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说他不恋爱(177)+番外
这一轮投票的结果毋庸置疑,截止到晚上十点的时候,已经有超过3000人投票,票型几乎是对肖落的一边倒,某博上这个突然出现的投票网站,也成为了热门话题,对此的讨论数不胜数。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觉得这个投票是真的吧?难道投给谁另外一个人就死吗?而且一开始视频里的人,不会就是那个警察吧?】
【这种投票有什么好选的啊,那肯定选警察啊。难道还让那种人渣活下来继续祸害人吗?】
【我去,查了一下当年那个案子的新闻,那个老师有点子厉害啊,搞了个大事情……】
【等一下,这个瓜到底是什么?我看着这个热门话题竟然一点儿也看不懂……】
【那群学生竟然也真的会被洗脑,我服了,都到中学了还没有点脑子吗?】
【就没人关注那个警察为啥会被抓吗?为啥警方的官方号在装死啊,快出来辟谣啊……】
第107章
投票的时限是24小时,一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
说它长,是因为以信息时代的资讯传播速度,足够一个话题从出生到死亡,说它短,是因为它短到另警方来不及反应,甚至未必能够从茫茫人海里找到孙宏宇这个人。
谢柏群和各个刑侦支队的队长、市局局长坐在同一个会议室里,会议室的投影上是警方高层。
“所以是什么情况?”姚正青在视频对面问道。
谢柏群本应该站着,但这会儿还没有站着说完长篇大论的力气,扯过了会议室桌上的麦,语气镇定地说:
“肖落于三天前失踪,我们一直在找他。但没有线索,从视频里的外貌和服饰的比对来看,可以确定视频里被挟持的人正是肖落。
网站提供的关于孙宏宇和肖落的个人情报基本无误,可以肯定对方是了解案情经过的人,除去警方,还能够清楚地了解案情经过的,正是孙宏宇一案中的幕后煽动者,也就是那个人自称的Q先生。”
孙星空在共享屏幕上调出当年孙宏宇一案中的笔录记录,记录中提到,孙宏宇在煽动学生与校外人员实施犯罪之前,时常通过一个app与代号为Q的人进行联络沟通。
“也就是说这个网站和投票很大可能是真的?”姚正青头疼地问。
“是的。”谢柏群回答,“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这个投票以及投票带来的问题,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能在24小时之内找到人质和嫌疑人的所在地,营救人质,逮捕嫌疑人,结束这场闹剧。
同时从现在开始,让技术部门,看能不能将这个网站屏蔽,以及通过网站看能够找到对方的所在地,这个事儿孙星空应该更清楚。
以及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如果投票成立,意味着孙宏宇将会在24小时后被害,我们要找到孙宏宇,将他先保护起来。”
没有人提出异议。
谢柏群的思路很清晰,没有情绪,不带偏颇,是当下正确的决定。
姚正青一时间没有说话,其他人也没有说话,似乎隐隐地在把拍板的权利交给某位父亲。
谢华其实没有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和自己的儿子共事,这些年谢柏群自己天南海北地跑,已经变成了不用他们担心的好警察。
但是当父母的,又有哪个能真的不操心自己的孩子的呢。
特别是视频里青年人的脸色显而易见地差,就连说话为了让他们听到,都要扯过麦克风。
谢华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但他却必须做出抉择:“谢柏群同志,任命你作为这次营救行动的现场总指挥,有什么问题吗?”
“保证完成任务。”谢柏群看着自己父亲说。
五年前他面对肖落的不告而别无能为力,和自己的父亲面对面的时候,被质问说,他有什么资格过问肖落的去向。
五年后,他被委以重任,终于能够在某种意义上,抵达肖落所在的战场。
谢柏群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和清醒。
对于重案组的成员而言,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战斗,从这个网站出现开始,网络技术部门就忙得不可开交。
即便是孙星空这种自诩没有遇到过什么难题的黑客,一时间也陷入了窘境。
无法定位、无法屏蔽,难以破解,即便有破解的可能,要在24小时之内实现也是做不到的,孙星空的电脑上难得得没有无数个小分屏一心多用,而是把键盘敲出了打架一样的气势。
于此同时,基层的民警开始寻找孙宏宇的踪迹,他们一度担心过,孙宏宇是否也已经被挟制作为人质。
当时间过去10个小时,清晨的阳光开始均匀地铺洒在整座城市,过早的吆喝让氛围显得温馨祥和,并没有多少人的生活。
因为昨晚的那场投票而发生任何的改变。
然而截止至早上6点,投票人数超过8000人。除了几百票归给孙宏宇以外,其它的无一例外希望警察活下来。
网络上关注的重点千奇百怪,各种营销号的导向也四面开花。但对于谢柏群他们而言,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必须两全的局面。
谢柏群熬了一宿,把之前肖落的那段录像来来回回翻看了无数遍,几乎是一帧一帧地在看。
但拍摄的人似乎早已对此有所提防,为了防止在画面里透露信息,整个背景是一整面的铁皮墙的模样,没有窗,也没有其它的信息。
谢柏群把每一个肖落身上的细节都看得清楚。
男人干裂的嘴唇,灰败的脸色,以及裤子上在泼水之前就有的不明显的水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