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1752)

作者:御井烹香 阅读记录

他突发奇想,但很快被自己逗笑了,“买活军倒是有些巡逻队可用,但也要我们能借得到啊!再说,巡逻队这会儿也不在浔阳,前些日子不是已经往湘江道去了?抛开巡逻队,买活军本地的办事处也没有那么多人手!”

“东翁果然和老朽想到一块去了!”

刘师爷嘿嘿一笑,对厉知府拱了拱手,做出一副从容的模样来,实则心中想道,“我就是出个主意,成便有赏,若是不成,那我往买活军那里一跑,回会稽找家里人去,你又能找得到我么?”

实际上,面对这个困局,他也颇觉棘手,解决方案更是突发奇想,死马权当活马医了,只是面上当然不会露出来,反而是仙风道骨,仿佛一切都在算中似的,从容道,“东翁,此事的确离不开买活军,需要他们出面中介,不过出手的倒不需是买活军——东翁可知道,如今浔阳城里,外来汉子颇多,其中最为憨直悍勇,比一般汉人更加守信的,便有不少来自百喵的土司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这话,算是把如今的局面给说透了,厉知府的情绪也逐渐平复下来,眨巴着泪眼迷蒙的小眼睛,缓缓道,“是呀……买活军要取江南,皇上自知抵挡不了,再加上江南商税本来也几乎缴不上来,本来是想给了江南,谈代管费的,说不定还能挣点,可江南士子闹事,绝了这条路,皇上一怒之下,便把他们完全割舍了,用他们的血肉,来补偿自己代管费上的损失……本就没打算真在江南和买活军打,不打,江北还能支持些年,真打起来,只怕覆灭就在转眼之间了……”

终究不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刘师爷欣慰地擦了擦额上的汗珠,“您总算是悟了!”

“难怪,难怪,”厉知府的思路彻底打开了,“难怪这一次对南官下手如此狠厉,恨不得敲骨吸髓。而内阁虽然不肯拟旨,却也不敢公然劝谏,尤其是那些南人阁老,更是装聋作哑,宁可被千夫所指也不出头……”

这时候若是出头,那就只有被卷进去尸骨无存的份,这是在收砍头钱了,谁敢抗命?至此,厉知府的思路已经完全清晰了——死局之中,还有一条活路!身为在南方做官的北人,厉知府必须要把两个大老板都应酬好了,方才能活命,他要为皇上抄家,而且不能贪污太多,如数把银钱交给锦衣卫押走,如此可保北方的家人平安。

再者他还要保证浔阳顺利完成政权交接,没有形成抵抗,才不会被买活军顺手杀了,又或者引发双方真正开战——战事一升级,京城皇帝还要以战败来办他!为的是他把买活军惹怒了,若是气氛更紧张,令买活军对江北也发生想法,到时候受累的还是敏朝自己!

买活 860 庞然大物 浔阳.阿伦 不知不觉知识……

“这话说得对呀!”

阿鼓一点也不计较大家的嘲笑,而是睁着大眼睛,很真诚地说,“我阿鼓发自内心地感谢知识教!知识教让我阿鼓变了个人——我阿鼓居然也能走出大山,来到汉人的地方,看到了这么大的世界,这都是知识教的恩惠,知识教的布摩说什么,我阿鼓就信什么,既然布摩说这个工可以做,那我阿鼓就去做!阿鼓要听从知识教的话,才能学到更多知识,活得更加聪明,赚到更多的钱,让阿爹和阿咪过上好日子。”

“把他倒吊起来,让实话从他的肚子里跑出来!”

如果说阿努一开始的质疑,还只是让人微微皱眉的话,阿伦一句话就把屋子里的气氛给点燃了,这些矮小精悍的濮越汉子接二连三地坐直身子,或者干脆直接下了通铺,对阿努发出了质疑,而阿努则胆怯地后退了好几步,立刻换上了笑脸,“阿哥们,我的好心被大家误会了,阿努对知识教的诚心谁也比不上,知识教救了我的命,知识教的布摩们说什么我都信,只是……只是汉人是汉人,知识教是知识教,这次我们接到的邀请,又不是知识教的布摩,而是陌生的汉人——”

“我刚才已经说了两次,这是买活军办事处的布摩们担保的事情。”

阿伦显然还没有消气,他冷冰冰地说,“买活军办事处的布摩,和知识教的布摩身份没有两样,都是值得完全信任的。陌生人叫我们去帮忙,我们当然不能相信,但是买活军的布摩发话,还有什么好怀疑的?这一路上,如果没有买活军的照顾,我们能进城吗?能有客栈收留吗?能买到饭吃吗?能学会和汉人做买卖吗?你的银钗是怎么买下来的,阿努,看来你已经完全忘记了!”

提到银钗,阿努无话可说了,他讪讪地摩挲着自己的头巾,“我……阿努记性不好,请阿哥们宽恕,我发过高烧,退烧后,人就再也没有以往的机灵了!”

“你真的听懂那些汉人的话了吗?阿伦?那些汉人是叫我们去给他们卖命吧?一天两百文钱——如果不是卖命,怎么会是这个价钱呢!”

阿努断然地下了结论,“如果不是你把事情听错了,就是你把价钱听错了,要么,那些汉人们就是在骗我们,汉人们都坏得很,不值得信任,他们要把我们骗到陷阱里去,把我们抓成他们的奴隶——我们连夜就走,不能给他们得逞的机会!”

这个性格急躁的青年立刻就站起身子,招呼着同伴们,立刻离开这个地方,去安全的城外过夜,但是,响应他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还在兴致勃勃地抽旱烟,这些濮越人一路走来,已经飞快地习惯了汉人的生活方式,现在,再要他们去城里在烂泥地上,半坐着勉强睡一晚上,已经很艰难了,他们手里既然有了银钱,又能听得懂官话了,在大江沿岸买化得比较厉害的城镇里,便如鱼得水起来,很难要他们离开舒适的硬木板床,以及城中那丰富而又美味的小吃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