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1572)

作者:御井烹香 阅读记录

这身份……对应到敏地,起码也是个国子监祭酒,实际上的重要性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国子监祭酒实际上并不被监生视为是座师,可大学系主任,收下的学生却是要一辈子尊重老师的,沈君庸这是真的混出头了!沈宛君的骄傲,比丈夫收到聘书时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他们夫妻来说,戏社才是根本,系主任什么的,锦上添花而已,本身的成就已经足够高了,沈君庸的聘书却是他终于得逢伯乐的证明!这个天资过人却没个定性的弟弟,终于要有所成就了!

她的心情,叶仲韶自然理解,和远游归来的女儿,说起此事,自然也是有分享喜悦,引着叶昭齐祝贺舅舅的意思,叶昭齐尚且还不知究竟,被众人这么一解释,喜得涨红了脸,翻来覆去地要闹舅舅喝酒,“好哇,好哇!舅舅,我们在壕镜见面时,你怎么什么也不和我说!我在《吏目参考》上看了那几篇文章,也不知道是你写的!”

沈君庸哈哈笑道,“几篇劣文有什么好说的,至于那聘书,早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大学建成还远着呢!谁知道到时候怎么样,这个系主任当不当得成,真当了再罚酒也不迟!”

他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口,沈宛君心底便是一突,她太熟悉自己这个跳脱放诞的弟弟了,沈君庸会这么讲,那还真指不定就推了聘书!又去别的行当打小工了!

剎那之间,和女儿久别重逢的喜悦都被冲淡了,若不是顾忌着小辈长辈都在场,几乎立刻就要发作出来,眼下只好将百般情绪都压在心底,出言调开话题,压根不和弟弟争辩,只是递给丈夫一个眼色,见叶仲韶心知肚明地对她点了点头,方才缓缓长出一口气:这个灾弟弟,真要是个傻子,倒也不指望什么了,偏是如此玩世不恭,真是要被他气死!

买活 768 沈君庸丧志 云县沈君庸 军太能……

这话就算是投合沈君庸的胃口了,他清瘦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其实我自己也很挣扎……入买以来,我看了许多,学了许多,过去这三十多年,竟似乎是白活了一般,学到的还没有在买地的一半。心中的很多疑问,也都有了初步的解答,不再像是从前那样迷惘……”

“姐夫,我自命是个最畸零古怪的人,天生便反感旁人的强迫,我觉得这世上只有很少的事情是必须做的,科举无疑不在其中,投入十几二十年,头悬梁锥刺股地去准备那些无用的制艺,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我自小从这人世间门得到的印象,便是科举并没有让那些官儿变得更好。

他们为官的本领,和制艺也没有丝毫的关系——譬如你,姐夫,你是个制艺种子,读书大才,也是个清廉的君子,但却绝不是个能干的官儿。倘若不来买地,专注戏曲,依我看来,你虽然私德无亏,但事业上却是失败的,于国于家无用,就是寄生于科举的废物。”

他这话已经不能算是不客气了,简直就是指着叶仲韶的鼻子在骂,叶仲韶却听得很平静,并不吭声——沈君庸对科举的鄙薄,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沈君庸哈哈一笑,也不道歉,而是续道,“至于我呢,我也是个废物,我于世间门并无争权夺利的野心,只想着随心而为,做些有趣的事情,兴趣消失,我便去别处玩耍了。”

“写的那些文章,对我来说也不是争名夺利的踏脚石,而是有感而发,信笔由疆地写来,又想和人讨论,于是能发则发,发不了就改投小报。要说因此得到六姐的重视,进而入仕,那就绝非我意了,我想入仕自然会去考吏目的,以我的本领,应该还不至于考不上吧?”

云县城东,一条小河穿城而过——但凡城市,总是依山傍水,一定要有活动水源才会有人聚居,有些富裕的城镇,还会引河水入渠,围绕着城墙修建护城河,这就算是一等的好地方了。有了这两样东西,哪怕是遇到盗匪、天灾,城中的居民也不会太慌乱,只要把守住护城河上的几处桥面,大部分不成气候的盗匪,就都不会兴起进城抢掠的念头了。

自然,护城河往往是臭气熏天的,这是因为附近的居民要来河里涮马桶,而且有时还有人会失足跌落,带来新的异味源头。这是多富裕的城市都难避免的问题,就只能多疏浚了,便是姑苏那样繁华的地界,到了梅雨时分,城里也难免笼罩在水中秽物、青苔等带来的腥臭之中,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也会变得容易生病,也就是所谓的‘时疫’。

很多人是到了买地这里,才讶异地发现,其实,如果一座城市有了下水道,就算是在多雨的季节,护城河也绝不会发臭,甚至,假如卖粪有钱,往河里倾倒污物却是要罚款的话,那么,尽管金水售价不高,但人们还是更宁愿把粪水卖掉,城中的河流,居然也能维持清澈,而买地这里,虽然地处潮湿瘴气的南方,时疫却要比别处还少得多了。

云县这条河,便是很好的例子,它是发源于城外东山的小河,穿城而过,蜿蜒到吴兴县后,再往南去汇入闽江,原本因为在城中的缘故,河水浑浊,每到了早晨大家都来河里洗马桶,那股子味道真不敢恭维。买活军占领云县之后,慢慢地修好了下水道,建了污水处理厂、堆肥厂等厂子,把城中居民往城里倒马桶的习惯逐渐改变过来之后,大概五六年的功夫下来,河水清澈,随时可见游鱼跃出水面,颇为赏心悦目。

买活军又组织街坊百姓在两岸修葺栏杆,让街坊之间门互相较劲儿,石材、铁链都是自己筹措,最后评比优胜,会在头名的栏杆段做出标注,如此,街坊个个踊跃,不但树了栏杆,而且还无师自通,在岸边种树栽花,经过五六年,这会儿树已经逐渐有些模样了,夜里走在树下,头顶是圆月,对岸是钱街辉煌的灯火,吃过晚饭,来这里散步的百姓逐渐增多,又使得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晚市。如今买地这里,尤其是云县,百姓们早就忘了太阳一下山,就关门闭户不敢轻易外出的感觉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