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彪悍红楼(150)
听过贾三娘的话,这里面的牵扯可就大了,甄家是想对穆家做什么,还是在打三姑娘的主意,才逼得她姨娘不得不自我了断。
三姨怜悯的看着穆三姑娘,叹道,“我是从我娘留下的信中知道内情的,你姨娘可有遗物留下?回去找找吧。”
黛玉看着甄家两个庶女,两个女孩都是十二三岁,相似程度堪比双胞胎,几乎是穆大人的女性翻版。
穆大人长相粗犷,身为男性算得上仪表堂堂,变装之后就稍显平庸了。
穆三姑娘其貌不扬,甄家应该不会打她的主意才对,看来他们要下手的目标还是穆家。
黛玉轻声问道,“穆太太,那位姨娘过世时,你们是在何地上任呢?”
穆太太不知黛玉为何会有此问,她脑子里一片空白,想不出当时被调到了哪里。
还是穆三姑娘记得清楚,弱弱的答道,“当时我们家正在浙江沿海驻守,父亲打倭寇时还受过伤。”
听到倭寇这个词,黛玉倒抽了口凉气,穆太太也惊到了,呛咳了好一阵才停下来。
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发愣,心中同时涌起一个想法,甄家和三皇子这是要翻天啊。
穆月辉来回看着母亲和好友,好奇问道,“你们在打什么哑谜?这件事跟我们家驻守在哪里有关系么?”
黛玉笑着摇头,“没,就是想不出异样,我们才发愣的。走吧,趁着日头足外面暖和,我们也到园子里逛逛,自打到了扬州城,我还没出门玩儿过呢。”
穆月辉不疑有它,打趣道,“你打到了扬州城也没闲着啊,把满城盐商都玩儿进去了,还说没玩过。”
黛玉傲娇的哼了声,“要不是他们上杆子找抽,我才懒得跟他们玩儿。”
穆太太嗔笑道,“下午开席时,城中跟甄家有交情的盐商家眷都会来,态度要温和知道吗?上位者对下要有风度。”
黛玉嗯嗯着点头受教,先扶穆太太上了软轿,黛玉和穆月辉牵手跟在旁边,后头三姨牵着穆三姑娘,姑母牵着穆二姑娘,狄家两个媳妇在一旁凑趣,热热闹闹的游园去了。
甄家的园子半山半水,亭台楼阁错落在山水之间,结合得浑然天成。
园中草木苁蓉,鸟语莺歌,碧波清澈,锦鲤徜徉,更添了几分灵秀别致。
圣上南巡时也曾在此园游览过,几处建筑上还有圣笔提的匾额。
因穆太太身体虚弱,上下软轿很耗费体力,有匾额的几处他们就远远避开,只选那些软轿可以顺畅通行的地方游玩。
中午时大部队从山上下来,到石舫上吃茶点,黛玉一行占据了山上风景最好的楼阁,边吃点心边远眺瘦西湖。
穆月辉见母亲精神尚可,跟三姨几人闲聊时笑容满面,很开心的样子,才放心跟黛玉凑到一起说体己话。
穆太太一场大病让她成长不少,很多心事跟家里人没法说,只好抓着好友当树洞。
黛玉知道她是压力太大想找人倾述,她说她就听着,能帮忙解决问题时才开口出主意。
他们在山上坐不多时,就有甄家下人来请,戏楼那边已经准备好,可以入席开戏了。
黛玉问戏楼在哪里,甄家下人就指给她看,同样是临着水面,甄家的戏楼比盐政府的规模还要大。
戏台建在水面上,正对面的听戏楼是阶梯形建筑,足有三层之高,两边配楼像燕翅一样伸展开,远远看去竟有些像悉尼歌剧院。
黛玉笑着点头,赞了句好气派,见甄家下人面露得色,心说要不怎么说不作不会死呢,甄家活该杀头流放,这种完全不留后路的作法,下场再惨也是他们应得的。
等她们慢悠悠来到戏楼,各家已经到了,连两边配楼都被盐商和家眷坐满。
主楼一层坐着各级官员,官太太们坐在二楼,官宦人家的姑娘则被安排在三楼。
三楼后头连着山,面积是最大的,不爱听戏的就到后面观景闲聊,还有擅长抚琴打双陆的丫头服侍着。
黛玉和穆家姐妹被迎上三楼,于大人家的姑娘正在主位上跟各家姑娘聊天,右手第二第三两个位置空置着,是给穆月辉和黛玉准备的,两个庶姑娘则安排在她们身后。
见两人拉着手走过来,于姑娘抿嘴一笑,“可算把你们等来了,这园子我看也就那样,你们怎么逛这么久?”
穆月辉笑道,“我娘身子刚大好,因此走得慢了些,劳烦大家久等了。”
于姑娘哼了声,又看向黛玉,笑道,“扬州城来了新妹妹,以后就更热闹了。只是我胆子小嘴又笨,妹妹可不要发脾气啊。”
黛玉笑道,“我可舍不得对美人发脾气,那些对人说我脾气不好的,他们应该自己反省才是。”
于姑娘没想到黛玉会如此回答,愣了下才大笑出声,“哎呀,我就说你怎么敢跟盐商对上呢,瞧这小嘴巧的哦,我都不好意思找你麻烦了,要是真把你惹恼了,我不就当不成美人了。”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
黛玉上辈子见的人多了, 有些心思单纯的只几句话就能大致掌握他们的性格。
像于姑娘这样的就属于性子急躁没心眼那款,被人当玱使还以为自己多威风。
黛玉淡淡扫过占据着左二左三两个位置的四个人,她们应该就是按察使卫大人家的四个姑娘了。
之前卫大人帮过她, 年前还让吴彧给按察使衙门送过肥羊, 没想到卫家姑娘会在这种场合公开挑衅, 难怪总听人说卫家人俱是狡诈不可深交之辈。
正式场合的坐位摆放很有讲究, 都是以一主多辅来排列, 主位彰显着落坐之人的身份等级, 通常都是嫡出或年长者坐主位, 其余坐在后面的辅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