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大唐]我的皇帝堂妹(65)+番外

作者:星辉映川 阅读记录

历来,中央派去的官吏最快地融入边地的手段之一就是联姻。

比如高凉郡太守冯宝和俚人首领冼夫人。

再如裴行俭和库狄云珠。

库狄云珠在部落中算是个小公主,心生不快之后,但为了家庭和睦,避免给夫君带来麻烦,就躲了出去,找王夫人说话。

裴行俭和苏定方有师徒之谊,当年裴行俭反对立后被贬外任,苏定方又和武后的姐姐结了亲家。

苏定方有心缓和裴行俭和武后的关系,便写信给裴行俭试探一番,询问他对武后的态度可否改变。

裴行俭回信说,大意是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皇后是一国之母,为人臣子要尊重皇后,维护皇后的威严。

苏定方收到信后,心中笑了下。现在的皇后是当年的武昭仪,裴行俭说要尊重皇后,那岂不是等同于说尊重武昭仪?

苏定方就托夫人趁时机从后院夫人处先说和一下。于是,王夫人收到武婧儿的邀请后,立马带来库狄云珠,隐晦地向武婧儿身后的皇后示好。

武婧儿还没看出来时,千金公主这位长安通就看出了端倪。她引着库狄云珠说了一些裴行俭的事情,武婧儿这才明白。

不过她心中对于这件事倒是乐见其成,武媚娘能少一个敌人就少一个敌人,即使是中间派又何妨。

武婧儿通过牌桌看人,发现不仅千金公主和王夫人心思玲珑,就连新来的库狄云珠也不可小觑。

库狄云珠今年二十岁,人水灵灵的,就像高山之上融化的雪水,性格外向,擅长骑马射箭,天资聪颖,记忆尤好。

武婧儿一边出牌,一边道:“对三。云珠,官话说得好,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长安城长大的小娘子呢。”

库狄云珠瞧了眼自己的牌:“不要。我嫁给郎君之前官话说得磕磕绊绊,是郎君教我呢。郎君还教我读书习字,我正在读《周易》。”

千金公主:“对六。哦,你竟然读了《周易》厉害,了不起。”

王夫人道:“对九。公主,你没读过?”

千金公主嘿一声,先催促武婧儿出牌,然后回道:“我读了和没读差不多,启蒙读物倒是学得不差。后来,文德皇后去世,女官教得不上心,就略看看。”

“别急啊,对勾。我和千金差不多,我对《诗经》比较熟悉。王夫人呢?”

武婧儿当年也是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过他们家请来的夫子擅长《诗经》。

王夫人道:“不要,我这牌一张都没下去。《周易》《诗经》《礼仪》《春秋》跟着兄弟们读过一些。年轻时多读书好,现在老了,我就看不下去了。”

千金公主附和道:“对极,都自己当家做主,谁还耐烦看那些劳什子。”

武婧儿笑道:“你们别教坏人家小娘子。云珠,活到老学到老。不要,我就要出牌了。”

库狄云珠道:“对二,顺子。我家郎君也这么说呢,学无止境。”

千金公主:“云珠快跑了!快压住她。”

王夫人道:“一手烂牌,连不起来。裴都护说的对。”

武婧儿惋惜道:“哎,我刚才破开了,要不起。”

直到下午,四人才散去,又约着明天一起打牌解闷。

这一路上走走停停,车队仪仗绵延数百里,众人终于在腊月底到了泰山脚下。

第32章 . 我的皇后堂妹 松柏×封禅×谋夺后位

天色阴沉, 六宫命妇在武媚娘的带领下举行了祭祀地祇的彩排。

凛冽的寒风从四面八方袭来,众人无不拱肩缩背,冻得瑟瑟发抖。

武婧儿站在命妇们中间, 耳尖的她听到不时有人抱怨天气寒冷,想念高枕软卧。

武婧儿小幅度地跺了跺脚, 她们这些命妇跟着行礼, 大部分时候都是一动不动。山顶的冷气仿佛能把众人的血液冻住。

回首这两三月来, 封禅队伍所经之地,入冬庄稼被踩踏,树木被砍或当柴火或搭帐篷, 百姓穿上最好的衣裳被拉来歌功颂德, 武婧儿的情绪不禁有些低落。

泰山封禅就是一场帝王和公卿大臣的狂欢,但这给沿途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武婧儿顺着指引,犹如提线木偶般跪、起、拜。她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到了最前方的武媚娘身上。

李治是首献,但他身体不好,就只有武媚娘顶着寒风过来, 一丝不苟地走完全部的流程。

结束的那一刻, 六宫命妇们忙捶肩敲腿, 活动手脚。一旁待命的丫鬟仆妇纷纷送上汤婆子, 并为主人披上披风, 带上风帽,百般呵护。

唯有武媚娘与众不同, 皇后的品服繁杂但并不保暖, 她仿佛不怕冷般,笔直地站着,就像一棵独面暴风雪的青松。

鹤立鸡群。

武婧儿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这个词语, 她突然笑了。

这哪是鹤,分明是凤凰嘛。

由于随行之中有许多上了年纪的命妇,武媚娘得知这次彩排没出什么问题后,就立马解散队伍,让众人回去。

彩色的肩舆如同一只只飘然的蝴蝶,贴着石阶蜿蜒而下,给黄褐色的社首山勾勒出几笔生气。

武婧儿带着侍女,避让一边,让年纪大的命妇们先过。命妇们走得七七八八,山顶又恢复了肃穆。

武婧儿就要带人离开,就看见一个小宫女跑来,说皇后有请。武婧儿回头,瞧见武媚娘朝自己微笑。

武婧儿走过去,关心道:“娘娘,你冷不冷?”

武媚娘伸手出,握住武婧儿的手,然后松开,朝她得意地粲然一笑。

温热柔软的手带着微微的潮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