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春宵(141)
苏清妤在闺房坐着,今日来给她添妆的世家小姐和夫人也不少。这一上午,她脸都要笑僵了。
晌午的时候,屋子里没了外人,林家老夫人才带着儿媳走了进来。
苏清妤起身相迎,“外祖母,舅母,你们累了吧?快坐下歇歇。”
林老夫人在床边坐下,林家两位夫人坐在床边的锦杌上陪着。
“清妤啊,紧张么?”林老夫人慈爱地问道。
苏清妤摇了摇头,“不紧张,就是……有点舍不得我娘。”
她这一出嫁,她娘在府里连个依靠都没了。她舍不得把她娘留在这冷冰冰的侯府。
林老夫人用力握着苏清妤的手,安慰道:“等你成完亲,我亲自料理你娘的事。你就安心出嫁,这时候别想这些。”
“沈家老夫人不是个刻薄的婆婆,沈阁老虽说位高权重,但看着也不像不讲理的人。只要你伺候好夫君,善待婆婆,这日子也不会差。”
苏清妤忍不住想起前世,她和沈昭的婚事定的突然。当时正是寒冬,外祖母并没来。后来母亲去世,外祖母趴在棺椁上痛哭,遗憾没能见到女儿最后一面。
想到此,苏清妤忽然红了眼眶。怕外祖母担心,又仰头眨巴了两下眼睛。
晚上林氏招待完提早来的宾客,也来了碧水阁,直接就在这休息了。
母女俩依偎在一起,说了半宿的体己话。后来说什么,苏清妤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母亲的手一直轻轻拍着她的脊背,她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等她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林氏已经出去忙了。
今日苏清妤的嫁妆,要送去沈家西院。京城看热闹的百姓,也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十里红妆。
第125章 成亲
苏家给苏清妤备了六十四抬嫁妆,里面包括苏家公中出的,还有林氏另外预备的。
之前沈家第一次下聘的六十四抬聘礼,被沈之修送给了苏清妤做添妆。
后来沈之修送来的六十抬聘礼,林氏只留下六抬讨彩头的,剩下的五十四抬都返回去,算苏清妤的私产。
这也是京城大户人家的规矩,都怕落得个卖女儿的名声,所以聘礼都是给女儿带回婆家。
昨日林家又送来了六十抬的添妆,苏清妤等于有二百四十二抬嫁妆。
送嫁妆要热热闹闹敲锣打鼓的送,有些嫁妆少的人家,为了看着好看,每两抬中间都要留出好大的空隙。
苏家送嫁妆则不同,就差人挤人,嫁妆挨嫁妆了。
饶是这样,第一抬嫁妆进了沈家的时候,最后一抬嫁妆还没出苏家。
珍珠满脸笑意地走进碧水阁,跟苏清妤学着外面的热闹景象。
“小姐,看热闹的人都说,从没见过这么多嫁妆呢。”
苏清妤却想起过府后,要归置这些,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晌午的时候,苏顺慈乐颠颠地走了进来,“大姐姐,我要送你一件首饰做添妆,你别嫌弃。”
说到这,苏顺慈罕见地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
苏清妤失笑不已,拉过苏顺慈搂住她的肩膀,“你要送我什么?你送什么我都喜欢,不嫌弃。”
苏顺慈从怀里小心翼翼掏出了一个长条的沉香木盒子。
打开之后,里面是一根簪子。准确的说,是一根木簪。
木料是上好的金丝楠木,簪子一头雕的梅花样子。
“这是你自己做的?”苏清妤惊喜不已。
四妹妹什么时候有这手艺了?
她认识的人里面,也只有三表哥会雕木头。
苏顺慈点了点头,“是三表哥教我的,我自己做了一个月。后来我做完,他说我做的太丑了,又帮我修了修。”
说到这,苏顺慈紧张地低垂着头,把两只手绞在一起。
她总觉得这句话说出来,就显得她特别笨。但是她又不能埋没了三表哥的功劳,她不能昧着良心说是她自己做的。
对这个妹妹,苏清妤是当亲妹妹看的。她笑着捧住苏顺慈的脸,亲了一下。
“姐姐怎么会嫌弃呢,我让翡翠收好,留着成婚之后戴。”
苏顺慈听说她要戴这簪子,忙说道:“那大姐姐只在自己屋子里戴,可别戴去外面。”
她怕丢人,更怕苏清妤因为这簪子丢人。
不止苏清妤,一屋子丫鬟也笑得前仰后合。
出嫁前莫名的愁绪,就这么被苏顺慈冲淡了。
次日天还没亮透,苏清妤就被珍珠叫醒了。
“小姐,该起来梳头更衣了。夫人和三夫人都来了,正等您呢。”
今日给苏清妤梳头的娘家全福人是三夫人海氏。按理说,海氏虽然儿女双全,但是苏家老侯爷去了,也算不上全福人。但林氏力排众议,坚持让海氏来,就因为海氏夫妻和睦。
海氏穿了件绛红色福禄双全长身褙子,头戴赤金宝石簪子,端庄华贵。
不多时,苏老夫人,林家老夫人,还有两位舅母也来了。
苏清妤梳洗过之后,换上嫁衣,坐在了梳妆台前。
海氏拿着牛角梳子,先是说了几句吉祥话,然后才开始给她梳头。
梳好头,海氏又亲手给她化妆描眉。
“京城之前成亲的妆容都太艳了,我看苏州那边的妆容就很好,更清丽些。”
“咱们家大小姐样貌本就冷艳出挑,若是画的太过秾丽,就失了本来的气韵了。”
海氏画的认真,半个时辰之后,才满意地放下手里的胭脂。又离远看了看,点头道:“这样就很好。”
苏清妤看着铜镜里的人影,对海氏的手艺很满意。
此时苏承邺和苏承荀两兄弟,带着林家的两位舅老爷,正在前院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