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妹妹的日子(223)
许成泰看着走远的小侄女,不由想起林漠。
原本与三弟说,林漠擅机关术,可以提前让他进文思院,这也算是入仕的一条路子,且年少入仕发展更快。只是后来不知三弟与林漠怎么商议的,拒绝了他介绍的文思院门路,依然按部就班地去书院读书走科举路子。
他倒是知道林漠功课极好,只是觉着只要能入仕,没必要非得走科举,就像他大侄子当初完全可以靠着荫制入仕,同进士后非要再次科考中举才入了翰林。
他觉着自己不像大哥只有个闲职,自己可是有实职的五品官,因此当自家长子第一次堪堪挂住了同进士的尾,也要学着他大哥再等三年科考,被他强硬地否决。
国子学那边结业考试也可以入吏部,虽多是散官或职事官,但跟靠着门荫入仕也差不多,因此,他直接托了关系,让许蕴入千牛备身做职事官,再过一年半载便可过吏部迁授升官。
他大侄子当初也完全可以靠国子学考试或父亲当初六品的门荫入仕,但大侄子才识更好,过了科考。如今在翰林,加上大侄子手腕能力不俗,极得上官赏识,还曾被圣上亲口夸赞过,他这做叔父的都跟着面上有光。
想到家中子侄,不论嫡庶,有文有武,纵使庶出的儿侄有才情平庸者,但比起其他府邸上的公子或不求上进或游手好闲惹是生非,许成泰腰背更加挺直几分,侯府将来会更上一层。
只是,很快想到王氏今日竟然擅自给许雪定下的亲事,一腔官心就落了下来,大踏步朝二房走去。
这厢,许菡一路轻快进了松鹤院,才进了老夫人起居常坐的次间,就见她脸色似乎有些不虞,不由放缓了脚步,“祖母,我小厨房里新做了白糖糕,特意拿来跟祖母一起吃。”
“阿菡回来了?今日出去玩的高兴吗?”安阳侯老夫人见小孙女过来,松了松脸上神情。
“高兴,”许菡今日与许雪被许雯儿邀请了去她家做客,许雯儿前些天正式定亲,她们此番过去也有庆贺之意,“就是可惜阿雯日后要嫁到京城外,真是舍不得她。”
许雯儿自幼便有一门口头婚约,男方家长辈一直在江南叙职,过年后才调任到京城东边的商州,前些天正式下定。
想到小堂姐日后出嫁就不住在京城,虽然商州离京城也不算太远,可在这个车马都慢,出嫁女回娘家不易的时代,便是一城之隔都觉遥远。
“成亲后,相见多不易,趁着还没出阁,便常聚在一起玩玩吧。”
“就是说,觉着长大了以后就有许多不由已了,”许菡感慨一句,很快想到了高兴的事,“不过,今日在阿雯那,我听说金宝过些日子就能回来了,那家伙一出去就是一年多,现在都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了。”
自从马氏被儿子许同哄着住进了庄子里,许宝辉就被许同弄到跟前亲自带着教导,后来更是赶在马氏回过味来,在庄子上住的不耐烦要回来前,给许宝辉找了个稳靠的夫子,带着他去游学了。
许宝辉游学后,与许菡没有断了联系,两人时有通信,还从许宝辉那就断断续续收到了不少来自各地的风土小玩意儿,攒了一匣子了。
安阳侯老夫人自己个儿孙不少,对于许宝辉这个隔了几房的侄孙,若不是小孙女与他玩的好,这侄孙幼时虽骄横顽劣些,到底品行还行,不然就凭着他那个祖母马氏,安阳侯夫人都不待见。
所以,说许雯儿,安阳侯老夫人还能说上几句,但对许宝辉就没多大兴趣了。
见祖母没多大兴致,有心事一般,白糖糕也吃了两口便放下,许菡咽下口中的白糖糕,问道:“祖母,可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
安阳侯老夫人叹了口气,“开心,倒是该开心的,就是……你六姐姐亲事该是要定下了。”
这也没什么不好对小孙女说的,原本六孙女到了年纪该定亲了,可偏今日老二媳妇做的过了。
就算老二媳妇是六孙女嫡母,媒人提亲也得她出面应允,她这个做祖母的也不想多管闲事,可她迫不及待直接把人给截到二房去,急慌慌地就把亲事给应允了。
这若不是自己亲侄女,安阳侯老夫人做婆婆的,都得怀疑,这儿媳妇防备着她这个婆母,可她偏知道,不是这般。甚至,王氏将人截到二房,直接应下亲事,是想给六孙女这个庶出的添堵。
安阳侯老夫人心累地叹了口气。
本以为这两年,二孙媳妇也进了门,老二媳妇做了婆婆,有阿蕴和他媳妇看着劝着,老二媳妇不再跟早年一般针对三房两个孙女了,她也没再跟以前一般作弄些事来,人长进了。可谁知道,不防备地,这又弄出混事来。
一个做嫡母的便是想拿捏庶女婚事,你倒是做的隐蔽漂亮些,偏老二媳妇竟弄些上不得台面的粗劣手段,这是生怕旁人不知她容不下庶女。
看看这迫不及待地半路截了媒人,还一次就应下亲事,若是来提亲的人家差不离也就算了,顶多让人觉着这嫡母想赶紧把庶女嫁出去,可偏偏来提亲的是个寒门子。
这也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寒门子,第一次来提亲,底细不知,王氏就将许雪许了出去,应了提亲。
若只寒门子,是个有品级的小官也成,安阳侯老夫人就担心,那寒门子尚未授官,只是过了吏部试考,尚未授官,这时候来提亲,是存了攀附心理,利用亲事而非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