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1512)
这里的算数,虽然对底层的牧民来说或许有些复杂,但满珠习礼还是听得懂的,他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盘算着说,“难怪兄长和父亲、祖父都喜欢给喇嘛庙送草场……”
喇嘛们难道就不能养羊吗?这又是什么道理?
满珠习礼虽然没和主人拌嘴,但却似乎并不认可台吉的这个观点,第二天起来,用金子换了一批干粮之后,他们便上路了,满珠习礼清点粮草时还算满意——除了常见的肉干和干熏肠之外,还有两袋炒米、两皮囊的奶油,两桶奶皮子,以及一袋子菜干,还有小半车的煤球。这都是科尔沁那里没有,察哈尔这里却流行的东西,小台吉把这些换给他们,并没有特意抬高价钱,这买卖就做得厚道。
把粮草清点完了,回到小河边,叉着腰看随从们烧水准备煮奶茶时,他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虽说喇嘛跟着买活军的方法养羊种草,是有点儿厚脸皮,可人的脸皮,草知道吗?羊知道吗?就只是因为这一点不做喇嘛,那也太老实了,这里一定有事,是察哈尔的牧民汉子没有说出来的。”
“快来吃点东西吧,满珠习礼。”
大家嗯嗯地应着,赛因则是招呼了起来,给他掰了一块酸奶疙瘩,“水马上就要开了,把水囊里的冷奶茶都喝光。”
红教的喇嘛庙,收徒的人数没那么多,因此台吉们送草场的手笔就小,但瓶子是知道黄教这里的台吉多喜欢送草场的,喇嘛越多,境内就越安稳,草原里就不会有部落互相打架的事情,比起来,损失一块草场的收益就很无关紧要了,因为只有寺庙的草场,能够做到二百只羊对应一百个人口,按鞑靼人的惯常做法的话,一户正常放牧的人家,一个人口至少要对应五只羊。
一块草场,一年给大汗带来多少收入呢?哪怕是直属他的草场,也不过是几两银子,甚至还可能看不到钱,只有一些实物供奉,他们当然不看在眼里,但那是从前了,瓶子说,“从前汉人也没有来收羊毛啊,也不收鞑靼的年轻人去干活……你就说吧,现在,要是台吉们把喇嘛寺里的年轻喇嘛,都打发到边市去干活,光只从这二百只羊的羊毛上来赚钱,一年能赚多少呢?”
“这!”
满珠习礼摘下腰间门的水囊,咕咚咕咚地就喝了起来,把漂着黄油花,带了咸味的奶茶一饮而尽,抹了抹嘴,依然对这个话题不依不饶,甚至点了瓶子的名,不顾她正啃着一块特别硬的酸奶疙瘩,“宝瓶,你是智慧又机灵的,你说,他们是不是没说实话?”
这都一晚上了,还没想明白吗……
宝瓶拍了拍手,有些儿看不上这个哥哥似的,斜瞟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被烧得通红的铁壶,估算着烧水的时间门——其实,按从前的惯例,中午这顿大家是不烧水的,饮马之后,让马稍微休息一会儿,他们就会重新上路,但在听完了《走近科学.嘎拉巴故事》之后,不知是谁提议,大家都听他的话,就养成了烧热水灌水囊的习惯,这也是为何满珠习礼做主换了这么多煤球,这要是以前,扎营之后去捡捡柴火,砍下一些灌木,再加上路上收集的牲畜粪便,一晚上过夜用倒也是够的。
这会儿,大家都坐在车上,一边等着水开,一边嚼着自己的午饭——肉干、勒特条还有奶疙瘩,这就是一餐饭了,既然现在中午也烧热水,那就顺势冲了奶皮子和茶汤,大家都灌满水囊,饿了就喝一口,油乎乎的非常顶饱,哪怕只吃一点也能熬到晚上扎营下来正经吃饭。
固然多花了一点时间门,也多花了点钱来买煤球,但这么一点开销,对于养羊卖羊毛的牧民,也是负担得起,瓶子现在还非常好奇一点,那就是买活军是在哪里采煤制煤球的,按道理来说,煤铁好像都是敏朝的官营,鞑靼人在边市上从来都是买不到这两样东西的,这一片全是敏地的话,买活军又是从哪里搞到煤来边市卖的呢?
想到这里,瓶子的冷汗慢慢地就下来了,突然间门,她明白了为何姑姑说科尔沁唯独的道路,只有依附买活军了——邻居们都和买活军做生意,变得越来越富强的时候,科尔沁怎能落后?如果科尔沁还不学着养绵羊,还不学拼音,读《养羊手册》,甚至是请买活军的羊师傅——被牧民们夸得天花乱坠,地位比从前的喇嘛还高——到草原上来巡视的话……
那,科尔沁的台吉,凭什么保住自己的草场呢?在草原上,没有什么东西永远是属于你的,当你的实力配不上你拥有的财产时,自然会有人来夺走它!
邻居们正在大步往前跑,科尔沁却还像是蒙着眼罩的驴子,半点不知道着急,瓶子难掩自己深深的忧心,脱口而出,自怨自艾了起来。“为什么我们不识字呢——为什么哥哥不认得拼音,为什么我没法把我的话立刻送到吴克善哥哥的耳朵里?我现在着急得就像是下雨前的蚂蚁,可远方的亲人半点儿也不会明白我的心情!”
还没到达察罕浩特呢,瓶子就完全理解了姑姑,想必姑姑对着亲人们,也有她此时此刻的焦急:亲人们还一无所知、洋洋自得的时候,见过世面的姑姑,想必和瓶子一样,也早已发现了局势的紧急——
当喀尔喀靠科尔沁边境的牧民帐子,都已经有了萨日朗这样的小鲜花,当他们都已经用上了马口铁,养起了绵羊群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被凶恶的同胞给甩下老远了!
满珠习礼一下说不出话了:一只羊一年能出十五斤羊毛是不多不少的,按一个人管十只羊来算,二十个人,一年能让台吉多添三千斤的生羊毛!这是……这是……按生羊毛120文一斤的价格来算,这是三百多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