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21)

百姓们面面相觑,人群里不知谁捏着鼻子喊,“不到五十个!”

那两个官的表情都是难看,买活军互相看几眼,哄笑起来,道,“还说什么,又不敢打,就问你们做不做生意?”

就看买活军那一身的横肉,身上锃亮的甲,不是以一当十,一个打五个肯定没什么问题,县里那官的气为之一泄,念叨着,“也是为民生计……也罢了,你们只不许进城!”

便是徐地主,走过那水泥路,再走这泥泞官道,心里何尝不想着还是临城县的路好走?还是临城县和彬山、云山县的生意好做?至于热水澡,只是听听罢了,冬日里哪有那么好洗澡,若水不够热,感了风寒那就是听天由命。酱肉倒是可以想想,只是他们一帮人运农具,一餐要吃那么一大块酱肉,在路上要连吃四五顿,他有些舍不得。

将就走了半日,到了许县,徐地主还担心不知该怎么进城——进城钱是有了,但这么多汉子,这么多铁具,怕是不好和官兵解释,不料谢二哥根本不当回事,大模大样排众而出,走到城门口道,“买活军来做生意了,去问问让不让我们进来。”

一听说买活军来了,众人都是大哗,忙不迭躲到一边去,那几个身高才到谢二哥胸口的兵卒怕得哆嗦起来,忙飞奔着进城报信,不多时,县里一帮兵卒远远护着两个官过来了,手里有些也拿着木枪,做出威武的样子,拥在城门洞里却是谁也不肯先出去,一个官胆子最大,抖着脚走出来,“你、你们可是占了临城县?临城县里还有活人?”

谢二哥说,“文书不通都两个月了,你们不是派人来看过了吗?临城县好得很,我们带了铁和盐来,做不做生意?”

一听盐字,众人都骚动起来,又说到铁,那官便更怕了,“带、带了甚么铁器?”

谢二哥笑道,“我们也懒得进去,就在这里卖了,谁要菜刀?”

便示意徐地主那边的人上去叫卖,城里许多人都赶来看热闹,徐地主手忙脚乱,谢二哥看不是事,教他理出一条线,一个人专门叫卖,一个人给货,买活军收钱,再来一个人记账。“这不都是数学三里统筹那一课的内容吗?”

徐地主擦着汗说,“刚想起来,下一趟便熟练了。”

他脑子还是灵活的,伙计也全都从第一期扫盲班毕业,晓得记账,事情便好做得多,许县满城人都来看热闹,不过半个时辰,菜刀快卖完了,针也卖得快,铁锅又卖了几口去。此时亲家张老丈才匆匆赶来相见,把住徐地主就哭起来,“老兄弟,家里人都还好?”

“家里人哪有不好的!”徐地主赶忙和他行礼,也落了几滴眼泪,心里其实还是挂着生意,买活军不进城他也不敢进城,拉着张老到城外一棵大榕树下说话,“媳妇、外孙都好,你女婿也好,买活军没杀什么人,叫我们上课,又卖给我们许多东西。”

谢二哥一让,“铁犁!脱粒机,还有些好稻种,铁锅、菜刀都有。”

众人把篷布掀开,给他们看手推车上的货物,徐地主壮着胆子喊道,“针也有!”

城门外的百姓们便更激动了,买活军的盐是有名的,铁器未听说过,但因为盐的信誉,众人都很心动,胆大的已藏在人堆里喊着问。“怎么卖?”

谢二哥拿出一本小册子,一项项地报着都是徐地主的进货价,徐地主听得难受至极,生意哪有这般做的!不过还好谢二哥有后话,“这是我等的进价,来许县走了两日,吃喝拉撒都要本钱,还有劳力,价格要上浮五成。”

五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徐地主还能接受,但仍有些不舍,他原本想按着翻倍报价,慢慢再谈,不料谢二哥居然是一口价,周围百姓听了依旧踊跃,他便知道自己这里还是有些卖亏了,肯定比许县内行情价要便宜。

不过,鸭肉米粉吃得多了,他也不太看得上张老丈家的宴席,张老丈这个地主,做事还是不大气,请人吃饭不外聘厨子,仍叫家里人下厨,味道着实平庸。徐地主不过尽力吃了个饱就忙着去做生意,来来回回忙了七八日,终于把铁犁全卖了,他胆小,第一次不敢弄花招,按谢二哥要的价买的,也不敢私拿好处,把人都领到买活军那里付了银子,将买活军带来的那套灶具竟也都卖了,扛了一袋子银子扔在车上,带上张老丈——张老丈始终心系女儿,听说徐地主家要造新房子,且还是买活军强买强卖,更是好奇又担忧。下了几日的决心,做出天大的决定,要和徐地主一起去临城县看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他运过来自然不能这个价格卖,怎么也要七两银子,但想到因此能多开垦的田地,这仍是值得的。张老丈是过日子的本分人家,逢农忙自己也要下地,是精于农事的地主,当即掏七两银子买了一架,又答允为徐地主介绍销路,徐地主说要给他中人费,只是须去买活军面前过一道明路,张老丈不敢要,连声说给女婿贴补家用便好。

他将铁犁拖进去,又买了一套铁锅、菜刀,过半个时辰把银子送到买活军手里,又扯来两个人看货。这样的大件买卖着急不了,大家都要斟酌,天色也是晚了,当夜众人便在城外歇了,买活军又问城外百姓借了灶炒菜,买水、买青蔬,还买了些米,大手大脚,引人侧目,他们也不在乎,百姓殷勤地端出案板给他们用,很快又切了一盘酱肉炒起来,浓香也诱人,不多时又是许多人围观。众人都羡慕那块案板的主人,上头存的油端回去拿菜一裹,也是多了些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