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女主后,拯救偏执反派大佬(94)+番外
萧承冀没再说什么,抬手揉了揉颜谕的头发。
他行事作风强硬铁血,比不得她小女孩儿家柔软细腻的心思,这等收拢人心的手段,其实他平时不去做。
但颜谕考虑到了这些事情,萧承冀也不会否决。
府上幕僚今年得了别样的赏赐,这些赏赐不是万分贵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恰恰好能用得到的,足以看得出王爷平时是想着他们念着他们的,这些人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实际上心里都很舒坦。
谁说王爷不近人情的?这不是挺有人味儿的?
跟在萧承冀面前的这些人也看出来了,短短一年的功夫里,自家主子好像真起了夺嫡的心思。
以前那么多人百般暗示他,他都没有什么动作,甚至没有表现出什么意愿。
如今萧承冀终于起了声势,对郑家也有了一些动作,首先便是南边冻灾这回事儿。
萧承冀把薄峰派了出去,薄峰一直都是秦王党这边至关重要的棋子儿,等到了任上做事,肯定会有一番重大的动作。
郑家却在这个时候慌了神。
郑参大年初一的时候,便进宫去见了太后。
也不知道交谈了什么,听说郑太后的心情很不好。
郑太后把萧嘉善叫进了宫里。
她想给萧嘉善说一门婚事,让萧嘉善娶郑家的女孩儿为正妃。
郑家嫡系一脉其实没有适龄的女孩儿了,郑舒的女儿都是妾室生的,年龄相配的也不多。
倒是郑家二房有个女孩儿,二房不是嫡出,这个女孩儿却是嫡出,明年要及笄,大方乖巧听人话,郑参对这个孙女儿颇为疼爱,比对郑舒那些儿女还要疼爱。
萧嘉善一听是郑家的表妹,心情有些烦躁。
郑太后叹了口气:“善儿,哀家不晓得你先前对你外祖父说了什么,哀家只知道,你外祖父对你有些失望,你长大了,不能像小时候一样无礼。”
萧嘉善语气不平:“皇祖母怎么安排,孙儿照做就是了,反正孙儿是你们手中的提线木偶,婚事不由自己做主。”
一番话把郑太后气得不行:“你是哀家手中的提线木偶?你真是木偶就好了!当初让你娶温家女你不娶,现在还要操心这些!”
萧嘉善眸子暗了暗,什么都没有说。
但这桩事还是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
郑皇后只看得起大哥郑舒,看不起她那个庶出的二弟。
如今爹和姑姑要把二弟生的女儿嫁给萧嘉善为正妃,郑皇后如何愿意?
等这个女孩儿进了萧嘉善的门,肯定会对太后言听计从,不把自己这个婆婆放在眼里。
嗯……颜谕听说郑皇后和郑太后又闹了一场,后宫里很不太平。
霍旺从宫里得了消息之后,绘声绘色的讲给了颜谕听,就当是笑话来逗王妃开心。
这阵子颜谕总是大早上的就被叫去郑太后那里请安,现今那边起了不好的动静,霍旺想着颜谕听了肯定高兴。
颜谕帕子掩唇笑了笑。
说实话,在秦王府上,比五皇子府清净多了。
去了五皇子府,上头等同两个婆婆。
这俩婆婆看似关系和睦,且是一家的姑娘……实际上,再好的关系也会有丝丝缕缕的裂痕,总得在这两人之间站个队,站谁都各有利弊。
第87章 过年[17]
郑太后权势更重,真成了她阵营的人,相处起来让人更舒服些,没有郑皇后那么多的规矩。
可是,郑太后已经老了,肯定不能长久的庇护下去。
郑皇后真能熬到头的话,也是会成太后的。
所以,真嫁给了五皇子,不用管五皇子怎么样,只是处理太后和皇后之间的关系,就让人觉着焦头烂额。
宫里那边乱起来也好,太后一旦将时间耗在五皇子和皇后的事情上,就没有什么精力再盯着秦王府。
恰好府上太后安插的那三个人还没有解决,颜谕想趁这段时间把他们给解决了。
留着这几个碍眼的人在,指不定哪天就给她闹出大事来。
这些天过年应酬多,院子里的风气比之前散漫了许多,只要颜谕不在家,总有一些人聚集起来偷偷的赌博喝酒。
大过年的,颜谕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找他们的麻烦。
接着锦秋偷偷告诉颜谕,有两个院子里伺候的小丫头收了杏花送的碧玉簪子,俩外门的侍卫收了太监的五十两银子。
收簪子那俩丫头,这几天鬼鬼祟祟总不安分,一双眼睛骨碌碌的转。
颜谕点了点头,今儿早早的回来,恰好有空,她便出去转了转,正正好就见到了太后赏赐那俩太监。
这两人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太监在宫里能混到太后入眼的地步,基本上都是人精。
荷花与杏花都长得一副娇俏好模样,这两人也是干干净净的,瞧着聪明伶俐。
颜谕随手指了指他俩,让他们过来,问了问他们的名字。
俩人忙点头哈腰的过来,眉眼更透伶俐瘦小些的叫全听,另一个脸圆憨直的叫全福。
颜谕对全听抬了抬下巴:“去藏锋台那边传个话,让他们把昨天拿去的彩蓝玻璃杯拿来。”
全听一听王妃吩咐的差事,赶紧磕了个头过去了。
全福依旧弓着身子在旁边,王妃没说让他走,他也不敢走。
颜谕漫不经心的道:“你什么时候进的宫里?今年多大了?”
“回王妃,奴才十五岁进宫,在宫里待了九年,今年二十四了。”
“这么晚进来?老家哪里?”
全福道:“老家在归德,逃荒进了京,一家子都因饥荒没了,奴才福大命大进了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