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854)
“是谁为我们整理历史,谁为我们起了姓氏?谁教我们兴修水利,谁给我们充足的大米饭吃?”
“除了要求肉干、果酒、矿石的奉献之外,谁来管理过我们?是占城港吗?”
“不!”
“从来没有人来管我们,是华夏的买活军管了我们!”
榕村的占人们七嘴八舌地喊了起来,“谁对我们好,我们就是哪国的人!”
她磕磕巴巴的汉语让莫教士的笑声更欢快了,他改口说起了占语,夹杂着汉语的单词——莫教士的占语已经说得很好了!他不愧是教士!学语言也比占人要快得多。
他说,“华夏国和占城港不一样——占城港是占人的王国,只允许占人居住,但是,你们也不觉得你们是占城港的百姓,是吗?”
确实如此,榕村的人认为他们自己是一支独立的势力,他们还没有国家的概念,占城港的失败不代表他们的失败,占城港的强大不代表他们的强大——反而倒可能代表着力度更高的勒索。不过,如果要他们选择的话,他们会想要选择占城港来依附,因为他们说一样的话语,而且彼此间有遥远的亲戚关系,被欺负的可能更小一些。占人们感到迷惑的是,他们不知道说不一样语言的人也能组成一个国家,譬如他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越人的安南正压迫着占人的占城港,但即便如此,占城港也不属于安南,他们只是向安南纳贡而已,如同村落对占城港做的一样。
“你们说的这叫做民族,你们都是占人——占族人,”莫教士说,“华夏也有很多民族,有汉族——他们人数最多,也有很多人数少的民族,比如我,我是欧罗巴族人,这是我的种族,我是欧族人——”
“欧族人!”大家都念诵起了新的知识。
“谁来管我们,我们就接受谁的管理!”
占人们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的同族攻打他们,驱赶他们,勒索他们,是买活军,买活军带来了这所有的一切,这让人离不开的一切,理所当然的——
“我们当然是华夏国的人!”
“从今天起,我们不再只是占人了——”
“我们是信仰知识教的人,是六姐菩萨的活死人,我们——是华夏国的占族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但是,我同时也是华夏人,这是我的国家。”莫教士说,他还想再解释一下其中的区别。但被急切的占人们打断了。
“民族不同的人,也可以组成一个国家吗!”
“可以的——”
榕帕又一次打断了莫教士的话,“那我们愿意加入华夏国!”
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榕帕对族人们说,“是谁把送来了贵重的礼物?是谁教我们读书认字?”
买活 第405章 华夏概念的建筑
“还有此事?能不能先念那个啊!”
倒不如正经做点运输生意,如今海边补给已经比从前要方便得多了,且运费也不便宜,这困扰了敏朝百多年的倭寇,在如今买活军管理之下,甚么围剿,什么大战未起,竟是就这样和风细雨,不知不觉间消弭于无形,零星海战固然还有,但早已没了从前那沿海百姓惴惴不安,日夜防备骚扰的乱象可言了。
倭寇变成了运输商,载着各地的生意人们去壕镜、鸡笼岛和云县、泉州、榕城贩货,就连武林、姑苏、徐州、丰饶县这样的通衢之地,也比之前要繁华得多了,天候虽然不好,但这两年间,好在还有一件事是好的,那就是红薯、玉米和土豆,在无数田师傅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之下,总算是在北方流行了开来,一个县里,能有一半的土地种上土豆了。
是因为南洋通商,让通衢之地们都跟着受益吗?是也不是,如今局势的好转,根子还在作物的丰产上,有了亩产千斤的土豆,北方此起彼伏的骚乱,剎那间便仿佛是釜底抽薪般平定了下来,原本的赈灾,和买活军相比,那都被比成了扬汤止沸之举,土豆、红薯——它们带来的丰富仓储,才是北方的曙光所在!
北方安,四境宁,四境宁则商贸兴,如今朝野之间,除了水西土司,奢、安之间的内斗之外,竟呈现出一片祥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就连藩国高丽的日子都比从前好过得多了,这些丰产作物和汉人的进入,固然带来了高丽两道的汉化,但也让先进的耕种技术流入了高丽境内,农作物产量的增加,竟也稳定了他们动荡的政局。
自古以来,朝政动荡,除了当权者倒行逆施之外,最大的根源,其实就是饭不够吃,一旦饭够吃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够吃的,朝廷便立刻会形成一派政通人和的中兴之兆来,现在已经有些谄媚之徒在颂扬皇帝的宽忍了,他们认为皇帝在处理买活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忍让,正是如今北地局面一片大好的原因。至于说这中兴的背后,有多少买活军的力气,为了维持这番局面,朝廷又要对买活军做怎样的妥协……这些扫兴的问题,又何必谈得太过仔细呢?
“小二,上茶来!”
“好嘞,客官,是要甚茶?清茶有,果茶有,擂茶有,碗子茶也有,如今天气冷了,还有新鲜奶茶限量售出,一日就一瓠奶来着,量已经不多了,您若是要喝那个,我赶着到后厨问问去,别的茶应有尽有,您尽请随喜罢!”
“嘿,小二,你这茶馆虽然小,可本事却大啊,什么清茶、果茶、擂茶、碗子茶,你且一一道来,这奶茶既是限量,那就先快去取一壶来,给爷们几个满上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