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1717)
“啊……又多了一股烟,奉先殿的火也升起来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现在还要倚仗武人平叛,田任丘也不细问,听雄国公把情况介绍了一下,眉头微皱,“这些人意欲何为?当真是要闹出诛九族的大罪么?!居然还占了奉先殿?”
和皇极殿不同,奉先殿安放先人牌位,占据该处,侮辱性质要更重得多,虽然都是死罪,但倘若污损了奉先殿,那意义肯定是更不同的,大概就是夷三族和诛九族的区别。雄国公叹道,“他们倒似乎不是要污损,而是在祭拜告庙啊!”
看似不同,但向列祖列宗告状,对皇帝的影响还要更坏,田任丘眉头立起,询问地看了雄国公一眼,意思非常的明显:现在人手也齐全了,这时候不攻进去把大殿拿回来,更待何时?
“田大人,书生造反,三年不成,这些人的动静也就仅止于此了,必然不能再往外作乱。”
雄国公却也是无奈至极,苦笑道,“但我等也不敢强夺大殿,这些贼子,并非临时起意,而是处心积虑,早已做好了种种准备,如今天干物燥——”
买活 843 朝会兴乱(下) 京城.众人 未曾设想……
“启禀皇爷,这帮人确系早有准备,思量仔细。”
“或者还是择选一二言辞便给之徒,入内好言劝说一二,这些人也都是一时冲动……”
既然皇帝没有迁怒周大人,余下的阁臣也就好开口了——这里面不乏他们的门生故旧,他们也是尴尬,直到皇帝宽宥了周大人,方才活跃起来,不过主张还是非常保守的:要说拿下皇极殿,当然毫无难度,随便几百个兵上去都能收到效果,但这件事尴尬就尴尬在不好硬闯。皇极殿且先不说,毁于雷火的次数不少,实在不行,动用火铳哪怕再烧一次,就当又被雷劈了一次呗,脸皮一老,还能当做无事发生,但奉先殿里的牌位若是有了闪失,因皇帝之故,牌位都焚毁了,那皇帝还有什么威望做天下之主,这个最大的不孝子孙,还能如何以孝治天下?还谈什么忠君孝亲?这个皇位,他如何还能坐得安稳?
打肯定是不能硬打的,只能是智取,派人劝说谈判,否则,这帮书生被逼急了,把奉先殿一烧,自己殉在里头,他们倒是好了,又得了美名,且又避免了株连,朝廷这里可不就坐蜡了吗?!
——至于说怎么能又得了美名又避免株连,那太简单了,如今城里正乱着呢,谁也不知道冲进奉先殿和皇极殿的人都有谁,要追查名单,也得事后由锦衣卫去抽丝剥茧来一一确定了,这些人本来老家就在江南,这几年乱得厉害,还要和买活军谈代管,等到名单确定下来,猴年马月了,人家也不傻,冲进殿里的只有他一人,其余的家人亲戚什么的,留了话,早就改名换姓,四散而去了,你官差难道还去买地抓人吗?
只要仔细想想,便可知道,这些江南书生此时闹事的代价实际上非常的低,大概也正因此,促成了他们的疯狂举动,本来就是即将一无所有的人,闹与不闹结局居然是类似的,那他们为什么不闹?这时候再要在谈判中,以家人朋友的身家性命去威吓他们,是行不通的,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几个阁臣梳理下来,此事要平安收场,“还是要忍一口气啊,陛下,以大局为重,还是要以怀柔为主,再拖一拖——”
咯吱咯吱,这是橡胶皮和水泥地面发出的摩擦声,若是在平常,掩盖在来来往往的市声之中,不会引起丝毫注意,可这会儿,在已经戒严清场的街道上,却是如此的刺耳,伴随而来的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焦臭味道——车速太快了,胶皮和地面摩擦生热,便会如此,这还好是在水泥路面上,若是在青石板上,用这种速度踩一阵子车,就能明显感觉车子走起来有点打滑了,那是因为纹路在这样的热力之下,会融化消磨得很快,不再能起到抓地的作用。
橡胶轮的车子,和马车、木制两轮车比,当然有突出的优点,但也的确不能使得太狠了,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不过,这会儿,骑在自行车上的信使却丝毫也不在乎这一点,他一溜烟地骑过了空荡荡的崇文门外大街,在行宫前嘎吱剎车,随后转了个方向,把对牌一扬,飞快地便骑进宫中,在二门外才下了车,一溜小跑飞奔到了上书房,从怀中取出信报,“皇爷,田大人、雄国公、王大监已经汇聚在一处了,张校尉带的人马也把皇极门团团围住,火势暂还没有扩大,用千里眼看了,那帮人烧的是桌子腿儿,是在外头院子里起的火!再有,周大人也找到了!想要进去劝说悖逆们,田大人请皇爷示下!”
此人声音尖细,赫然是个小阉人,口舌也十分便给,难怪被挑出来做探子,皇帝这里一边看信报,一边听他说,不过片刻便也把宫中的局势掌握清楚,听说周大人找到了,他眉宇微微放松,冷笑道,“还好,乐子不算闹得太大!还留了一丝脸面!”
他的意思,众人都能明了:乱起仓促,大家也不知道周大人去何处了,那些奔入皇极门的悖逆乱党里有没有他,若是有他,阁臣造反,闻所未闻,敏朝更加要颜面扫地了,若是无他,他是被裹挟进去当做人质的,那也是天大的笑话。内阁作为实际上的宰相群体,地位过于特殊,对一起政治事件的定性至关重要,这件事只要把他牵扯进去了,定位就要高一个档次,理所当然皇帝的脸也就丢得更大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