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319)+番外

作者:星辉映川 阅读记录

李裹儿朝李隆基做了个鬼脸,李隆基则冷哼一声。王迦陵让李隆基回到位置上,然后介绍起李裹儿:“她叫裹儿,庐陵王的幼女。这是裹儿第一次来宫中,大家鼓掌欢迎。”

王迦陵率先鼓起掌来,李裹儿神气地挺了挺小胸脯,然后看向李隆基。李隆基只好鼓起掌,但有气无力,仿佛饿了三天似的。

王迦陵让李裹儿坐下,又让众人介绍了自己。这殿内孩子的父母不是王就是公主,当然王与王也有区别。相王是亲王爵位,庐陵王是郡王爵位。

“你阿耶没有我阿耶爵位高。”李隆基趁着上课的间隙瞪了一眼李裹儿。

李裹儿不服道:“我阿耶当过皇帝。”

李隆基同样道:“我阿耶也当过皇帝。”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好像发现对方是谁了,相互哼了一声,扭开头。

“妹妹,妹妹,裹儿妹妹……”武崇烈拍着桌子冲李裹儿的后背叫道。

李裹儿回头,眉毛微微一皱,道:“你有什么事情?不要拍桌子,拍桌子的声音影响我学习。”

武崇烈嘿嘿一笑道:“我阿耶是梁王,你和我们一起玩,我护着你,阿瞒他就不敢欺负你。”

李隆基听到后,冲武崇烈比了小拇指,道:“手下败将。”

李裹儿拒绝道:“我要好好学习,当大将军,没时间和你玩。”被拒绝的武崇烈又骚扰身后的武延秀道:“六郎,嘿嘿,裹儿妹妹不想和你一起玩。”

“滚!”听得一清二楚的武延秀骂他。

除了李裹儿进学堂第一天和李隆基打了一场外,长宁重润四人均正常进学。

武媚娘在武婧儿的陪同下,先去大班和中班,一一问了这些人的学业。

“确实有几个可堪培养的人才。”武媚娘与武婧儿说道。

武婧儿笑着道:“玉不琢不成器。他们多学几年,成才的人会更多。”

武媚娘不置可否,这些在她看来只是中上之姿,远远达不到她的要求。但三姐姐有一点是对的,多读书确实能变得聪明。

小班在武媚娘看来就是可去可不去,一群五六岁的毛孩子吵吵闹闹,没什么可看的。只是来都来了,武媚娘和武婧儿顺路进了宫殿内。

就这一眼,武媚娘竟然发现了盲点,旦儿家的孩子脸上有几道抓出来的血痕,一个小娘子身上散发着红花药油的味道。这两人肯定打架了。

教突厥语的老师看见圣上来了,赶忙停下拜见,那些小郎君小娘子也像模像样地行礼。

“都起来吧。”武媚娘放缓了声音道:“今天学的是突厥语啊,你们都给我说说学了什么?”

李裹儿上前一步,行了一礼,用今天所学的突厥语和圣上打了一声招呼。没想到在自己的声音中还听到了另外一个声音,仿佛是两人不约而同出声似的。

李裹儿鼓起脸颊,转头一看,又是那什么阿瞒。李隆基也哼了一声。看起来,两人十分不对付。

武媚娘见状,对两个小孩起了兴致,心中一转便知道这个小娘子的名字,裹儿。显儿的幼女,出生在流放房州的路上。

武媚娘问李裹儿:“除了这些,裹儿,你还会了什么?”

李裹儿听到祖母叫出自己的名字,眼睛一亮,开心道:“我会的可多了,我会种地、种花、摘果子、编花篮、烧火,还会变魔术。”

武媚娘听到李裹儿说这些,噗嗤笑出声,这小孩子连曲辕犁高都没有,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会种地。

李隆基见李裹儿逗得圣上发笑,忙道:“我也会很多东西,会写字、背《千字文》、背诗、唱歌、吹笛子、打鼓,还会……还会骑马射箭。”

“骑马?”武媚娘见三头身的李隆基奇怪道。

李隆基迟疑了一下,最后说道:“是小马啦,果下马。”

李裹儿插嘴道:“我要是学了,我也会骑马。我将来要当大将军,肯定会骑马。”

“那你现在不会骑马。”李隆基抓住李裹儿言语中的漏洞。

听着两个小儿吵吵闹闹的话语,武婧儿忍不住笑起来,和知道武媚娘前来赶来的王迦陵站到一处,以目示意:“现在的生活多姿多彩吧。”

王迦陵瞪了一眼武婧儿,以前李隆基和武崇烈也爱打架,但频率是三天一次,现在李裹儿和李隆基都看对方不顺眼。

武婧儿想了想,前世李裹儿与驸马武延秀在宅内抵抗了好久,最后不敌被李隆基派来的人所杀。这两人说不定前世是仇人呢。

两个小儿勉强引起了武媚娘的兴趣,她又问了其他人几句,才离开学堂。“小时了了,大必未佳”的例子多的是,而且这两个小孩不怕自己,也可能是因为无知者无畏。

考较完小辈的学业,武媚娘和武婧儿回到贞观殿,正好碰到房如雪过来回报事情。

房如雪早在去年就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但是由于江南的捍海塘到了紧要关头,她上书申请延期到任,先修筑好捍海塘,才来京就职。房如雪不仅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

接到房如雪的请求后,武媚娘特意让她把那段海塘修筑好之后再回京。房如雪刚回来没几天,就接手了地官侍郎的事务。

前日,武媚娘是让她整理一下历年财政税收,然后预测下未来几年的收支,以便做决策。

现在朝廷收入增多,但开支也大。各种水利工程的修建让钱如淌水似的花出了,就这样后面还跟着一大批水利工程排着队要修,还有部分军队要养。

房如雪将奏章上去之后,顿了顿,说起了一件与她职位不相干的事情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