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春宵(207)
进府先去松鹤堂给老夫人请安。
她到的时候,老夫人,苏承邺,苏承衍夫妻,三夫人海氏都已经在坐等着了。苏承荀不在,应该是在都察院处理公务。
苏清妤挨个行了礼,之后在海氏身边坐下。
转头低声问海氏,“三婶和三叔这些日子还好么?我出嫁后回来的少,咱们也没在一起说说话。”
海氏这些日子心里也苦,老夫人向来不待见三房,二房回来后府里的糟心事就更多了。
只是这些她不好跟苏清妤一个小辈讲,掩藏住眉眼间的烦闷,回道:“我和你三叔一切都好,清妤不必惦记。倒是你,在沈家过的可顺心?你三叔时常挂怀,怕你受了委屈。”
苏清妤眼明心亮,看海氏的神色,就知道在府里没少受委屈。从前母亲在家,还能护着一二。如今母亲离府,三婶怕是日子艰难。
她拉着海氏的手安慰道:“我在沈家一切都好,倒是瞧着三婶有些消瘦了。”
老夫人扫了苏清妤好几眼,见她和海氏说了半天话,心里有些不满。私心里,她还是希望苏清妤多和二房亲近。
恰好刚刚众人聊到苏承衍的差事,老夫人便看着苏清妤说道:“清妤,你二叔的差事,这次是宜慧帮忙办妥的。往后你二叔往上升迁,你可得多出点力。”
“就算嫁了人,你也不能不管娘家。你要学会用沈家做助力,让家里长辈仕途顺遂。苏家教养你多年,如今正是你回报家里的时候。”
苏清妤怔愣了一下,问道:“二叔去哪,已经定了么?”
何氏解释道:“昨儿宜慧派人回府送了消息,说是去处定了,今儿任命文书就能送到府上。”
“既然是赵世子亲自督办,这去处想来不会差。”
今日最高兴的要属何氏,昨儿苏宜慧送回消息后,她一晚上都没睡好觉,早上更是早早就过来等着。
何氏心里有两个属意的位置,一个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还有一个是禁军指挥使。
这两个职位,都是赵济一句话的事。
她甚至连谢礼都准备好了,总不能让赵世子白帮忙。送了谢礼,往后也好走动些。
苏清妤听何氏这么说,也笑了起来。
“祖母说的是,往后家里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去找我。”
帮忙她不会,帮倒忙还是会的。
海氏闻言低声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清妤,你听三婶的。别为了家里这点事去求沈家,凭白在夫家掉价。这些男人想争权,大可以凭本事,哪能都指望你。”
苏清妤心头涌起暖意,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三叔和三婶都是真心实意为她着想。
正想安慰海氏两句,外面的管事匆匆跑了进来。
“老夫人,有吏部官员送了任命文书来,说是给二老爷的。”
说着,管事就把手里用火漆封着的信封递了上去。
何氏喜的忙站起身,走到老夫人身边,“母亲,快打开看看。”
苏承邺和苏承衍也凑了上去。
苏清妤和海氏坐在那纹丝不动,海氏对这事不关心,苏清妤则等着看热闹。
她的目光在几人脸上扫来扫去,兴致盎然。
里面的任命文书被打开的那一刻,围着看的几人瞬间脸色大变。
老夫人:“怎么会这样?”
何氏:“这不可能。”
苏承衍:“欺人太甚,我不会去的。”
苏清妤见状,佯装关切地问道:“二叔被任命到哪里了?是五城兵马司,还是皇城禁军,或者是西山大营?”
第183章 看城门?
苏清妤的话,拉回了几人慌乱的思绪。
老夫人此时没了主意,把手里的文书递给苏清妤。
苏清妤心里也好奇,赵济有没有明白昨天她话里的深意。
她快步上前,接过老夫人手里的文书看了起来。
低垂的眸子里,笑意一闪而逝。赵济这人果真有点意思,是个人才。
昨日她说了句,二叔能守好黔州,也定能守好京城。
赵济直接就把人弄去守城门了,还是普通的士兵级别。
苏清妤青白的手指捏紧文书,气愤地说道。
“怎么会这样?三妹妹这是要干什么?”
何氏也回过神,咬牙切齿地说道,“这就是她说的都办妥了?还不如不办。”
她宁愿让苏承衍在家闲着,也好过去守城门。
苏承邺和苏承衍毕竟是男人,没有何氏反应那么大,但是脸色也几乎沉到了谷底。
尤其是苏承衍,让他去守城门,这等于把他的脸面放到地上踩。
老夫人不解地看向苏承衍和何氏,“你们得罪赵世子了?”
她思来想去,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若是无冤无仇,赵世子怎么会让苏承衍去守门?
别说他还娶了苏家女儿,就算没这层关系,也没有让世家子弟去守城门的道理。
除非苏承衍和何氏,在黔州那几年,就得罪过赵济。
苏承衍跟何氏一脸懵,苏承衍摇头说道:“我虽在黔州,但是并不是卫国公心腹。别说得罪,我见都没见过赵世子几次。”
几人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赵济此举何意。
还没研究出个应对之策,就有下人进来禀告。
“老夫人,三小姐和赵世子回门,已经到大门口了。”
几人已经把苏宜慧回门的事忘的一干二净,此时才猛然想起,还有个回门的事。
苏清妤见几人都没了主意,便主动开口说道:“父亲,您和二叔去迎一迎赵世子吧。”
“一会儿等他们给祖母磕完头,你们就带着赵世子去外院喝茶。我们私下问问三妹妹,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