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夫妻赚钱养娃日常(138)+番外

作者: 庄生迷 阅读记录

“娘知道了,你们快去吧,别赶不上牛车了。”陈秋月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催促平平两人。

“二婶我走啦。”苗苗不舍得打完招呼就跟着平平走了。

两人一人一个包袱,坐在牛车上晃悠悠的往赵家村赶。

到村口的时候,两人下了牛车,步行往家里去。

路上的村人大老远看到两个穿着精致的半大孩子,还以为是谁家的亲戚,谁知走近一看竟是赵家的孙女和孙子。

“叔,婶。”苗苗和平平一路上碰到熟人就开口打招呼。

“这不是赵老大家的女儿,说是去镇上伺候她二婶去了,这是过年回来了。”

“就是苗丫头,这一身打扮我险些没认出来。”

第127章 对联

身后的窃窃私语苗苗听到了也只当不知道,脸上保持着腼腆的笑容一路打着招呼回到家里。

临近过年,赵母带着赵大嫂也在家里忙碌收拾,新年新气象,必须要打扫的干干净净。

看到回家的苗苗和平平,赵母放下手里的抹布快步过来接东西。

“可算回来了,你爹娘前些时候还念叨你呢。”赵母拿过包袱说道。

“苗苗回来啦。”赵大嫂也从屋里走了出来。

看到一身新衣的女儿亭亭玉立的站在院子里,再看看自己一身破布衣裳劳累的干活,心里有些不舒服,本来扬起来的笑脸也不自觉地垮了下来。

“娘,女儿回来了。”说着就要接过赵大嫂手里的扫把。

“别,你这一身跟镇上的小姐一般,可别弄脏你的衣裳了。”

赵大嫂觉得这是陈秋月的把戏,专门让自己女儿穿着这一身光鲜亮丽的衣裳回来,让人家好看看她这个二婶对自家子侄多好,趁机给自己传个好名声。

而自己这个女儿也是个蠢的,就这么招摇过市的回来了,现在只怕街坊邻居更加会拿自己和老二家的作对比,把自己踩到泥里看笑话。

“娘。”苗苗脸上的笑僵住,有些不明白自己娘亲这是怎么了,自己回来不是应该高兴吗,明明刚刚还是好好的,怎么转眼就变脸了。

“老大家的,你又发什么疯,孩子回来了你在这里阴阳怪气个什么。”赵母将包袱放进屋里刚出来就听到了赵大嫂的话。

看着站在原地一副手足无措的苗苗,生气的说道。

“苗丫头,走,跟奶奶回屋,别理你娘,你娘现在性子怪的很,她说的话别放在心上。”赵母拉过一脸委屈的苗苗回屋了。

平平一脸无语的看着面前发生的事情,觉得自家大娘脑袋和一般人就是不一样,不知道这是又想到哪里了,反正肯定跟自家有关。

平平是个小辈,自然不会多嘴,跟着赵母也一起回屋了,留赵大嫂一人站在院子里。

“偏心眼,我性子不好不都是你们逼的,老家伙就是看着老二家的越来越出息,处处看我不顺眼。”

赵大嫂一人被晾在原地,嘴里小声嘟囔道。

“来,这次回来看着比上次还长高了,也白了,越来越出挑了。”赵母将人来回屋里打量这孙女,一脸欣慰。

“都是托二叔二婶的福,二叔二婶待我好,在镇上吃得好也不累。”苗苗已经缓过来,知道自己娘亲的性子,只能自己安慰自己。

“那就好,这段时间在在家里好好过年,其他的不用管。”赵母笑着叮嘱道。

“恩,我知道了,奶奶。”苗苗乖巧的点头应道。

“奶奶,还有我呢,你只看到姐姐了,都忘了我这个乖孙了。”平平掀开帘子进来装委屈道。

“哈哈,奶怎么会忘了你呢,今天中午给你们做好吃的,想吃什么给我说。”赵母说着将平平也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赵大嫂听着屋内传来的阵阵笑声,恨恨的将手里的扫帚往地上一扔,气冲冲就回房了。

平平在家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饭就又回镇上了,他不放心他娘一个人在家。

往年年前这段时间都是平平一个人在家,今年陈秋月因为有孕,两人也算是坐了伴、

“今天无事,娘把红纸裁一下,你把家里的对联写了吧。”陈秋月整理东西的时候看到了红纸,就把平平叫到跟前问道。

“行啊娘,今天天气好,我去把桌子搬到外面,我在外面写。”平平还没有写过对联,跃跃欲试。

“好,你去准备准备。”平平得了陈秋月的肯定转身就去搬桌子和椅子。

等平平将东西安置好,陈秋月就拿着红纸出去了,两人先一起将红字裁好,接下来就是平平的主场了。

“娘,你做着看。”平平将陈秋月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自己走到桌子前站着。

用镇纸将纸张伸展,平平撩起袖摆开始磨墨,心里想着接下来要写的东西。

过了片刻,平平拿起一旁的毛笔沾取墨汁,挥笔而下。

陈秋月在一旁看着站在书桌前的平平,阳光洒在他莹白的脸上,没有平日里的嬉笑顽皮,眉眼间只剩肃然认真。

陈秋月看的一脸骄傲,这就是自己的儿子,恍然间陈秋月仿佛看见了成年之后的平平。

落下最后一笔,平平提起的心也落了下来,认真看了一遍自己的笔墨,发挥的不错,贴出去应该不会丢了家里的脸。

当然这是平平的自谦,这字已经比集市上那些摆摊的书生写的好多了。

“娘,儿子写好了,你来看。”平平放下毛笔邀请陈秋月近前来看。

“平平,你给娘念念写的什么?”陈秋月只识得一些简单的字。

“满门天赐平安福,举室人迎富贵春。”平平朗声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