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191)+番外
“秦舒,小名阿夙,你们的名字起得好。”在前世,经常有孩子的名字取自父母的姓氏。舒与苏同音,分明就是两家的姓氏合称嘛。
苏月莲接过宫女手中的茶递给武婧儿,脸上带着甜蜜的笑意道:“是郎君起的。”这两人的感情看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武婧儿说着突然想起了那位鲜卑慕容氏的小王孙,于是问苏月莲道:“我听说你还带来一位吐谷浑的小王孙。”
苏月莲听了,神色郑重起来,道:“小王孙是吐谷浑王的嫡长孙慕容宣超,今年十三岁。弘化公主听说我回长安,就拜托我带上小王孙。”
“她的意思是让小王孙先去国子学求学,待两三年后谋个宫中侍卫之职,然后再娶一名聪慧的宗室女,以便将来维系吐谷浑和朝廷的关系。”
武婧儿闻言沉思一下,道:“以小王孙的身份谋求这些不难,需要我引荐吗?”
苏月莲摇摇头,道:“小王孙身边跟有吐谷浑使者,他们已经向朝廷上书,只待诏令下来。弘化公主将小王孙托付给我,我离开后,还望母亲帮忙照看。”
说到最后一句时,苏月莲朝武婧儿眨眼睛,笑道:“我在吐谷浑就听说母亲受天皇天后宠信,你一进言比裴相还厉害呢。”
武婧儿摇头,叮嘱道:“别听人乱说。你们切不可持宠而娇,挥霍这份信任。就说那事不知多少人为它上书,不单单是我一人。”
苏月莲听了,道:“儿媳记住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武婧儿一拍额头道:“怎么忘了他?小王孙远道而来,我既然回来了,就应该去见见他。”
“我也去。”苏月莲紧跟着起身道。
在武婧儿的印象中,这位雪原走来的王子鲜卑王子会是一位长相帅气,眼睛之中带着雪豹的野性和雪水的纯真,身着异域风情服饰的胡人少年。
然而她一见,几乎分不清这是长安城的世家少年,还是吐谷浑的鲜卑王孙。少年头戴玉冠,身着红色右衽圆领袍子,腰间束着白玉带,温文尔雅,清秀俊美。
弘化公主传言是位秀外慧中的大美人,慕容氏又出美男子,慕容宣超的长相确实不俗,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身上那股书卷气息。
胡人着汉装,汉人着胡服。
“慕容宣超见过永丰公主殿下。”少年言辞清晰,神态谦恭,着实令人喜爱。
武婧儿忙道:“快快请起。”
说完,武婧儿又问了慕容宣超什么时候从家里启程、路上顺不顺利,习不习惯京师的气候等等,慕容宣超彬彬有礼地一一回过。
武婧儿又问:“你小小年纪来京师,家里可说住在哪里?若是没有,你就长住公主府。”
慕容宣超回道:“早年天皇赐给阿耶一套宅子,阿娘说让我以后就住在那里。宣超怕要辜负公主的好意了。”
武婧儿眉头微微一皱,道:“不妥。你家那套宅院多年不住人,一时半刻怕收拾不好,不能住进去。你呀,不如就先住在公主府,等收拾好了再搬进去也不迟。”
不等慕容宣超说话,武婧儿又转向苏月莲,对她道:“你和阿夙也别回府了,你娘也留下。公主府地方大,你们都在这里住下,咱们府上也一起热闹热闹。”
苏月莲闻言,点点头,劝慕容宣超道:“母亲慈爱,上仙你就不要推辞了,先留在这里住几天,等青海王在京师的宅子收拾好再搬过去也不迟。”
慕容宣超来之前,弘化公主已经叮嘱他,万事要听苏月莲的,于是行礼谢道:“上仙多谢公主殿下。”
武婧儿见状笑起来,吩咐人给他们安排了院子。
一会儿宫女过来回话说已经收拾好了,武婧儿就让他们先回院子休息,等晚宴时再过来。
武婧儿之所以苦留慕容宣超住下,是为儿子儿媳做打算。两人都在弘化公主和慕容诺曷钵的辖地驻守,如今二人的孙子来长安,武婧儿自然热情招待。
慕容宣超的祖母弘化公主和母亲金城县主,二人的家人虽然都在,但都是宗室疏属,论权势还真都不比不上武婧儿。
因此留慕容宣超在公主府住几日,也是向众人表明,这孩子受永丰公主庇佑。以后若是有人欺负他,就需要掂量掂量自己。
武婧儿备好晚宴,便邀请众人前来赴宴。虽无歌舞伎乐,但饭菜丰富可口,宾主尽欢。
晚上,本来自己提议要今晚和武婧儿抵足而眠的王迦陵,则是和自己女儿一起秉烛夜谈了。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武婧儿向云川吐槽,王迦陵这是有了女儿忘了朋友。云川只是笑着聆听,有时也跟着武婧儿附和几句。
两人的年纪都不小了,现在更多的是陪伴,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胡天胡地。
次日一早,武婧儿进皇宫当值。处理完公务,她向武媚娘汇报之时,顺道提起了慕容宣超的事情。
武媚娘脸上没有惊讶之色,气定神闲道:“我已经收到他的奏章,下午我和陛下就准备召见他和使者。他现在暂住你家也好。”
武婧儿想了想,又道:“弘化公主想要与皇室再续姻缘,不知娘娘你如何看?”
武媚娘:“择一宗女嫁他便是。几日后,我下令让宗室诸妃带适龄的女孩过来,你挑几个眉眼清正的先留在宫中以待观察。和亲的公主不能马虎。”
“好。”武婧儿应下后,又道:“我下午无事,能不能提前回去?”
武媚娘的一双凤眼看向武婧儿,她就迫不及待地说起阿夙如何可爱,如何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