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摇风记(542)

作者: 情书先生 阅读记录

南边八月中旬常有雨水,豆子大小的“滴滴答答”打在马车顶上,孤华不争气地流下了两行泪来。

季杳披上蓑笠,抱着伞跑到囚车前,将伞塞进牢笼的间隙,“能打伞吗?”

“嗯,多谢。”梅鹤翎撑开伞,尽管头发和衣衫已经被打湿了大半。

这场雨来得骤然,劈头盖脸的气势眨眼的功夫人就如同落水的猫一般,哪哪都湿淋淋的。

“淋了雨,若是旧伤复发,将军定要与我说。”季杳关切地叮嘱,“觉得特别冷,或是头晕目眩也要告知我。”

“嗯。”梅鹤翎认真地点头。

禁军原地换上蓑衣,吴鸠环视一圈,下令继续出发。

季杳跨上马跟在队伍的最后面。

由于下着雨,厚重的云层笼罩着山野,傍晚山中就全黑了,他们今夜就暂时在一间破庙落脚。庙宇不大,腐朽的窗户大敞,风呼呼的往里灌,偶尔传来“吱呀”的响声。

禁军中得留哨兵在四面把守,吴鸠看了两眼囚车,念在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份上,他命禁军打开牢笼,让梅鹤翎先进庙里避雨。

季杳和谢长衣在庙门踌躇,吴鸠是百姓出生,性子大咧,不是个爱为难人的主,允了他们进庙。

“快进去,别染了风寒。”

季杳顾着马上的行李,有个包袱里全是药材,装在竹筒内,不能淋坏了。

谢长衣看她磨蹭就催她,“我来,你赶紧避雨去。”

“差不多了。”她揣起包袱牢牢护在怀中,跑几步躲进庙。

雨势猛,蓑笠的用处不大,里头的衣裳还是挨浸入蓑衣的雨水洇湿了。

谢长衣跟禁军借了火,扯了庙里的破布帘烧,然后叫着整理衣裙的季杳先烤一会的火再忙。

季杳过来坐下,挨近温暖的火堆,把包袱里的东西一一翻在地上检查。

“有竹筒防水,湿不到的。”

“还是看得仔细些好,湿个丁点还能借火烘干,别等彻底坏了才发现。”

谢长衣也不多言,“从前可不见你这么细心。”

他掂量清了这些药材的份量了。

季杳拧开一只竹筒,凑近鼻尖闻, “坏了。”

谢长衣伸脖子过来看,“怎么会坏了?”

“估计是前几日进了水,我没察觉。”她自责道,“前两日若早翻查或许还能拿火烤一烤。”

“就快进城了,可以再买。”

“嗯。”

谢长衣从季杳手里拿来坏掉的药草朝火里一倒,倒干净了就将竹筒扔回包袱。

禁军张罗着吃食,季杳煮了粥,加了调养的药材,做成药膳粥给角落里的梅鹤翎送过去。

“季姑娘的手艺真不错,闻着食欲大增,能不能让我也尝一口。”禁军中有人出声道。

其实若非碍于吴鸠,队伍早有人按捺不住了,天天有个漂亮的姑娘跟着,日日相见任谁会不动心。

季杳心里一慌,兵里多的是目不识丁的粗人,就是京城的禁军也不例外,脸上挂着一副地痞嘴脸。

“没,没有了……”

“没有就再煮呗。”

坐在最里边的吴鸠见状没说话,更是壮了这些人的胆了,伸臂就要把季杳抱腿上坐着。

“放肆!”谢长衣猛地一站,斥道,“她乃当今皇太后的侄女,动她试试!”

禁军蓦地滞住,吴鸠并未在他们内提起过这姑娘的身份,那妄图揩油的手一下收回。

“吴将军,这些就是你带的兵?”梅鹤翎挑着笑嘲讽,“军纪可以啊,破了城岂不是和山匪莽徒一样烧杀抢掠。”

吴鸠敛眸,一记凶狠的目光打在起头禁军的脸上,“回去领二十大板,扣三个月月俸!”

“是……是……”那人起身领罚,在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中怯怯地坐下。

季杳回到谢长衣身边落座,受了惊吓,两只手都凉了。

“别怕,杳杳。”谢长衣轻声安慰,“他们是不知你身份,现在知道了,不会再敢对你如何。太后还是有权力处死区区一个兵卒的,别怕。”

“嗯。”季杳仍心有余悸。

夜半三更,听浩荡的雨声,滂沱大雨没有变小的趋势。庙内的禁军几近睡去,剩余的也是强弩之末,谢长衣却保持着清醒,他环视一周,那吴鸠手撑着张破烂的木桌,闭着眼一动不动,他盯了良久才确定对方是睡熟了。

原本闭眼的季杳此时也缓缓睁眼,望着摇曳的火光。

始终不曾阖眼的梅鹤翎看着躺倒一片的禁军,一些猜测渐渐涌上脑海。他朝季杳和谢长衣的位置望去,便有了答案。

大雨倾盆,将周围的景物和声音完全覆盖,视野朦胧,几步外只有黑漆漆的雨幕,连树木的轮廓也难辨别清楚。放哨的禁军倦意袭来,张嘴正要打哈欠,一只手鬼魅般突然从身后伸来,将嘴捂住,下一瞬冰冷的利器划破了咽喉。

禁军来不及发出惨叫,如雨水打落的残叶,栽进了混着泥土的水洼。

季杳蹑手蹑脚跨过禁军的身躯,谢长衣则找到吴鸠的身上,探手去摸衣襟和腰带,小心翼翼摸索,终于找到两把钥匙。

梅鹤翎料到他们的目的,纹丝不动地等着谢长衣将钥匙拿来,怕动一下,手铐和脚镣便会摩擦出声。

季杳作了手势,告诉梅鹤翎一旦解开要立刻上马离开,担心这些人醒来会追来。

正这时,庙门传出细微的响动,尽管有雨声作掩护,梅鹤翎还是捕捉到了。他手腕一松立马要拿刀,结果门口跑进来一人,浑身滴着水,像是刚打水里上来的。

定睛一看,是岳舟。

上一篇: 太后难撩 下一篇: 温柔才是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