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锁春宵(505)

作者: 香蕉披萨 阅读记录

何氏神色莫名地看着老夫人,甚至觉得她是被谁附身了。这可真是奇了,头一次听她夸赞苏元逸。

何氏动了动唇角,忍不住开口问道:“内宅的事,儿媳还能管。三弟妹对这些不熟,怕是不好贸然接手。”

老夫人慈爱地看了眼海氏,又对何氏道:“你三弟妹回京也快一年了,不管是管家理事的能力,还是对我的孝心,我瞧着都不差。”

“你们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既然你身子不好,就让她多担着一些。”

又温声问海氏,“从前我管你管的严了些,也是为了你好,你没记恨我吧?”

海氏忙道:“儿媳不敢。”

心里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知道婆婆是闹哪出。

和苏承荀面面相觑,想不出所以然。

海氏想起苏清妤刚刚跟老夫人单独说了半天话,心里猜测八成是因为她说了什么。

苏清妤坐在一边唇角憋笑,祖母这装的还真像。换做是她,还真装不出来。

她倒是不介意祖母装模作样,能装一辈子才好呢,她们做小辈的还省心了。

不然以哥哥以后在朝中的地位,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还真难办。

之后,老夫人强令何氏把管家权交出去,又令苏承邺拟折子。

何氏见老夫人坚持,不甘地说道:“既然三弟妹要管,那就接手吧。往后这一大家子吃穿用度,可就都靠三弟妹了。”

其实苏家的中馈,现在已经没什么油水了。何氏不想撒手,是对权力的不甘。眼下海氏接手,她也存了几分看热闹的心思。没有来银子的路子,谁管家谁头疼。

海氏本想开口拒绝,苏清妤暗自使了个眼色,海氏便未开口。她相信苏清妤不会害她,这么做总有她的道理。

事情说完了之后,苏清妤随着众人离开了松鹤堂。

等到其他人离开,她才跟着苏承荀和海氏去了清音苑的书房。

第446章 到底谁是丧门星

不等两人发问,苏清妤就把今日在松鹤堂的事说了。

又对苏承荀说道:“三叔也知道,这半年府里一桩桩事,闹的不成样子。”

“总不能一直由着家里这样,所以今日我劝了祖母,往后家里就托付给三叔和三婶了。”

家里什么情况,苏承荀也知道,说不着急是骗人的。

闻言叹了口气,“三叔没想到你对家里,还能有这份心。就怕你祖母……”

老夫人什么样,苏承荀比谁都清楚。

不说别的,海氏管家,老夫人不得整日找事?

到时候家里继续鸡飞狗跳,他们夫妻怕是也没了消停日子。

尴尬的是,他不是老夫人亲子,很多话又没法说。私心里,他更想分家。

海氏跟苏承荀是一样的想法,总觉得这家不是那么好管的。

苏清妤笑了笑,“三婶放心,我教您些手段,保证祖母以后再不说什么,对三婶和气慈祥。”

“三叔三婶也知道,如今苏家的门庭,也只有元逸能撑起来。”

“咱们齐心协力,让苏家重现往日的荣耀。”

当然,苏清妤也有私心。往后苏家就是哥哥最好的助力,当然也是她和阿慈的倚仗。

苏承荀也是苏家子嗣,苏清妤说的这些,何尝不是他希望的。

“那就都听清妤的,你刚刚说的手段……”

苏清妤低声说道:“三婶等我消息,苏家那个铺子我帮三婶支应起来。这段时日,三婶先把内宅抓在手里。不听三婶话的,不守三婶规矩的,全部发卖。”

“铺子支应起来之后,三婶就这么办……”

苏清妤几句话说完,苏承荀和海氏都眼色一亮。

只要能拿捏住老夫人,府里别的人根本不用顾忌。

临走前,苏清妤又掏出了一张五千两的银票,递给海氏。

“三婶,这银票您收着,府里该置办什么,都用这银子。”

“别因为银子,被他们为难住。”

海氏想推脱,苏承荀开口说道:“收下吧,清妤也是为了苏家好,咱们劲儿往一处使。”

又对海氏说道:“往后内宅的事,夫人也多跟我说说。我也能帮着夫人出出主意,清妤说的对,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苏承荀忽然生出了几分斗志,若是真能重振苏家,他也算对得起父亲的教导。

从苏家离开后,苏清妤去找了苏顺慈。跟她交代了好半晌帮海氏支应铺子的事,苏顺慈一一应下,打算亲自去办。

从华锦阁离开前,苏顺慈忽然拽住苏清妤的衣袖。

“大姐姐,明日就是哥哥棺木回京的日子,大姐姐要去迎一迎么?”

以苏清妤的身份,想出城去迎一迎,还能做到。她却没有身份能去,只能在城里等着。

棺木进城后,会停灵到李家的灵堂,她只能远远的看看。

苏清妤轻轻揉了揉苏顺慈的头,“你在家乖乖等着,明日我去迎哥哥回京。”

苏顺慈想,大姐姐一定是伤心到极致了,才挂着掩饰的笑意。

*

次日一早,苏清妤和沈月穿了一身素色的衣裳,打算出城去迎李云州和张磐的棺木进京。

今日兵部和礼部的官员,在城门处迎接。

沈月却想去十里长亭,她心里想着,若是云州哥哥的魂魄也一起回来,是不是能第一个看见她。

苏清妤心生不忍,却不敢对沈月说出实情。若是被有心之人知道,她们沈家早就知道李云州没死,又是一桩麻烦。

不过按照哥哥的计划,沈月去十里长亭接他,也不算错。

就这样,两人坐着马车出城,去了十里长亭。身后跟着的,是姜启带着的一队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