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摆烂后漂亮万人嫌成了团宠(9)

作者: 夏川行舟 阅读记录

身穿五品文官朝服的人道:“哪有那么容易,中书大人正在休息,我怎敢打扰。”

起先出声的人流露出一丝失望,却听对方话锋一转:“不过,海德倒是跟我说了,裴中书替圣上拟的旨,临时充一次磨刀石罢了,不必惊吓。”

海德是裴中书身边的老人,说的话十分可信。

得到这话,提问的人才松了口气,道:“如此便好,镇南王世子作磨刀石……但愿太子那厢无事罢。”

……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剿匪当日,元澈领着宫中借调的两百虎贲军,雄赳赳气昂昂从内城出发,一路直奔城郊而去。

少有的摸到了马,元澈自然不放过这大好机会,撒欢似的狂奔十几里,才想起看舆图。

比起现代工整分明的地图,舆图总归要抽象些,他费劲地琢磨半晌,勉强从中辨认出了东西南北。

【宿主确定这边是东?】

元澈猜测道:“应该是吧?你看,这里是刚出城时路过的树林和小河,这里是上坡,我们从东极门出来的……嗯,不会有错!”

说到最后,他俨然已经说服了自己,卷起舆图,充满信心地抬手指了一个方向,命令道:“往此方向进军十里,准备与昭勇将军汇合。”

虎贲军们本就被派来听他的指挥,令行禁止,当下毫不犹豫地跟在他马匹后头前进。

直到日头从三竿变成了西斜。

看着全然陌生的密林小道,元澈眨了眨眼,茫然道:“这是给我干哪儿来了?”

就算望山跑死马,十里路也没有那么远吧。

戚辰呢?他的两千精兵呢?怎么全然不见踪影?

心大如元澈,这时也察觉了一丝不对,回看两百虎贲军,皆已人困马乏,为首将领欲言又止。

难道、莫非……小世子隐隐有些汗流浃背。

跑了一天,跑错路了?

……

自从圣旨命戚辰作统帅,元澈作监军一同剿匪起,戚辰的心情就没明朗过。

元澈何许人也?

镇南王备受娇惯的独子,京城皆知的纨绔子弟,贪花好色、浅薄柔弱,半点没继承其父虎将之风,反而因为相貌频频纠缠于他,还同时招惹了太子殿下和王爷。

也不知圣上怎么想的,定要他为这般不知人间疾苦的小世子当打手。

埋怨归埋怨,剿匪当日,戚辰还是早早带一支轻骑从京郊野营出发,不等正午便赶到了匪窝驻扎的山下。

怕打草惊蛇,他领着兵马退了半里。远远观望了许久,斥候来回几趟,连匪窝有几个当家都搞清楚了,官道上还没有来人的迹象。

戚辰蹙眉问道:“可有看见镇南王世子的行迹?”

斥候答:“无。”

他想到什么,棱角分明的俊脸黑如锅底,冷着脸吩咐属官:“去镇南王府请世子过来。”

这等纨绔,只怕昨夜在哪里眠花宿柳,把剿匪之事给忘了。

第006章 夜袭

眼看天要黑了,元澈摸摸肚子,饿得不行。

路上虽吃了点干粮,但这么大半天早就不顶用了,他解下水囊晃了晃,里面空空如也。

元澈支起耳朵,似乎隐约听见了山间不知名动物的叫声,不由得咽了咽唾沫,想起野外并不安全。早过了惊蛰,不说熊、老虎那样的猛兽,就算遇到蛇虫也够喝一壶。

“先原地休息一会儿吧。”

他让长随传令下去,虎贲军们松了口气,在地上坐下,各自啃起了干粮。

荒山野岭的,多半得在外面过夜,要找个安全点的地方。

元澈手指搭在眉骨,环视了一圈附近群山,忽见有两座山间冒出了炊烟。

暮色四合,白烟袅袅升起,隐没在渐深的浮云里。

莫非住了人家?

他掏出剩下的干粮啃了两口,越啃越怀念汤饼和梗米饭,拍掉手中的干粮末,就着衣摆擦了擦手,转头对虎贲军将领道:“你点几个人,随我去前面看看。”

假如山上真住了人家,他们就不用再荒野求生了。

将领很快拨了几个人,亲自陪元澈接近了他看中的山。

“你看,那里是不是有炊烟?”元澈指着山腰道。

将领眯着眼睛观察了一下,点点头:“应当有人家,末将前去问个路,世子殿下稍待。”

他带了两名下属,策马往山中而去。元澈等了一会儿,百无聊赖地扯着草抽来抽去,忽然看到不远处似有人影。

他好奇地拨开浓密树枝,往外望去。

半里外,几个农人打扮的人不知在窃窃私语什么,忽见一名唇红齿白的俊俏小公子从密林里钻了出来,下意识停下了交谈,面面相觑。

小公子也不怕生,主动走了过来,打招呼道:“几位老伯,附近可有人家?我赶路不及,想投宿一晚。”

几个农人都是三四十岁的模样,扛着农具,衣衫齐整,听到他的话,却纷纷面露难色。

“这……”中间的一人回答:“我等陋室敝屋,恐不便留宿。”

遭到了拒绝,少年郎显然懵了一下,旋即摸摸身上,摸出一个荷包,从里面取了几块碎银,抱歉道:“是我失礼了,几位老伯看看这些可够?我与侍从院中住一夜便可,不必进屋。”

农人眼睛都黏上面了,正要答应,被同伴碰了一下,连忙回过神来道:“虽是如此……但老农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儿子方成婚也没分家,实是不便。”

元澈看向其他几人,其他人也纷纷用各种理由回绝了投宿请求。

怕他再提出请求,农人们忙不迭地离开,差点连农具都忘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