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282)
二十出头的黄来儿还没有起事的野心,也还没有经太大的挫折,他刚得了驿卒这份工作没有多久,和老驿丞相处得也还不错,正筹措着是否够娶个妻,不,他驿站做事,消息到底灵通,这半年来频频听到的买活军这三个字,已经足够引起黄来儿的好奇心,让他心中燃起了一个念头——既然那处那样好,将来……是否有机会看看?
便是暂还不看看,倘若学些字,又或者是学会了请教客人得知的,报纸上的拼音,那么传信时是否便自己看看这份买活周报上到底都写了什么?
也是上次米脂时,听人说,有人已经认识了买活军的拼音,令人颇为羡慕,不下回送信时且先打听打听,若是简单些,一日半日内学好,那也不差……
“贺小弟!”
“喂,袁文质,回来,有事叫你办!”
现还没有被『逼』到起这一步,又天『性』大胆的张秉忠,不便萌生了一个想:这天下似乎还没走入绝境,似乎还有一处可,那便是位于江南闽境的买活军。
不如……
#
“黄来儿,打水饮马!”
就年轻的张秉忠正寻思着《买活周报》,亟欲一观时,延绥镇不远处,银川驿内,一和他年岁相差不远,也约是二十啷当岁的年轻驿卒,正伸着脖偷看着客人手里报纸,仔细看着其上的图画,听到驿丞的呵斥,方才连忙走向屋外,一边打水,却一边依旧伸长了耳朵偷听客人的对谈,“买活军那里的钱倒是真的好赚。”
黄来儿和张秉忠并非唯二两个受到了买活军鼓舞,对买活军发生好奇的年轻人,这片饥寒交迫、荒败不堪,偏又屡起灾病的关陇大地上,现正侧身于贩夫走卒之间,无知无觉地享用着人生中最后一点太平时光的年轻人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远江南一隅的买活军所『荡』漾出的余波,他们吃到了买活军卖来的劣质大米和土豆干、玉米粒,穿上了买活军的『毛』衣,也对买活军的拼音发生了好奇。更和川蜀的三德一样,产生了一种莫的渴望——
买活军好像什么都,那……他们来我们的老家看一看吗?若是连这样的老家都救得回来,那每,说那谢六姐是神仙降世,恐怕也未必就是假了吧……
大多数人并不会被这样一点模糊的好奇,驱着往千里之外的他乡,也有大胆的人,他们从饥寒中出发,将困顿的故乡暂且抛下,怀抱着一点点明暗不定的希望,就像是星星点点的火花,从关陇各地,往南面艰难又缓慢地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几个商户也议论着买活军处行商的事,“那里的盐便是足足的好了,又便宜。只我们这一路,路费实贵!又是南方,也怕地气吃不消。”
“是,都没坐船呢,若是害病怎么得了?”
“瞧,这驿卒身上穿的都是买活军的『毛』衣。”
黄来儿不得便扯了扯『毛』茸茸的袖口,暗道原来这就是『毛』衣——他原也没有,是老驿丞穿着实大了,又躲懒不愿出屋,他帮助做活,这才做人情给了他,然挡风温暖,原来是朝廷从买活军处买来的。
那处当真是什么都有么?
买活 第139章 绑架张宗子(上)武林府.张宗子 青……
“然是快马一站站送来了!”那后生才刚高声说了一句,便有老成人大声咳嗽拦阻,一旁有人低声劝说道,“好兄弟,张宗子,你且小声些,莫招来了祸事!”
张宗子年少气盛,大声道,“倒也不必,我又不是托驿卒送信,家下人送来,有不妥?所谓料敌机先,敌肺腑,越是和青头贼不共戴天,不就越要留意们奇谈怪论?若是起了什么歪心,我便己去投买活军了,至在这里读书呢?”
身旁闲人们热闹不嫌事大,都为喝彩,张宗子神采飞扬,笑道,“诸位父老,勿要着急,便是反贼也要吃饭喝水,咸鱼也是要买,买活军来之前,总会有人抄录价格,悬挂出来,你们有闲便己找港担去,若是无闲,找个胆大,让赚几文跑腿费又有妨呢?”
话说完了,便将头一低,棉袄一裹,人群中钻了出去,众人议论纷纷,都道说有理,但要找人,已是寻觅无踪。待要找时,远处来了几个官差样人物,不谁喊了一声,“差爷来了”,便又轰然散去不提。
虽然如今天气越冷,但武林这里今年流行起了棉衣棉裤,比皮草便宜得多,保暖上相差不远,因街头人也比往年要多,几个官差晃晃悠悠走到近前,也不去抓人拿问,而是径走到相熟铺子里去讨水喝,们青布衣下鼓鼓囊囊,也是穿了簇新棉衣——买活军棉衣都是中开缝,分了上下衫,这制式是瞒不人去。
“听说了没有?青头贼海宁离港了!”
“是抢了多少东西!”
“抢走了好多!牛!皮棉!什么都抢走了!还有铁钱、铜器。”说话人激动得眉飞『色』舞,舞足蹈,竭力形容着买活军可怖,“就在海宁港,好凶狠!百多号军士,都胖大得很!下来就是搬。也是傻,和狗熊掰棒子似,们己船满了,便把原来货撇了不要,撂在海滩上,后来也都被本地百姓搬走了。”
“啧啧啧。”周围议论着百姓们都感叹着,“好贼逑,真是凶狠——们可买水呢?”
“倒买,鱼虾也买,米粮也买,都要许多——那么多商船呢!”
“船确实是离了海宁了?”
“瞧们店里挂新火腿,这定然是真了,准备把陈腿卖到北去,已是开始备货了——还有对那个香粉店,不也开始打扫橱柜了?们这是要上货,买活军那里来好胰子,一到就卖空,还有所谓新式洗发水,虽然不是卖到京城上等货,但也比苏样豆子要时兴得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