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买活(722)

作者:御井烹香 阅读记录

傅老爷见郑地虎舀水、烧炉子,找茶杯,一应动作熟极而流,也是微微一怔——虽说郑地虎也是苦出身,但他懂事没几年,郑天龙就发达了,身边何时少过几个下人伺候?不说十指不沾阳春水吧,这种琐事也不该如此熟练才对。

是买活军中均系如此简朴,还是郑家人在谢六姐麾下其实也没有这么得意?

他的官话说得不好,乌木他们茫然地看着他笑,是不会止住自己吃喝的脚步的,很快肠粉也卖完了,凉茶也卖完了——出人意料的是,黑人也很喜欢喝凉茶,他们认为这个东西很像是家乡的草药,相信这个喝了会很有精神。

在天全黑之前,又可以收摊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哼着小调,相帮着收拾起担子、推车,往关墙那里走去:这帮黑人真是很好的食客,不但食量大,舍得花钱,而且肠胃强悍,路边摊吃了一点事儿没有,最是受到这帮住在窝棚里的小商贩欢迎。

“快点,快点。”前方关墙处,守门的兵丁不耐烦地催促着他们,“要关门了,快来核销一下!”

这个核销的办法,是买活军提出来的,因为目前买活军不允许外来人口在岛上自由来去,除非是进来做工的,那就要能遵守他们的规矩——晚上住在营地里,营地门是上锁的。除了单身男力工之外,其余所有入关的人,都要仔细询问来意,并且不能过夜。

所以,这些要回香山县进货的小生意人,都是早出晚归,来时要发对牌,走时将对牌上交,关墙关上之后,买活军要来清点对牌数量。目前壕镜这里一天也就是两三百进来做小生意的商贩,有很多漂亮的女工想要进来做绣娘,但是她们也拿不出什么凭据,个个指尖都没有茧,于是不但不能进来做工,而且还被买活军拉去检查身体,看她们有没有得杨梅疮,若是得了,那就要马上接受治疗。

但是,现在的黑奴们,已经完全不像从前了,他们甚至比原本的弗朗机军官还要更优雅,这些洋番们,口口声声地管自己叫老爷,但其实行为举止多数配不上这个词儿,黑奴们嘛,言辞上的客气劲儿就别提了,‘请’、‘谢谢’是不离口的,而且买东西时手脚也很规矩,衣着也要比原来体面得多了。于是摊贩们也从‘昆仑奴’逐渐改了称呼,现在叫他们为‘黑客官’,双方要比以前友善得多了。

这份友善,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黑人们非常、非常舍得花钱,他们似乎大多没有储蓄的概念,买活军让他们做活,每日二十文的报酬,管早饭和一顿正餐,一般来说,华夏百姓如果是会过日子的,就会吃早餐、晚饭,中午那顿随便垫吧垫吧,但是黑客官们都是早饭、午饭,到了晚饭他们就出来吃小摊,而且食量很大,一顿饭吃完二十文钱不在话下,这让小摊贩们见到他们就和见了亲人一样眉开眼笑——这都是来帮他们扫尾的好心人呢!

“白糖粽要不要?井水里刚打出来,两文一个!要碱粽也有,豆沙粽也有。”

“蔡家菜包子来,豆腐包香菇包笋干包,辣包不辣包,包君满意!”

“现蒸肠粉老爷们尝尝?鸡蛋肠粉两文一根实在不算贵——好来!黑客官们来一碟!”

“让一让让一让,海鲜上货,海鲜上货!要喝鲜鱼汤的往北面我们林记饭铺来!”

这不是羊城港,而是壕镜的街头——自从朝廷下发文书,明确承认了买活军对二岛的统治,壕镜和新安岛上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来:新安岛上门庭冷落,广府道的商船都不敢去新安岛和弗朗机人贸易,害怕被征了关税,只是这一道还不打紧,就怕回到羊城港后,还要再剃二遍头,那就是无法承受打击了。现在,新安岛那里的船不多,倒是很多农户通过罗湖进关,去新安岛做苦工。

二人这才释然,郑地虎取了三个碗来倒上凉茶,道,“这里也是刚搬进来没多久,前主人家大概是华人,走时能带走的都带走了,我平日忙,也就只拿了几个碗来,这几个碗先喝茶再吃饭吧——可惜在军中不能饮酒,否则,故人久别重逢,一定要浅酌几杯!”

浅酌几杯?

这话由郑地虎说出来,都透着那么的离奇,想当年几人在羊城港的花街柳巷那是倚红偎翠、夜夜笙歌,只有不醉不归,哪有浅尝辄止?傅、项二人不免对郑地虎刮目相看,傅老爷也是赞道,“听闻买活军不喜饮酒,军纪严格,当日我还担心虎兄难免处处拘束,今日一看,我是白担心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虎兄如今很是个做大事的样子!”

郑地虎被他夸得面上微红,忙摆手道,“羞煞人!再别这样说了,如今我们军中人才济济,小弟也不过是敬陪末座罢了!”

“这是哪里话来,我们远在羊城港可都听说了,收复壕镜,可是虎兄打的头阵!”

壕镜这里这要热闹得多,因为罗湖是个很荒僻的地方,本地人不多,而壕镜周围有太多本来住在那里的人了。和香山县的关墙一打开,许多敏朝的百姓立刻剃了光头,挑上担子蜂拥而入——他们在壕镜的住处,基本上都被买活军拆除了,这些百姓们倒也不是太在乎,因为他们在壕镜的居留本来就不算多么的合法,所住的一般也都是凑合搭建的窝棚,要说房契、文书,的确是拿不出来的。

现在没了窝棚住,岛上又到处都是工地,他们便在关墙另一侧搭起新的窝棚来——买活军拆下来的烂木头遍地都是,百姓们愿意担走,买活军也不阻拦,这就是现成的原材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