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春宵(473)
逢年节,宋家都会专门差人给老夫人送节礼,看节礼的规格,是上了心的。
但是忠义侯和沈家其他两位老爷私交没那么好,所以慢慢的关系也就冷了。
隐约记得前世李云州确实被封了镇北王,而宋弘深则是封了忠勇王,代表和忠义侯府是一支。
沈之修又道:“除了封号还有封赏也定了。宅子是肯定的,剩下的就是金银之物了。另外给李家的封赏,皇上还在斟酌。”
“不过还要等到云州他们班师回朝,才会对外公布。这之前有什么变动,也说不定。”
苏清妤点点头,“我知道了,这些话先不要外传,等尘埃落定了,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沈之修赞赏地看着她,他就是这个意思。
用过饭后,苏清妤又去给沈月送了些点心。沈月爱吃绿豆饼,恰好莲姨最拿手的就是绿豆饼。
看过沈月后,她又回到小书房。拿出了那幅沈之修临摹的画像,打算明日出城,去京郊的庄子上见见雪姨娘。
虽然已经猜出了缘由,但还是要让雪姨娘再确认下才能放心。
次日一早,苏清妤用过早饭后,便坐上马车直接出府了。
雪姨娘住在京郊原平镇的庄子上,这次她只带了珍珠和翡翠。三人同乘一车。护卫是姜启带着一小队侍卫,跟在马车后。
如今苏清妤出门,也习惯了前呼后拥,护卫成群。倒不是摆谱,而是现在沈之修身份特殊,保不齐就有人把主意打到她头上。
朝堂上的事她帮不上什么忙,也力求不给沈之修添乱。
第418章 冲突
原平镇是离京郊最近的镇子,京里不少人家在这置办田产,雪姨娘住的这处庄子是苏家祖上的产业。据说往前追溯百年,苏家鼎盛的时候,这庄子专门给主家提供家禽和肉食。后来养不起那么些人,好几个庄子都荒废了。
马车还没到地方,就嘎吱一声停了下来。外面传来男人粗犷的说话声,和搬动箱子的声音。
姜启走到车边,“夫人,前面有人搬东西,我们要稍等一会儿。若是绕路,会更远。”
苏清妤并不在意多等一会,开口说道:“那就等一会吧。”
她掀开马车窗子上的锦帘,顺着缝隙看向前面。
好几辆拉着东西的马车,正在往路边的宅子里搬东西。
看样子,都是宽五尺,半人高的大箱子。要四个人合力往里面抬,地上足足二十多个箱子,一时半会搬不完。
苏清妤便开口对姜启说道:“你们几个,去帮一把。”
姜启也有这个意思,闻言带着底下的人上前。
“兄弟,我们帮你们一起搬。”姜启笑着说道,伸手就奔着脚边的箱子去了。
可手刚碰见那个箱子,就听见有人大喝一声,“你们干什么?别碰。”
姜启冷不丁被吓了一跳,紧接着,就有人过来捏住了他的手腕。
“我们也是好心,你不用喊这么大声。你们不搬开,我们也过不去。”姜启面上笑吟吟的,眼底却一脸寒凉。慢悠悠伸出手,掰开了那人的手。
姜启和文竹性子不一样,文竹从来都是稳稳当当的,对手底下的人不苟言笑。姜启却整日笑吟吟的,只有面对珍珠的时候,才有红脸腼腆的时候。
底下的侍卫背后都说姜启是笑面虎,看着随和,其实不好惹。
被姜启掰开手腕的人顿时瞪大了眼睛,就要动手。
紧接着,立马出来一中年男子,打着圆场。
“误会,误会。这位兄弟是不是要过去?我们立马挪开,哪能用你们帮忙?我们挪到边上,你们马上也就过去了。”
说完,瞪了边上那人一眼,又吩咐众人赶紧把东西搬开。
姜启扫了一眼地上的箱子,玩笑般地说道:“这不会是哪户老爷家的银子吧?怎么这么谨慎。”
边上搬东西的人顿时都浑身紧绷,一边挪开箱子,一边戒备地看着姜启等人。
姜启这次带了十个人出来,对方也是十多个人。但是他身后还有家里的女眷,所以哪怕心里存了两分疑虑,嘴上还是又说道:“开个玩笑,我们这就走了,麻烦几位兄弟了。”
马车驶过的时候,姜启面上带笑,实则全力戒备。那些站在路边的人也一样,都警惕地看着姜启赶着马车过去。
马车驶过之后,有一人走到了中年男子身边,“沈家三爷的人,要不要除掉?”
中年男子摇摇头,“不必,里面坐着的应该是沈家女眷。我们贸然动手,惹怒沈三爷,得不偿失。”
想了想又道:“换地方,我们走。”
苏清妤坐在马车里,看着刚刚路过的宅子,总觉得这里有点熟悉,又想不起来。
很快就到了雪姨娘住的宅子,苏清妤下马车的时候,随口问姜启,“刚才那些是什么人?”
姜启摇头说道:“属下看不透,但是都是练家子。会不会是哪位大人贪墨的银子。存在这了?”
不过这些事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也不是他们能深究的。
苏清妤不再理会这事,让姜启等人在外等着,她则带了珍珠和翡翠进去。
姜启不放心,“夫人,不然属下跟您进去吧?”
苏清妤摇摇头:“里面是我父亲的妾室,你们进去不合适。放心,真有事还有翡翠呢。再说你们守在门外,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
翡翠上前叫了门,开门的是雪姨娘。
苏清妤差点没认出来她,比在苏家的时候瘦了不少,一张脸也凹陷了进去。看着比在苏家的时候,老了好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