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169)+番外
武婧儿闻言,幽幽道:“能不能别说了,我的自信心都被你打击没了。”
武媚娘闻言又大笑起来。笑完,她突然叹息了一声。
武婧儿满头雾水,不懂武媚娘又想到了怎么。此时,她在心中感慨起来,为什么武媚娘能够当上皇帝,这就是区别呀。
她的心思浅得武媚娘一眼能看出来,但武媚娘的心思你千万不要猜,猜来猜去肯定死活猜不出来。
“你为何叹息?”所以武婧儿直接发问。
武媚娘倚在麟德殿的二楼,眺望远方,似乎把武婧儿忘记了。
麟德殿是大明宫最气势恢宏的建筑,宫殿建在高台之上,分前、中、后三殿,中殿有两层,结构复杂,雄浑壮丽,是大唐举行大规模宴饮的地方,可容纳几千人。
“虽有圣人之言,但需要个人感悟,不知道太平能悟到什么层次。”武媚娘突然说。
“悟?”武婧儿有些迷糊。
武媚娘这话说的仿佛是修仙小说中的秘籍,有人拿到秘籍却看不懂,有人看了一遍就能练就无上武功。
玄之又玄。
武婧儿看着武媚娘的侧影,她浑身笼罩着一层金色的阳光,给人以说不出的感觉。
武媚娘转头瞥见武婧儿疑惑的表情,解释道:“历史总是重复的。”
武婧儿顺口接上:“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①
武媚娘重复了一句,眉头一挑,奇怪地看了眼武婧儿,断定道:“这不像从你嘴里说出的话。”
武婧儿:“……”
风起了。
“咱们回去吧。”武媚娘说道。
武婧儿看了看天,说道:“不知道会不会下雪,这几天都特别暖和。”
武媚娘不确定道:“应该会吧。若今年冬天不下雪,那恐怕明年的收成不会太好。”
武婧儿道:“一定会的。”
果不其然,这天晚上就刮起了大风。早上,武婧儿一觉醒来,看见玻璃窗户上一片白光,猛地坐起来。
她看成了日光,以为自己要迟到了,急匆匆地正要从床上下来,就被云川拉住。
“别急。侍女还没过来叫人,还不到时间呢。”云川安抚道。
武婧儿闻言一松,她这府中侍女仆妇众多,不能个个都起迟了。
“那外面……下雪了?”武婧儿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云川点头道:“嗯。昨晚大风呼啸,吹得窗棂咯咯作响。我起来去看,发现天空下了盐粒子,一股脑地被风吹进屋里。”
武婧儿忙道:“你可别门窗关死了,屋里烧着炭盆呢。”
云川笑道:“哪能呢。自从入冬以来,你就三令五申屋内烧炭盆,门窗一定要留些许空隙,我都记着呢。”
武婧儿郑重道:“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不仔细。”
两人正说着,武婧儿就听见外面侍女叫二人起床。
武婧儿换好衣服,打开窗户一看,只见外面银装素裹,院内有几个仆妇在扫雪。
大雪下了一夜,足足有半尺多深。
武婧儿欣喜异常,梳妆洗漱完毕,就往外走,前往皇宫。
天空仍然飘着碎玉琼雪,武婧儿刚出门就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冷冽暗香,想必是花园中的梅花开了。
雪景让武婧儿依依不舍,上了马车之后,她仍挑帘往外看。
朱雀大道上,有穿兵士模样衣服的人在清扫积雪。
路上的车辙一道压着一道,白色的积雪和泥土掺和在一起,变得灰蒙蒙的。不知道在武婧儿之前,这条大道上送走了多少马车。
云川见状心中好笑,不管多少年过去了,武婧儿依然对雪景十分感兴趣。
“你回去后到花园挑一支红梅折来,插到博古架上的那个美人耸肩瓶里。”武婧儿道。
云川笑道:“好。那晚饭咱们吃锅子,就备在花园中的八角亭中,一边吃饭,一边欣赏雪中红梅。”
武婧儿道:“噫,你这样弄就不怕烟火气熏着了美景。”
“不过,我喜欢,多片些嫩嫩的羊羔肉。”
第73章 . 我的天后堂妹 糊名誊录×三门甲等……
皇宫之中最忙的时候除了各种婚丧祭典外, 就数过年前后这近一个月,大宴接着小宴,宴请大臣和内命妇, 像日升日落似的此起彼伏。
武婧儿忙得几乎喝不上一口水, 过年前后都是住在绫绮殿内。最忙的时候,她还把因放假在宫里闲逛的太平公主抓了过来,一起分担宫务。
太平公主聪颖,年前跟着武婧儿学习处理宫务, 成绩斐然。武婧儿在她的协助下,虽然是第一次主持, 但竟然将年后的几场大宴办得妥妥帖帖, 没有出什么岔子。
过年的余韵散去, 武婧儿给年节里忙忙碌碌的宫女和寺人多发了两个月的月例。又见宫中诸人心神疲倦,在各处安排了轮值,让宫女和寺人们轮流休息。
她则趁机回了一趟家,休息了一天。
转眼间天气变暖, 宫中的垂柳抽芽, 百花盛开。
武婧儿昨日已把今日紧急的事情都处理完, 她今天有一件要紧的事情去做。
武婧儿要去掖庭局的学堂巡察宫女考试。去年, 武婧儿和武媚娘说过要选拔宫女后, 就向掖庭局言明考试的范围和考试的时间。
三月初十,正是宫女选拔考试的日子。
考试的科目一共有五门,书法、算术、律法、判例和策论。五门当中,只要三门及格就可以获得外出担任女官的资格。
武婧儿来到掖庭局, 只见学堂前面竖着一块大木牍,上书“肃静”两个大字,周围诸人皆屏息凝神, 不曾发出一丝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