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163)+番外
简单概括起来,武婧儿主要管理的对象是宫女和寺人,涵盖宫中六尚和内侍省及其下辖的五局。
武婧儿翻阅宫中账册以及咨询女史后,心里有了底,开始思索起来宫中诸事的症结。
宫中现在是按照两位太子妃管理宫务时的旧例来运行的,而两位太子妃又是因循武媚娘当初为后管理宫务时的旧例。
时移俗易,一些旧例就不能用或者不适用了。两位太子妃在时还好,禀告她们后就可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便宜行事。
但房宜蕙随李贤圈禁,韦滢滢怀孕没有接手宫务。于是,宫中没了裁决的领头人,下面的人怕担责,只能生来硬拽往旧例上贴。
二则是宫中等级森严,有权者欺凌弱小,任务苦乐不均。三则是一些事情临期推诿,找不到负责人。
武婧儿想罢,叫人召来各宫局官长,一一认过,了解其执事内容。先安抚众人一切照以往行事,有不决、不公等事尽可来禀告。
武婧儿被临时托付管理宫廷事务,她也不想大刀阔斧地改革。她给自己定了一个方针,那就是坚持一团和气,让宫廷各宫局平稳高效地运转。
武婧儿没想到她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尚食局上报的太子妃份例用超一事。
王尚宫道:“太子妃有孕,口味殊异,临时多变,用度经常超过旧例。请殿下示下该如何处理?”
武婧儿问:“何时的旧例?你且说一下。”
上一个怀孕的太子妃还是废太子李承乾的妻子苏氏女。当年国家初建,提倡节俭,苏太子妃的份例并不多。到了李治一朝,武徽音和房宜蕙也没有改,还依太宗朝的旧例。
皇子、公主、太子的份例都上去了,但太子妃的份例依然还停留在前朝。
武婧儿没有自己决定多少份例,而是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王尚宫。
“王尚宫,你先参考太宗皇帝一朝的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的份例制度,确定一下太子妃的份例范围。然后参照本朝的皇帝、皇后、太子份例进行修改。三天后你给我太子妃新份例的方案。太子妃的待遇按顶格来拟定。”
“新份例未定期间门,太子妃怀有龙裔,以玉体为重,她的一应要求都要满足,超出份例外的部分先从我这里扣。”
武婧儿进宫处理宫务是有工资的,她的工资份例依照正一品的贵妃来。
王尚宫愣了一下,没想到竟然是这样条理清晰的回复,心中收起了轻视,恭敬地应下。
第二件事情是内侍省请示废太子李贤的待遇该如何规定。
武婧儿心中咋舌,这两个事情真是一个比一个猛,前一个说的是未来皇后的待遇,后一个是废太子的待遇。
这两个要是一个处理不好,自己就可能遗患无穷。
武婧儿道:“李贤虽被废为庶人,但父母之恩未绝,兄弟之情未断。参照承乾旧例,长安居大不易,物价比黔州要高,你们酌情增加。你们千万记住,勿要妨害天皇天后之慈惠,太子之友爱。三天后,你将方案交给我。”
内侍省长官内心犯难,面上拱手道:“是。”
宫中是跟红顶白,天下最势利的地方。有些人为了讨好新太子和天后,就对废太子落井下石,百般克扣,致使废太子的生活甚至出现了艰难度日的情况。
但武婧儿却没有这样做,一来是该死的同情心,二来是在小事上折辱废太子,反而有损天后和新太子的名声。
武婧儿提高废太子的待遇也不怕旁人的谗言。她和天后以及太子的关系很好,二人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她有异议。
处理完这两件事后,下面诸官禀告的事情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也有准备充足的人,开口将旧例如何、现在情形如何,如此等等一一道来,武婧儿闻言当场就把事情定了下来。
诸位长官散去,武婧儿伸伸懒腰,活动下手脚,然后带人去了东宫。
武婧儿认为还是要将太子妃份例和废太子待遇两事给李显汇报一下,说明原委。毕竟李显和太子妃现在也算是她的半个上司。
武婧儿来到东宫时,李显和韦滢滢都在。韦滢滢的母亲崔夫人和两个妹妹韦清清、韦湉湉今日也来到了东宫。
“姨娘,你来了。”李显出来迎接武婧儿,脸上露出开心的表情。成为太子后,他身上多了几分贵气。
武婧儿笑道:“嗯,显儿成了太子,以后不能叫你名字,要称一声太子殿下了。”
李显忙摆手道:“姨娘还是叫我显儿就好。”
武婧儿摇头道:“你现在身为储君,身份不同以往,礼不可废。太子妃身体如何了?”
“她孕吐得厉害,吃不下饭。如今在岳母和两位姨妹的陪伴下方好了一些。”李显道。
“我还未见过太子妃,今日正好拜见。”武婧儿说完,又打量了李显一眼,感叹:“如今一眨眼,太子就要为人父了。”
李显闻言,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道:“姨娘,嘿嘿。姨娘,表兄有孩子了吗?”
武婧儿笑道:“梦年寄信过来说三个月前月莲生产一女。这冷不丁地把我吓了一跳。”
秦梦年和苏月莲虽然都在吐谷浑,但两人手头各有事情,聚少离多。秦梦年要训练军队,经常带领军队在吐谷浑和吐蕃交界处练兵。
苏月莲则是主管榷场以及维护大唐和吐谷浑王室贵族的关系。在弘化公主的引荐下,苏月莲在吐谷浑的议事中,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
武婧儿都做好了两人无子的准备,没想到这两人今年竟然生了个女儿。孩子尚小,如今跟着母亲苏月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