!这会儿,他的眼光在子侄们脸上掠过,在四贝勒脸上停留了一会:这是个会说汉话的儿子,还会读汉人的史书,他是知道四大汗国的……老四的确不错,是这一代难得的书生,马上的功夫也没落下。这几年没少在暗中兴风作浪,给大贝勒使绊子,要不是买活军的压力实在太大,建州已经经不起一点变动了,自己也不会一直压着他,重用老大……

“确实!咱们的祖先也是颠沛流离,四海为家,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也就是这么几十年间的事情!”

这是个发家没有多久的势力,大多数重臣都还有儿时或父辈四处迁徙的鲜明记忆,他们是过过苦日子的,当然了,没有一个游牧民族不渴望安顿下来,但一旦局面有变,他们也是最务实的。不少大臣已经出声赞成大妃的观点了,这也让她脸上浮现了一丝笑意,进一步分析道,“要打过去,这不困难,鞑靼人也是从漠北草原出发,靠着马蹄跑到了欧罗巴,要守住一片土地,那才考验真功夫了,鞑靼人打去欧罗巴,却没在那里建国,就是建国了,也不顶事——鞑靼人不会当家!他们啊,就是一股蛮力,没有脑子!”

这略带嘲笑的话语,立刻引起了一阵低低的哄笑声,因为建州人认为他们是精明的——至少要比鞑靼人精密得多,不知不觉间,聆听大妃讲述,完全禁入了角色的大臣们也变得更多了,大家似乎都开始认真地掂量起了迁徙去欧罗巴的利弊。鞑靼人当不了家,建州人呢?先不说迁徙、打地盘的事情,建州人能不能把自己打下来的地盘守住呢?

“这鞑靼人啊,只要离开了草原就有点不好使了,他们的汗国就没有能持久的,咱们建州人聪明,能当家,也重视农务,和鞑靼人不同,说不准还真能当好一个小国的家——在辽东,买活军过来掺和之前,咱们不就干得不错吗?”

欧罗巴??

毫无疑问,对此刻坐在屋子里的大多数人来说,欧罗巴都是个太过遥远的名词了,虽然他们并非对这个地方一无所知——洋番的老家嘛,在买活军统一海疆之前,洋番的船队是时常来往于这一带海域的,而且甚至还和童奴儿商讨过小炮贸易的事情,只是当时的建州军队更喜欢机动性强的骑兵奔袭,小炮不但造价非常昂贵,而且会拖慢军队的行进速度,这笔买卖才没有继续往下发展,但是,毫无疑问,他们是知道有这样一种武器的,只是那时候尚且没有真正见识到小炮的威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