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983)
“那正好。”木头双掌一拍,干干脆脆地说,“您二位都是勤快人儿,最是闲不住的,今年这冬天也冷,一会都跟我走,咱们上买活军使馆去——我给你们俩踅摸个活儿,虽是要受冻吃苦,但一日也给十文钱,包两顿饭,给买活军做事,您说怎么样?”
她和卫大郎对视了一眼,只是碍着木头在,倒不好继续往下商量,卫大郎叹道,“今年也不知道多少百姓投买活军去,可总有剩下来的人啊。以后他们的日子可该这么过呢?”
投买的念头,原也偶然想过,但的确是在昨日的风波后变得更剧烈得多的,想到今早家里人推让来推让去的几牙皮蛋,几片熏肝儿,心思似乎也更加炽热得多了,和杨寡妇那一点意气之争,在严酷的风雪面前似乎也轻易地被吹走了,留下的,只有对大自然的畏惧,还有对将来强烈的担忧。
这一路,皮靴带着雪泥,脚步也越来越沉重,好容易走到了奈子房胡同,卫姑娘事前说好的小院子里,果然只有两个女娘在屋内避风等着,见到卫姑娘等人来了,都让她进屋道,“今日便在屋中上课吧,也就只有我们几个人了,上完这节课,便等天气转暖再来可好?余下她们怕都出不了门了!”
所谓出不了门,可能是忙着给家里人补冬衣、打毛衣,也有可能是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不敢出门,怕染了风寒,若要抓药,对于家庭财政又是沉重的负担。卫姑娘来上课的这一带,要比她们家胡同还穷些,媳妇子没有足够的衣服抵御大冷的天是很正常的事。
但即便这样,女眷识字的热情也还是很高,一日一文钱的课,愿上的妇女,都挤着钱来上,这样的热情,如何不叫人感动?卫姑娘在屋里上完了这堂课,效果不算很好,和学员们约定了开课的大概时间,摇头没有收钱,道,“雪天还来,这节课是我送你们的!”
这还有什么不好的?卫姑娘正愁没地儿赚钱呢,更不说还是给买活军干活了,全京城谁不知道买活军有钱?给他们干活就没有吃亏的,当下和卫大郎都是大喜,一口答应下来,也就索性大大方方地坐下吃饭。
只是,一边挑着腐乳——桌上有肉,但他们可不会夹——一边护着碗不让主人家给夹肉,一边还忙着吃面条时,两人也不免疑惑:这大冷天的,买活军又作兴出什么活来了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她本来一天上节课,家附近一节,此处一节,还有从这里再走一炷香的功夫,发财胡同里还有个院子再上一节,今日把这里的学业暂时了了,虽然没收到钱,但心情还是转好——看来,尽管城里有风言风语,针对买地的妇女,但想学的女娘也还有不少,这个班还能开得下去。
从这里出来,又和卫大哥去发财胡同,但发财胡同那里,情况就不太理想了,卫姑娘说好了借院子上课的人家,等她上完了这节课,请卫姑娘喝茶,也不肯收她今天的租金,客客气气的说了半天,其实意思很明显——以后还是换个院子租吧,外头风声传成这样,我们家还有没出嫁的姑娘那。
这一下,气氛又沉重下来了,卫大哥和卫姑娘走回奈子房胡同去找木头夫妇时,一时都不开口,走着走着,卫姑娘突然一脚踢飞了路边的雪块,对卫大郎道,“大哥,我真再不想过这样受冻受气的日子了——南边的农户,给孩子一天都能吃一个鸡蛋呢!咱们家呢?一家子辛辛苦苦,一天到头,一包熏肝儿恨不得分个月吃,连块皮蛋都要你让我、我让你!”
卫大郎听她这样说,也觉心酸,其实卫家的日子在胡同里真还算是过得不错的了,如今不挣钱的不过就是个小儿,但是,北方冬天物资实在是匮乏——就是老母鸡冬天都不下蛋,冬日北方的物价,如何能南方比呢?又要买柴火,又要买棉衣毛线,能吃个皮蛋,已经算是卫姑娘今年赚了一笔钱,若是往年,那连皮蛋都吃不起那!
“南边……咱们到了南边,再差能有现在差?”他也不知不觉仔细设想了起来,“我怎么说也是个木匠,算数也还不错,你又是个会来事的,就是爹娘,多少也能寻些扫地端碗的活计——”
买活 第463章 新兼职(中)
一头说,一头嗟叹,两个女娘贴着车壁听外头男人们说话,不知不觉也就到了买活军使馆这里,卫姑娘对此处是不陌生的,她多次前来这里,上课、做工,总之是和买活军的女娘结交。也就是前段时间自个儿忙,这才少来了——买活军使馆分了两个门,一个是平时进客人,举办仪式的礼门,虽然高轩巍峨,但除了之前开专场时,客人从这里进之外,平时使用的机会很少,一旁的胡同里还有一个小门,就连使团成员没事也都多从小门进出。
今日,这小门前也是十分热闹,光是驴车就有二十来辆,都列成队在胡同里排队候着,还好,买活军所在的这一片,本就较偏僻,多是高门大户的庄子,地方也大,这条胡同对过也是别人的府邸,只开了一个角门也常年锁着,否则,这些驴车要是排在卫姑娘家那条胡同里,非得把大家都堵得出不了门不可。
记住网址.x63.
“这是在做什么?超市又在上货了吗?玻璃已经修好了?”
木头大舅子此时已经把驴子指挥着排到了队伍末尾,看来这些驴车的来路原来在此,木头道,“应该都是来运煤的,这是第二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