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龙城(1766)
里面一层,是反热能探测布,外面一层,则是伪装布。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隔绝敌人的热能探查信号,而且从上空往下看,只要姚豆豆不动,很难铁塔上趴着一个人。
此时,姚豆豆冻得双手通红,他从手臂上的口袋里抽出一块巧克力,放在嘴里咀嚼,补充着身体的热量,同时扭头看向了下方。
空旷的街道上,隐约能看到巡逻人员,他们都是昨天晚上留下来的岗哨人员,为了防止在清空街道之后,再有外人进来。
姚豆豆收回目光,开始检查弹药。
在他身旁,摆放着一把军绿色的阻击枪。这把枪的型号是TAC-50,是加拿大生产的阻击步枪。
这把阻击枪,曾经创造过世界上最长的狙击记录,3540米,至今无人能打破。
光是枪上的消阴器,就有三十厘米长,非常夸张。
同时,他手边还放着一个非常精密的狙击手观测器,观测器正旋转着测验着四周的风阻,实时显示着数据。
……
与此同时,龙城占领区某街道上,几辆军车缓缓向前行驶。
袁彪坐在车中,扭头看着四周,目光有些阴霾。他想了想,低声冲旁边的人说道:“我让你拿的通讯器你拿了吗?”
身旁的青年停顿了一下,摇了摇头,趴在袁彪的耳边说道:“搜查的太严密了,出来的时候被搜了四遍,皮炎都被人抠了。我们所有使用的通讯器,也都是对方发放的,自己的根本就带不出来。”
袁彪沉思片刻,吩咐道:“这样,一会儿你前面下车。”
青年有些犹豫:“能行吗?到时候是会核查人数的。”
“现在没别的办法了,必须核查人数之前赶回来。”袁彪面色凝重地说道:“在此期间,想办法联系我给你的那个号码……告诉对方,我们任务区域换到了别的地方,让他统一下塔上的人。”
青年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很快,军车在前面停下,青年跳下车,扭头看了一下四周,转身消失在街道拐角处。
第1473章 演绎一场盛世之景
早上八点钟左右,福岗区汉唐路。
这里是访问团活动路线的中心,此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民众,足足有四五百人,穿着厚厚的冬装,顶着凌冽的寒风,站在街道两侧等待着。
整条街的路面,以及周边两侧的建筑内,全都被连夜清理了一遍,尽可能的减少一切因为战争而出现的痕迹。许多建筑门前,也都被插上了一区的军旗和区旗。
从外表看来,这里一副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模样,搞得像是个繁华的都市一样。
但实际上,如果用摄像机,瞄准一公里外的地方,就会看见那里有大量破败的大楼,以及战争留下来的废墟。
而其他街道上空无一人,同时堆满了从这边清理出去垃圾,搞得臭气熏天,破败异常,宛若末世来临一般。
两处场景,一远一近,显得非常割裂。
与此同时,孔正辉梳着大背头,带着维安会的一群人,正站在汉唐路的街道上,拿着大喇叭,冲着这些自己找来的民众们进行讲话:“等一会儿活动开始之后,你们不需要发言什么。到时候领导会选几个民众代表进行问话,你们跟着附和就可以了。大致的回答话术,我已经给你们写在了纸上,都给我按照上面的回答,不准自由发挥!同时,给我记住了,不要有太过激动的举动,面对记者的时候,必须面带微笑……”
在孔正辉说话的时候,后面的物资车开始挨家挨户发放各种食品,生活用品,以及简单的一些家具,放在录影机能看得见的地方,伪造出一片祥合的景象。
等所有事情都交代完之后,孔正辉拍了拍手,大声说道:“现在,大家排好队,配合警卫团的人,再接受一遍检查!所有人身上不能有一点硬物和危险物品!就算是打火机也不行!你们都是协会的老人了,今天都给我长点脸,别搞出差错来,咱们尽量扮演好难民的角色,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啦!”
下面的人纷纷回应。
此次参与这次访问团活动的民众,一共一千五百人,其中没有一个人是难民,全部都是孔正辉发展的叛逃人员,以及青衣局找来的大批量的内部演员。
在孔正辉交代完之后,民众们纷纷排队,接受着警卫团的检查。
与此同时,街道两侧,所有楼房上面的制高点,以及每一间房屋内部的细节,包括了犄角旮旯,甚至是通风管,下水道,都用探测器细细的拍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的问题。
在这次活动中,除了受访民众之外,只有汪司令自己的警卫团是与他一路随行的。其他所有管控区域的武装成员,不得随意去往其他区域,更不能向着访问活动的中心区域靠拢。
一旦靠拢,无论身份,立即视为叛逃份子,直接当场射杀!
这一项规则,已经在之前说的非常清楚了!
而汪司令自己警卫团的所有成员,最少都是在华人兵团服役过八年的老兵,而且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全部被调查清清楚楚,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此次活动,严谨的程度是空前的,尽可能的扼杀了一切危险因素,保证汪司令和外长的安全。
……
街道上,孔正辉看着井然有序的人群,低声冲着身旁的孔正奇说道:“你注意一下,人群前排那几个人。”
“哪几个?”孔正奇立刻看了过去。
“就是一会儿要接受访问的那几个人。”孔正辉伸手指了一下:“他们身上的衣服太新了,不真实。给他们换一身旧衣服,但是又不要太脏,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