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260)+番外

作者:星辉映川 阅读记录

“那你阿娘呢?”李旦坐在榻上,冲窦德妃点点头,目光看向了李成器。

李成器说道:“阿娘说,眼见着春天就要到了,要换春装。她就带着其他几位阿姨去库房找布匹裁剪新衣了。”

窦德妃赶忙将绣棚放下,道:“皇后慈爱,虽然隆基年纪尚幼需要我照看,但他睡着时,我总能抽出时间帮衬一二。我得先去看看。”

李旦摆手道:“皇后不通知你,自有她的道理。隆基还小,需要你照顾。”

李成器伸着白嫩嫩的小手去逗弟弟,听到这话抬起头说道:“阿娘说弟弟闹人,窦阿姨晚上睡不好觉,就没有叫窦阿姨你。”

李隆基仿佛听懂了李成器的话,皱着脸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吓了兄长一跳,自己反而咯咯笑起来。

“果然是个闹人的。”李成器小心翼翼地点了点李隆基的鼻子道。

李旦连上封奏章,自言无德无能,不能托负江山社稷,求太后收回成命,继续临朝称制。

朝臣中心存幻想的人不少,但实际付出行动的人几乎没有。能付出行动的人要么在徐敬业谋反案中被清洗了,要么深深地沉潜下来以待来日。

在李旦上书期间,就有人上书言先帝将天下托付给陛下,天下安逸,河清海晏,皆是陛下的功劳,因此请求陛下以江山为念,继续掌管朝政。

于是武媚娘顺理成章而又心安理得地继续临朝称制,并大赦天下。

太阳挂在清透澄澈的天空上,温暖的阳光暂时驱散了初春的寒冽。武婧儿和武媚娘坐在亭子里喝茶。

“陛下,你下棋会吓死人的。”武婧儿拈着手中的棋子,踌躇不已。但她明显说的不是棋盘上的棋。

武媚娘的棋风大开大合锋锐无匹,武婧儿早已无力回天。现在只是复盘。

武媚娘优哉游哉地捧着一杯茶,道:“犹豫不决只会坐失良机。此后再没有人有理由攻击我不还政了。”

早年刘仁轨活着的时候写信以吕后之事劝谏武媚娘,武媚娘托词先帝孝期未过,新帝不便执政。

如今不待有人拿这点攻击自己,武媚娘就先发制人,提出要还政。

“万一皇上接了呢?”武婧儿发问。

“不,他不会。”武媚娘坚定地说道:“我的儿子我了解,旦儿清醒而理智,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他是我的儿子。”

武婧儿闻言一顿,将手中的棋子落下,说了一句:“可喜他是陛下的儿子。”

若非李旦是武媚娘亲生儿子,在皇家的权势争夺中,他的命恐怕早就被武媚娘安排妥当了。

武媚娘听了,笑起来道:“我与先帝都算得上人豪,生出的孩子都不如我们二人。弘儿算不错的,可惜遗传他爹的病弱身子……”

武媚娘说到最后一句,叹息了一声,便没有再言语。

武婧儿也停了下来,眼睛盯着棋盘,仿佛上面开了一朵娇艳的牡丹花来。

“你怎么不说话了?”武媚娘抬头道。

武婧儿想了想,道:“我在想,他们李家娶了陛下,是他们家的福气。婶娘高寿,陛下又像婶娘。”

武媚娘听到这话笑起来道:“太平最像我。”

武婧儿听到太平,扶额道:“太平最近是沉溺在温柔乡中。温柔乡,英雄冢。”

武媚娘想到仅剩的二子一女,显儿莽撞,旦儿淡泊,太平娇纵,没一个像她既野心勃勃,又勤奋上进,不由得生出一种后继无人的怅惘。

先帝死得早,将身后事一股脑地托给她,自己则无牵无挂地走了。到了武媚娘她自己,一想到百年后,留下这群子孙对着那群豺狼虎豹,就不禁生出寂寥来。

武媚娘说道:“随她吧。”

武婧儿点头,将棋盘上的棋子收到棋盒里,道:“人家常说擅弈者善谋,果然如此。”

武媚娘站起来,午后的阳光十分明亮,照耀出空中的每一粒微尘。树木光秃秃的枝干在天空中舒展开来拥抱阳光,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新生而蓄力。

几丛迎春的枝条上甩出精致的花朵,就好像是春天提前寄往人间的信笺。

温暖的阳光同样将风捂热了,柔柔地,吹在人脸上,就像轻软的纱罗。

“起风了。”武媚娘说道。

武婧儿抬头看向辽阔无云的天空,再转头看向武媚娘,嘴角弯起,道:“也许该下雨了。”

武媚娘突然念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①

武婧儿倚靠在栏杆上,说道:“明天我有些事情,不来了。”

武媚娘奇道:“什么事情?”

武婧儿笑道:“建庙。”

“什么庙?你从来不信这些,怎么想起建庙了。”

“娲皇庙。”

武媚娘眉眼舒展,笑意盈盈看着她:“你一贯是想得远,看得远。”

“那陛下准不准假?”

武媚娘半开玩笑道:“按你的说法这应该是外勤吧,还需要给你外勤补助。”

说着武媚娘从头上拔下一只金步摇,递给武婧儿道:“就拿这个当外勤补助。”

武婧儿接过来,笑出声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次日,武婧儿和云川在洛阳城寻找合适的地方。

女娲抟土造人,人族之母,和伏羲并称为“二圣”,是道家体系中一位极为重要的神灵。

洛阳在前些年改成了神都,自从李治去后,武媚娘是没一点要回去的打算。洛阳这几年逐渐发展起来了,人也渐渐多了。

武媚娘和云川在城北选定地址,准备在此盖娲皇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