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263)+番外
出发之前,武媚娘还在乾元殿接待了他们, 和颜悦色而又满怀期待地勉励他们要为民请命,报效国家社稷。只要他们不负黎庶, 国家不会忘记他们, 她这位陛下也不会忘记他们。
这些官位低微的官吏亲耳听到陛下鼓励的话语, 亲眼看到陛下殷切的神情, 心中无比激动, 恨不能以死报之。
至于编纂农书, 武媚娘任用了武婧儿推荐的云川。这个叫云川的人, 武媚娘久仰其名,未见其人, 这次正好将人招到宫中审视一二。
云川送武婧儿到宫门不知有多少次, 但这是他第一次踏进宫门。云川忽然感到害怕, 在武婧儿和薛怀义的口中,陛下是一位无所不知让人仰望的存在。
但武婧儿是陛下的姐姐,薛怀义是陛下的情夫,二人都是陛下最亲密的人, 因此陛下展示给他们的是温和带有人性的一面。
陛下会怎么看待他呢?
是仅仅知道献媚求宠的面首?
还是贪图荣华富贵居心叵测的小人?
云川不知道。他习惯了站在武婧儿的身后,猛然间走到前台,身体和心理都有些不适应。这对他而言是一项挑战。
年纪越大,胆子越小。云川心中忍不住羡慕起薛怀义的一腔热情和勇往直前。薛怀义,他想做就去做了,根本不管其他,只想向陛下展露他的忠诚和价值。
这一路上的焦虑让云川分外煎熬,往日轻便的身子,此时变得有些沉重。
武婧儿微笑着握住云川的手,鼓励道:“不要紧张,早些年你曾和那些佃农一样光脚走在田间地头,查看庄稼和收成。再晚一些,咱们一起去岭南寻找良种推广农具。即便是现在,你还经常去庄园里探看庄稼。”
“你已经比很多人强了。”武婧儿凝视着云川略显苍白的脸认真地说道。
云川回握住武婧儿的手,深吸一口气,马车内的空气带着淡淡的甜香,心跳慢慢恢复了平常,道:“我好多了。”
武婧儿眉眼含笑地注视着他,道:“我知道。”
武婧儿和云川都要去贞观殿,所以两人同行。一路上有些有意无意的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二人的身上,特别是云川的身上。
进了皇宫,云川紧张的心情反而平缓了些,他对这些早已预料的目光置之不理,和武婧儿一起目不斜视地含笑走过去。
不过,两人进了贞观殿后,武媚娘将武婧儿打发出去,将云川留了下来。
殿内静悄悄的,云川感到武媚娘的目光在肆意地上下打量着自己,他的心扑通扑通跳得极快,就像打雷一般,额头冒出了冷汗。
“起来吧。”武媚娘平淡的声音在上面响起。
云川恭敬地起身,静静地等待武媚娘的发问,或者发难。
武媚娘打量完云川,这人身高和薛怀义相仿,均是魁伟之人,观其容貌可见年轻时的俊朗,年轻时估计和薛怀义很像。
气质温厚沉静,不是武媚娘想象中的巧媚逢迎。
这一点完全出乎了武媚娘的意料。
就是这个人让三姐姐专宠几十年?就是这个人让怀义与他称兄道弟?
武媚娘仔细一想,心中暗笑道,这一点好像是在意料之中。三姐姐武婧儿最讨厌浮华油腻之辈,若这云川巧媚逢迎,说不定早就被赶走了。
再说,薛怀义虽然出身市井,性情憨直,但也知道是非好坏。武承嗣兄弟对薛怀义低声下气地巴结,也没见薛怀义说他们什么好话,反而经常和她说起好兄弟云川的事情。
“小麦什么时候种植?什么时候出穗?什么时候灌浆?什么时候收割?”武媚娘例行发问。
云川愣了一下,来不及思考,就流利地说出答案。他不仅按地区说出小麦的节令,还简述一些小麦提高产量的方法。
武媚娘微微颔首,又继续问起其他农作物,云川均对答如流。
武媚娘脸上的表情逐渐舒展开来,眉眼之间带着笑,最后说道:“这样的有才之士,三姐姐竟然放在家中,简直是暴殄天物。”
云川听武媚娘提到武婧儿,言语平和舒缓了许多,心中稍稍放松一下,闻言答道:“是草民喜好清静,不关公主的事情。”
“嗯?”武媚娘话音中的笑意消失,平静地不辨喜怒,但又让人脊骨生寒:“那你现在不爱清静了?”
云川的精神刹时紧绷起来,顿了一下,想起了武婧儿曾经说过她和陛下之间的相处方式,于是实事求是道:“启禀陛下,草民最近看见薛师傅不惮辛劳为陛下尽忠。草民心中羞愧,也想着要替公主,要替陛下尽自己一份的绵薄之力。”
“承蒙公主不弃,将草民举荐给陛下。若陛下能给草民一个机会,草民一定尽心尽力,不负陛下和公主的期望。”
武媚娘听了云川的回答,小小的惊讶了下,没想到薛怀义竟然能影响到了云川,失笑:“哦,原来如此。我新成立一个部门叫司农司,暂有你担任司农郎中。若做得不好,你就爱你的清静去,谁来求情都不好使。”
云川忙谢恩:“微臣谨遵圣命。”武媚娘颔首让人退下。
云川刚出贞观殿,就被武婧儿拉到偏殿,问道:“如何?”
说着,她拿着帕子为云川擦去额头的汗水,道:“陛下有时有些恶趣味,没吓着你吧。”
云川见到武婧儿,这才将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小声说道:“陛下问了我些农事,我都回答出来了。承蒙陛下看重,赐予我司农郎中一职。”
武婧儿闻言,喜道:“郎中,从五品的官职,应该是隶属于尚书省。看起来,陛下应该对你很满意嘛。是我送你去尚书省,还是你自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