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宠小夫郎(158)

作者:冰糖葫芦好甜 阅读记录

在者那些牙行也不是做慈善的,牙行买的人若不能及时被转手卖出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的。

里头的女子和哥儿,会被卖去窑子里接客。男子,则会被派去做苦力挣钱。做苦力分到的多是些又脏又累,可能还有危险的活计。

所以卖身进牙行的人,最大的指望便是能卖去富贵人家做家仆,即便不能进富贵人家,被普通百姓买去干活也去进窑子或者做苦力强。

被宁乘风买下,对于他们来说并非坏事。

第97章 家书与买奴

岳茗此前没想过要去买人回来, 但是宁乘风同他分析一顿后,他觉得有些道理,也就点头应下了。

他两回去后又跟两位弟弟商量了一下。

这宅子是宁乘风夫夫出钱租的, 买人也是他们花钱, 两位小哥儿哪里会意见。不过, 他们家前两年还穷得出不起饭,如今都要买仆人了, 云哥儿一时感慨万千。

虽决定了要买仆役, 也还得再等几日,确定旱灾是真的过去了再买。不然把人买回来,却供不起饭就尴尬了。而且叶丛姐弟还住在宁家的宅子里,现在买了人, 这宅子也住不开。

后头几日又下了两场雨,湘江城的百姓终于放了心, 路边的铺子也陆陆续续开了许多。

最近知府已经在想法子接纳城外的灾民了, 不过也没一下全放开,只允许找到谋生门路或者住处的灾民进城。为此,他颁布了一些法令,鼓励城内的商户去外头雇佣灾民。

除此之外,若那些灾民愿意去城外的村庄安定下来, 也有相应的政策帮助他们解决住所和耕地的问题。

湘江城的百姓缓过来后, 也积极地捐款捐物,让城外的灾民日子好过了许多。如今整个湘江府城上上下下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

前些日子宁乘风去寄信时被信差告知, 下头的许多村落都封村了,所以这些地方的信件, 他们已经不收了。

如今都下过三场雨了, 宁乘风估摸着宁家村那边的情况应该恢复过来了, 便重新写信,去驿站试了一下。果然,驿站的小吏又接收寄往宁家村那块儿的信件了。

这次不过六日,宁乘风便收到了回信。

宁成安在信里说家里一切都好,宁家村前几日也下雨了。这次旱灾,村民们虽然遭受了农作物上的损失,但至少大家都安然无恙的活下来了。村里人都很庆幸当初听宁乘风话的挖井挖河塘,这一举动让他们在此次旱灾中少受了许多罪。

还有宁乘风的肥田法子,让粮食增产了许多,这么严重的灾荒,村民们也没饿肚子。

宁乘风看到这里,心里十分高兴,还有些得意。自己穿越一趟,也算是实实在在地为父老乡亲们做了些实事儿了。

后头宁成安又说起他们家那些生意。

他说平菇断供的事儿已经解决了,除了宁乘风给的那些建议,他和他手下的人后头又想了个新法子——拿平菇酱菜和那些主顾们谈判。若是有主顾愿意不追究这次宁家毁约的事儿,便给他们平菇酱菜拿货的优先权,和最优惠的价格。

当然,宁乘风说的那些送礼道歉之类的,也一样没少。

总之平菇的事儿已经完美解决了,宁家不仅没怎么受到损失,还提前拿到了一批酱菜的订单。

宁乘风心里暗叹,他二哥还真是有些做生意的天赋,这次平菇的难关最后竟然被他如此巧妙地渡过了。

但药草生意情况就没这么好了,宁成安说药馆和医馆那些管事软硬不吃,最后是赔了一大笔银子,才解决了此事。

不过这也正常,平菇生意宁家在县城乃至府城都没什么竞争对手,那些主顾们想买平菇,几乎只能找宁家。

而且平菇酱菜在饭馆酒楼都很受欢迎,他们从前只能在村民手里买少量的平菇酱菜,如今既能拿到宁家平菇酱菜的有限购买权,自然是愿意退一步的。

更重要的是,旱灾发生后,许多食肆都关门了,他们拿到平菇也没处用。宁家平菇断供,其实对他们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他们自然好说话。

药草生意那边就不一样了。药草商多了去了,没有宁家的药草,那些药馆和医馆还可以去找别的药草商买药草,当然对宁家没那么有耐心。旱灾时百姓看病吃药的需求并不会减少,宁家这次断供,确实耽误了那些主顾赚钱,不怪人家不肯善罢甘休。

宁乘风在信里劝慰了他二哥几句,又仔细同他说了晚稻的事情。

如今夏收已然过去,晚稻播种的时间也耽搁了许久,不过即便晚了点儿,农户们也不会放弃种这一季的水稻。种了就算收成少点儿,也比不种颗粒无收的好呀!

宁乘风前几日收到了府学开学的通知,想来是没空回宁家村了。他只得把旱灾之后种植水稻的注意事项和田地的养护方法,在信里细细地列了下来,交给宁成安转达给村民们,为此他这封家书足足写了六页纸。

-

府学六月十号开学,宁乘风在开学前,同岳茗去了一趟牙行。

叶家姐弟二人前几日找岳茗提前支了叶兰的工钱,搬出宁家了。他们自己寻摸了一个小宅子租下了,虽然那屋子又小又旧,也没有院子,但好歹有了自己的容身之所,叶丛和叶兰都很满意。

如今旱灾过去了,他们觉得再在宁家久留,也有些不合适了。

这两人要搬走,宁乘风没有阻拦。叶兰一个女孩子,住在他们院子里其实有些不便,他们自己租个小宅子住,想必会自在许多。

他们一走,宁家也有屋子可以安置仆役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