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24)

作者:御井烹香 阅读记录

徐地主慌忙摇头,“不不,不盘剥不盘剥。”

这是良心话,买活军做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比如说竟强买了他家的地!——但他们平时做买卖的确很公道,也不会随随便便地欺压盘剥百姓,胡乱收税,徐地主思索着说,“怎么说呢,买活军有钱,彬山是有铁的,而且应该也喂了很多猪和鸡,县城的肉卖的很便宜。要供买活军日日吃肉也吃得起。”

“很便宜?”张老丈一下抬高了声调,“多便宜?”

徐地主说,“猪肉十文钱一斤,鸡肉十文钱两斤,为他们修路,管饭,做事的劳力能吃饱,一日还给二十文,日日剁半只小鸡回去给家人加餐都够了。”

他身边一个机灵的后辈说,“这还是乡下人的价钱,他们不懂事,没上过扫盲班,一天就二十文,我们去做事,一天二十五文!”

买活军难道还卖糖不成?张老丈脚步顿时一顿——江南人没有不爱吃甜的,以前天下安定的时候,糖也不算什么,可这十几年来,甜味也逐渐显得稀缺了。

他还想再看看,但徐地主已和买活军交割了回来,要领着一行人去浴室。“买活军的规矩,外人进城必须先去浴室洗澡剃头——表侄你们几个的浴资,买活军给你们出了。”

这谢六姐的规矩着实耐人寻味,张老丈深心里自然不想剃头——对洗澡其实也深具戒心,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已经随众人来到此地,想要独自回去是万万不能的,也不好令亲家为难,只好半推半就地被亲家扯到了城门边上新建的一间浴室里去。

刚进门就是一惊,“亲家,这就是你说要建的水泥房?”

徐地主半晌没有回话,张老丈瞥去一眼,见他眼神迷离,俨然也是被惊着了,“这、这……这我也不知道……”

不用推车,大家的速度又更上了一筹,轻松地走在硬路上,夸赞着村里修路的速度,“不过在许县呆了四五日,竟就修好了!”

也不是全都修好,这条路是分段修的,以村落为中心点,往两边延展出去,中间还是会有些勘察好系了绳子的路段,还没来得及修,而从水泥路来到土路,那落差实在分明,就连张老丈都觉得这水泥路的确强于官道许多,从心底泛上一丝羡慕来。他们一路走来,倒是没看到什么修路的人,买活军说昨日下了雨,今日要歇工,“应该都回村里去上课了。”

上的又是什么课?张老丈很不解,众人却都是心领神会的样子,还彼此讨论起课程来,徐地主教诲后辈们,“想做买卖,数学课尤其要好好看,可知道了?”

数学?

张老丈的问题逐渐增多,不过他四处乱看,已无暇再问。不多时,一群人到了城门口,城门大大地敞着,百姓进出自如,城墙下摆了好几个摊位,几个老农挑了柴来,旁边站着七八岁的小孙子,站在一个摊位跟前和摊主说话。

他虚着脚步,走到窗台边上,去摸那洁净无暇的玻璃窗,“我家也能有这样的窗户?”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怎么全是这般的长辈来卖柴?”张老丈为人也是厚道,见来卖柴的老人多,顿时有些看不过眼。“壮丁们呢?”

“壮丁要上课!倒不是不来,但早些上课,早些考过毕业,一人工钱可以涨五文,因此都宁可父母担柴来卖。”徐地主看了一眼,在行地说,“这些都不是修路的人,平日里已上过课了,上完课就去山里讨柴火,晒几天来城里卖,这是数学不太好,怕算错账,乘今天先生给修路工上课,带孙子来给他们做算数呢。”

果然,那柴称过了——张老丈斜眼看,称还公平,尾巴不翘不低,几个人就拿起一只奇模怪样的笔在本子上写了起来,写完了两边都看了,摊主道,“你自家算一遍,没错了再来签名。”

原来这里每笔买卖都要签名的,而那几个六十来岁的农户听了,竟是都扯出一根柴来,在旁边一个大木盆的沙里划来划去,写着些奇怪的符号,念念有词地算了起来。小孙儿在旁边一跳一跃,已经迫不及待,“爷爷,没错,没错,我心算过了,快取了筹子来,我们买糖去!狗儿想吃糖!”

糖!

买活 第12章 海带养殖

“我未去过,我如今在乡里教识字班,老三去过,老三现在专门跑云山、彬山两地运货。”

识字班?

这识字班又是新鲜东西,但在临县非常重要。“现在满县里到处都开着,冬日活不多,所有做工的,都是半天活半天班,若是考不过,工钱一日便要比旁人少五文,考到头等还奖筹子。”

“考完了怎么办呢?”张老丈不但胆子大,而且脑子也是好用的,很快意识到这个班不可能永远上下去,“余下的半天空闲做什么?”

“哪里有余下的空闲!”大家都笑了起来,二儿媳从里间出来,扒着门说,“爹,那是初等班,倘若考过了,便要去上中级班,中级班学成出来,一日工钱能涨十文,然后接着上高级班——我听说若是高级班也毕业了,便可以做官。”

“居然连海带都做成了卤味!”

一桌子菜都是有滋味的,仿佛额外比许县的吃食要鲜一些,鸭汤这也是常吃的,许县的鸭汤比起来难免就多了一点骚味,临县的鸭汤色清味鲜,浓淡适宜,张老丈由不得就喝了两碗,各样菜又都尝了尝,仿佛一天的劳累都在这洗浴和美食里化开了,这才有兴致点评,“临县的日子好过呀,亲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