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风记(248)
温离缄默了。
大风摇得枝叶作响,禁军忽然齐齐跪地,温离朝李桂儿背后俯身抱拳,李桂儿转身睹见一袭锦衣华服。景司忆站在御书房外的廊庑,李桂儿的一字一珠似天雷贯耳,催着步伐踱步而来。
李桂儿迎上皇帝平静的脸,骤然一惊,也仅是一瞬眼眸的诧异沉入深渊,被无望的眼神吞没,仿佛失去生气的死物,决然等死。
帝王不语,春日的鸟叫也销声匿迹,剩余砭骨的风悲凉地将枝叶吹响。良久,都未等到皇帝的雷霆震怒。
温润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静谧,“是朕无能,身为国君却如此的无能为力。”
李桂儿垂眼,专注地看着周向僵白的面容,心底是有所震撼,但想起自己的爹娘和眼前死去的爱人,仅仅一句话还远远不够。
帝王不知百姓苦,百姓不知帝王难。
景司忆面色平和,“既让朕知晓了,朕定会派御史巡查替你父母讨回公道,整治地方豪绅恶霸,肃清衙门风气,还你家乡一片清明。”
“迟了,都死了。”李桂儿漠视生死,再也没什么好惧怕的,他攥过周向的手,问:“陛下见过一望无际的麦田吗?奴婢已经好久不曾见过了,热风拂过像洒满夕阳的水面翻起了浪花,一层接着一层。”
“可如今啊,仅剩荒芜,野菜都不稀罕长在里头。”
“既然如此,杀了朕又能改变什么?”景司忆温声道:“朕死了,还有朕的弟弟,还有朕的皇叔,南晋的皇帝依然姓景。你目的不为家乡,告诉朕,你究竟为的什么?”
李桂儿攥紧失去温度的手,微仰头目光失色地对着皇帝须臾,说:“只要你死。”
温离心道,撒谎。
“看来鸽子上的纸条你是知情的,周向对你也并非只是利用,宫里还有多少你们的人,你若能将他们的身份一一透露,朕许你白银千两,放你出宫。”景司忆说:“你若应了便算将功补过,倘若执迷不悟,那便是你自讨苦吃。”说罢,抬步回御书房。
温离立定原地,看着李桂儿握住周向的手依依不舍,半蹲着小声劝道:“我看出你不喜这地方,心中阴影难以挥散,如今陛下有意放你自由,你何不借此机会摆脱。人的一辈子很长,你还未曾及冠,莫要将爹娘给予的命轻易舍弃他人。你仔细好生地想想,你这么做究竟为何?当真是要陛下的命,还是能够离开皇宫重新生活的机会。”
【作者有话说】
双更,除夕快乐。
◇ 第120章 风云莫测(三)
温离吩咐禁军押走李桂儿,处理掉周向的尸体。听车署回来的禁军禀报,想起李桂儿还没进食,又令人送些吃的进房。半晌过去了,按理说饿这么久该自觉吃点东西,李桂儿却一口不动,打算好要饿死自己似的。温离站在窗户外,对李桂儿的行为有所意料,寻死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种方式都适合。
温离立了少顷,还是推门进屋。
李桂儿知道窗户有人盯着,见到推门而入的人时也无意外,就呆愣地坐在床边,等着温离一步步走来。
桌上摆着冒热气的米粥,温离临桌坐下,向李桂儿挪了挪碗筷,说:“过来吃点吧,人只有一条命,何必糟蹋了自己。”
李桂儿看眼那碗粥,转眸道:“大人劝奴婢吃东西,是怕奴婢饿死再问不出细作的名单,你也非出于善意,何必装出良善模样。”
温离手肘搭在桌面,托着几分倦意的脸,微懒地说:“‘奴婢’听着自嘲,不喜欢大可改口自称‘你’,我这不比刑部、大理寺,没那么多规矩要讲,怎么好办事怎么来。不论是出于目的还是良善,供出名单于你于我都好,你是渴望离开这的,拿着钱财去何处都好,做点生意收养个义子也算传宗接代,何苦为了贼人失了性命。”
李桂儿偏过头,避过温离的视线,侧脸颊的泪痕很是突兀。他默了会,似乎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缓缓道:“大人说的是,可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出卖周向,换作大人也不会出卖自己的爱人对吗?”
温离眸子微眯了眯,和颜悦色说:“要分情况。周向已死,你不需要独自逞强和坚持,他停留在你漫长人生中的一个点,已经无法再陪着你或是给予你安慰,但你的生命还在继续,如果你们所求不同,何不抛下他给自己一次活下去的机会。毕竟,是他先弃你于不顾的。”
李桂儿用力地呼吸一口气,动摇地说:“大人说话真动听,牢狱里的刑罚我略有耳闻,大人为何不逼供,竟耐着性子和一个低贱的奴婢口舌周旋。”
温离像是愉悦地笑了声,眼尾上翘地看着人,道:“我不喜太重的味儿,血腥味也闻不得。何况现在外头正乱着,官府衙门自顾不暇,哪有精力处理案子,落到我手上自然是顺着我的心意办。”
他含笑说:“我不止说话动听,也是实打实地为你着想,我知道你对陛下撒谎了,你心底虽有恨,却并非真想取陛下性命。你既有意离开,我希望你走时安然无恙。”
李桂儿由着双多情的眼眸瞧得心悸,不敢再四目相迎,他瞥眼说:“我执意不说,大人还是会动刑。”
“会。”温离言简意赅。
“你希望我不要自讨苦吃。”
“是。”
李桂儿垂目犹豫片刻,声如细蚊道:“其实我,与向哥,是相互慰藉,非一路人。”
温离仅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李桂儿闻声有些错愕地抬眸,试问道:“您,都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