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199)
“那也快了,若是云县又来了一波人,咱这里也很快会有音信,你也不必着急。”雷姐道,“扫盲班读下来,若是成绩好,我看你可以和他商量着去考管理岗,我看你平日做活,又快又好,以前也管过织场,又有算数的基础,差的就是拼音和认字,这个一补上来,不得了,至少也是小组长的料。”
周小娘子笑道,“雷姐,莫挤兑我了,我这哪里当得了小组长呢?从前家里虽然有个织场,如能和咱这里相比?没的别羞煞了我!”
要说织机,那是家家户户有,但福建道这里运输不便,各家多是男耕女织,即是自己织些土布穿,不像是之江道织造之风极盛,雷姐虽然已经在纺织厂做了半年多,但对外头的织场是怎样的模样,仍是一知半解,她有多阔见识,也备着将来工作时说不定就能上,此时见天『色』还早,再者刚才走来时,看见租书铺那里门庭若市,想来庄长寿还要好半日才能回家,而家中的饭也有丈夫看着火候,是蛮可以再谈一会儿的,便笑道,“你且说说,你老家那的织场是什么样儿,和我这的纺织厂又有什么不同呢?”
周小娘子叹了口气,发自肺腑地道,“雷姐,不怕你笑话,我也自忖懂些织造,但走进咱厂房的那一刻,还是唬了一跳,这止是‘有什么不同’,该问的只怕是还有什么相同——这不同之处,可就太多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不过,即便如此,民间托儿所也还是得很火热,被送到官方托儿所里的孩子并不是非常多,一间托儿所约四人左右,按年纪分了班级,约有四个老师,还有两三个勤杂工,一个看门的。此时正看护着孩子往外走,还有些孩子是被抱着走出来的。再加上排队等候接人的家长,院子里『乱』哄哄的,庄嫂子买完菜,张望了一会才瞧见周小娘子,她牵着儿子,抱着女儿,正吃力地往外走。
“雷姐!买菜呢?”
庄嫂子在纺织厂是雷姐——纺织厂是要求她以自己的姓互相称呼的,她两个人吃力地会合到了一起,两个孩子跳着叫了‘雷姨姨’,他很喜欢雷姨姨,为雷姨姨时常带来好吃的。
“嗯,来买晚菜,宝,你瞧姨姨给你带了什么?走,上你家吃去!”
在周小娘子的客气声中,雷姐不分说的将她带回了她的租房,顺带着和房东打了招呼——她时常过来坐坐探望,表示周小娘子在本地也是有朋友有靠山的,同样是本地人,房东也知道庄家是香烛铺子的东家,便不会太欺压周小娘子这个寡『妇』。
这套房子的地理位置还算是优越的,距离托儿所不远,也很适合寡『妇』来赁,为屋主就是老寡『妇』,这套房子原本是一个姓葛的吏目租的,也带了孩子,现在她全家搬到云县去了,房东便将屋子隔了出来,专租给带孩子的单身女,虽然租户彼此间也难免口角争吵,但却从未有过空房——现在买活军治下,带孩子离婚的『妇』女很多,她中也有不少搬迁到别的县城生活,避来自前夫家的『骚』扰,或者是来自娘家的意见。霍家的徐娘子搬走了,云县、许县也会有人搬过来。
“怎么隔壁又搬来新人了?”
看门口还搁着箱笼,雷姐不问,周小娘子说,“原来那个说了一门亲,搬到夫家去了。”这屋里的住户腾换得很快,为带孩子的寡『妇』多是着急再婚的,倒是离婚的女娘能住得久。
她到家忙着烧水,要泡蜜茶请雷姐喝,雷姐不喝,而是拿了调羹来喂小妹吃蛋羹——宝自己吃饭已吃得很好了,一边和周小娘子说闲话,“你那个未婚夫怎么说?扫盲班眼看就要毕业了,他也没来看你。”
“他送我到云县,马上就又掉头回之江省去接人了。”周小娘子上浮起了红霞,“原就说定了的,这一趟走下来也要两个月,走完了他才得休假,若是从婺江走衢县,那就先回许县再来这里,若是还从云县上岸,就先来这里看我。”
买活 第99章 生产力的改进飞梭、横放单位产量……
了不闲置织机,织场晚上也开夜工的,却又多舍不得将灯点得很亮,多置烛火——也怕引发火灾,因此们多是发给火烛银子,让织工自己买蜡烛,因此凡是上晚班的织工,多数都是只点一盏黯淡的蜡烛,就着天边的星月之『色』织布,久而久之,眼力耗用,很多人到了晚年都是半瞎。
说是好吃懒做也好,拈轻怕重也罢,人要活着总得自己打算,周小娘子现在都不愿回想她在船上那段时日是怎么过的,那样污糟的环境,那样绝望的未,而在其中最的一点亮光却不肯收容了她,还一定要她先去做工——两人却偏偏不能谈得太久,每每都有人事打断,也要避开旁人的耳目,身边又有许多也看上了私盐贩子们的寡『妇』同乡……若不是有黄太太的安慰,她内心几乎要煎熬死了,直到如今她也有意不多想这段旅程,更不让自己去想从前在老家的时光,想又有么用呢?日子都在前头过,再说,此处的日子也未必就不好了,虽说眼前还艰难,但至少要比想得又好得多了。
第一个好的便是织工的报酬——远比她想得要高,周小娘子的预估全是错的!此处的熟练织工一天拿五文的都不少见!而这一切全是因她错误估计了纺织厂的‘单位产量’——买活军这,纺织厂的‘单位产量’要比老家要高得多了!
这自然是因们用的织机与众不同,周小娘子因夫家的关系,算是见识广阔的,不像是很多女眷只知道纺纱织布,她知晓从采棉、梳棉、弹棉、纺纱、浆线、染线、晒线等一系列工序各自的细节,唯有如此才能帮着公婆在外收棉线,买活军这的棉花许多都是从外头买回的籽棉,算是省了采棉这一步,随后——从梳棉开始,用的便是新式的机器,效率比从前高了何止三四辈!更不说们用的横式纺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