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锁春宵(181)

作者: 香蕉披萨 阅读记录

苏清妤坐在一边,开口道:“我倒是能给四妹妹作证,当时我就在门外。四妹妹说的都是真的,也是我亲眼所见。”

“对了,不光是我,当时门外还有不少看热闹的百姓。要不要我发个悬赏的告示,估么不少人愿意来作证。”

苏香菱和苏宜慧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苏清妤竟然就在门外。

别人作证没说服力,但是苏清妤的话,在苏家却有几分分量。

老夫人听苏清妤说完,又扫了眼边上心虚的两人。

怒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苏香菱吓得缩了缩脖子,“就算是我不小心弄坏了锦缎,她也不该打我。她一个妾室生的庶女,凭什么打我?”

苏清妤冷眼看向苏香菱,“二妹妹之前一直在黔州,是不是不大了解京城的事。”

“那我再跟你说说,忠义侯府宋家是开国功勋,满门忠烈。历代宋家子嗣,战死沙场者数不胜数。”

“如今的忠义侯,还是先皇后的嫡亲哥哥。忠义侯膝下六个儿子,只得了这一个女儿。”

“不管二妹妹是有意还是无意,总归是你弄坏了古香缎。咱们家总得有个姿态,才能对宋大小姐有个交代。”

苏香菱心里不服,尤其是那个老道算出她是凤凰命格后,她便看谁都带着高高在上的姿态。

回京之后,听说苏清妤嫁了沈阁老,祖母言语间也透着骄傲。她心里便更不忿了,此时再听苏清妤这番话,便想回怼两句。

“大姐姐嫁了沈阁老就开始嚣张跋扈了?”

又低声嘟囔句,“那么大年纪还没娶亲,怕不是有什么毛病吧?”

苏清妤眉头都没皱一下,站起身走到苏香菱身前,啪啪两巴掌直接打了上去。

本就肿着的脸,直接被打出了一个大红的手印。

“二妹妹,这是京城。你是嫌我们苏家日子太好过了,非要给家里招个祸么?”

苏清妤又看向老夫人,“祖母,刚刚这番话若是传到沈家……”

老夫人闻言也厉声呵斥苏香菱,“你大姐姐说的对,往后说话多过过脑子。这是京城,不是黔州黎平府。”

老夫人心想,这丫头到底是在小地方长大,见识和眼界都要差些。又琢磨,这样的真能母仪天下么?

苏香菱没想到又挨了两巴掌不说,还被训斥了一顿。

她委屈巴巴地看向何氏,“娘,你给我做主。”

何氏这人惯会见风使舵,看了眼老夫人的脸色,就知道苏香菱刚刚的话,也犯了老夫人的忌讳。

再加上她本就有求于苏清妤和沈之修,便压着怒意对苏香菱说道:“你祖母说的对,你不可这么口无遮拦。”

苏香菱气得捂着脸就跑了。

何氏心疼地看了她的背影一眼,又转头对苏清妤扯出一抹笑意,“你二妹妹被我惯坏了,你别往心里去,回去我好好管教她。”

苏清妤只淡淡地说了句,“无妨。”

何氏佯装不知道她动了气,继续笑着对苏清妤说道。

“清妤,你二叔回京到现在还闲着。能不能跟贤婿说说,给你二叔谋个好差事?”

第160章 祸水东引

苏承衍虽说一纸调令调回了京,但是调令上并未写回京后的职位。

这几日苏承衍去吏部和兵部都问过了,说是现在京中武将没有闲职,还要再等。

京中候缺的官员不少,都心急如焚的找门路。毕竟没职位就没实权,没实权就没银子。那点俸禄,实在不够养家糊口的。

苏清妤先是一怔,旋即明白了。怪不得从她进门,二婶就温声细语。哪怕她说了不中听的话,二婶也不见一点怒意。

原来竟是在这等着呢。

苏清妤自然不愿意管苏承衍的事,她心思微动,笑着说道。

“二婶这不是找错人了么?现成的能办这事的人您不找,找我倒是舍近求远了。”

何氏一愣,没明白苏清妤是什么意思。这京里能给苏承衍安排个好职位的人不多,沈之修是她认为的最好人选。

苏清妤见她不解,便用眼神示意何氏看苏宜慧。

“二婶,三妹妹很快就是卫国公府世子夫人了。”

“二叔从前就在卫国公手下,二叔的调令又是赵世子帮忙的。您让三妹妹帮忙跟赵世子说一声,不是正好。”

“三爷虽是内阁次辅,但是吏部尚书如今还是陈阁老兼任。武将这边,三爷可越不过卫国公和忠义侯。”

“虽说二妹妹得罪了忠义侯府大小姐,但三妹妹帮忙跟赵世子说一声,定能给二叔安排个好职位。”

何氏知道苏承衍的调令是赵世子签的,也知道是因为苏宜慧。但是她听说,赵世子续弦没准备大办,只打算六月十五那日,一顶小轿把人抬进去。这不就说明,赵世子也没拿这世子夫人为重么?

反观沈家,苏清妤气气派派地嫁了进去,沈之修又大权在握。这种事,应该只是一句话的事。

所以何氏权衡再三,才决定跟苏清妤张口。

此时苏清妤这么说,她竟有些分不清她是托词,还是真这么想。

苏清妤又看向苏宜慧,“三妹妹,二叔的事你若是帮忙办成了,可真是咱们家的头号功臣了。”

“这些年二叔在黔州,祖母最是惦记。如今回京了,赵世子看在三妹妹的面子上,也该给二叔安排个好职位。”

“赵世子对三妹妹,还是很看重的。”

苏清妤几句话,把苏宜慧架了起来,她甚至说不出反驳苏清妤的话。说什么?说赵世子其实并不看重她?还是说,她没能力给二叔安排个好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