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122)+番外

作者:星辉映川 阅读记录

李贤或许不知道,几十年后的开元年间有两位史学家注解了史记,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以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它们连同裴骃的《史记集解》被称为“史记家注”,在史学研究史上影响非常深远。

很多人看到《后汉书》,再看到朝堂之上珠帘之后的天后,纷纷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皇权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投资者。此消息传出,那些反对天后专权的人迅速聚集在太子身边。

李贤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与武媚娘相互争权夺势的道路上,而且越走越远。

李治这位拥有一票否决权的裁判,默默地为新手李贤增加筹码。宰相刘仁轨、戴至德、张文瓘、 郝处俊并兼太子宾客。②

李治的心思自然瞒不过武媚娘。帝后的感情掺杂了太多的利益和考量,两人深沉的关系因为太子李贤的缘故开始往表层浮动。

爱子去世,二子与自己打擂台,李治也站在太子一边。武媚娘最近颇为不顺,神情罕见地憔悴了不少。

“天后,你还好吗?”武婧儿担心地问道。

武婧儿收到太子病亡的消息后,立马派人快马加鞭请求返回京师。武婧儿现在已经属于朝廷官员,不能随意离开原地,只能得到召令允许后才能回来。

等她回来,连新太子的册封礼都结束了。

宫殿之内,只有武婧儿和武媚娘两人。武媚娘素喜阔朗,摆设以简洁大方为主,此刻宫女都出去了,竟然显得有些空旷起来。

“我无事。你在泉州市舶司干得不错。”武媚娘拿着一本奏章说道。

泉州市舶司建了一年多,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商人如云,货物堆积如山,来港口的有南海舶、西域舶、南蛮舶、昆仑舶、师子舶、婆罗门舶、波斯舶等等。③第一年的收入就赶上一个下州的赋税。

武婧儿想说一些安慰的话,但又觉得说不出口。丧子之痛不是言两语就能抚平的。

武婧儿听到武媚娘的称赞,回过神来道:“不是我一人的功劳,这是狄刺史何将军以及泉州上下军民同心共同努力的结果。”

武媚娘颔首,放下奏章,伸展下手臂,起身道:“好久没喝你泡的茶了。”

“我现在就为天后泡,如何?”武婧儿连忙道。

“好。”

两人来到茶室,侍女送来滚烫的山泉水。

“天后喝什么?”武婧儿将茶案上的茶叶打开,轻轻嗅了一下。

“嗯,龙井吧。”武媚娘答道。

武婧儿取出茶叶为武媚娘冲泡,两人一时都没有再说话。

第一泡。武婧儿斟满了两杯,一杯自己喝,一杯送到武媚娘手边。两人默默地品着茶,浮躁的心境慢慢变得平静下来。

直到第四泡,武媚娘才说话:“你去拜祭弘儿吗?”

武婧儿回道:“我一回来就先见你,准备等下过去。”

武媚娘点头,将杯子放下,道:“这样也好。我准备叫梦年回京述职。”

思念被猝不及防地点燃。

武婧儿听了猛地抬头,然后摇摇头道:“若为我们母子相见,这事就不必了。我和梦年经常通着书信,见信如面。而且国事最为重要,岂可因为一人之私,忘记了守卫国家的职责?”

武媚娘听了,沉吟半响,最后道:“也罢,如今他在外面也好。”

武媚娘一来是想让武婧儿和秦梦年母子团聚,二来是想将秦梦年调回朝廷。

听到武婧儿如此说,又想到如今朝中局势微妙,而且还没有打出秦梦年这张牌的时候,于是将念头放下。

武婧儿笑了一下,问道:“天后,还要试试其他的茶吗?”

武媚娘摇摇头道:“不必了。你觉得天后这个称呼怎么样?”

武婧儿朝武媚娘竖起大拇指,赞道:“威武霸气。起这个名字的人是天才。”

武媚娘闻言嘴角弯起,谦虚道:“一般般吧。”

武媚娘有个小爱好,那就是爱起名字以及给别人改姓。

武媚娘站起身,对武婧儿说道:“你去拜祭弘儿吧。太子妃……杨妙音如今改了武姓,以后是咱们的侄女了。”

武婧儿惊讶了下,随后道:“我知道了,以后会帮忙照顾她。”

“她用你照顾什么,就凭前太子妃的身份就没人敢怠慢她。我只是想让……弘儿走得安心罢了。”武媚娘道。

武婧儿辞别武媚娘,来到李弘停灵柩的地方。杨妙音一身缟素,宛如枯木,站在一边。

从天堂到地狱莫过于此。

杨妙音从炙手可热的太子妃变成了冷冷清清的前太子的未亡人。

太子无子嗣,杨妙音的地位就更尴尬了。

第54章 . 我的天后堂妹 杨妙音×新太子李贤

武婧儿拜祭完, 向杨妙音走去,低声道:“节哀。”

杨妙音闻言,眼珠子转动了下, 仿佛被惊回神的小鹿。她用帕子下意识地擦拭眼泪,才发现这些天, 她已经将泪水流尽了。

为李弘而哭, 为她自己而哭。

成亲这些年,杨妙音和李弘相敬如宾, 互相扶持,一路走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李弘温和体贴,文采出众, 对杨妙音尊重且信任,东宫之事也多和杨妙音共同商议。恐怕这世间再也难得这样的人了。

太子去后, 自己这个前太子妃前途黯淡, 怕是只能一辈子青灯古佛,化作枯骨方休。

李弘的离去仿佛一簇熊熊燃烧的烈火, 将她所有的希望、抱负和精力都烧成了灰烬, 只留下一具行尸走肉。

“姨娘也节哀, 过来坐坐喝杯茶吧。”杨妙音引着武婧儿往偏殿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