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锁春宵(529)

作者: 香蕉披萨 阅读记录

路过小花园的时候,就听不远处传来说话声。

苏清妤听出是二夫人杨氏的声音。

“秦家这位二小姐和你年纪相当,怎么就不能相看了?”

之后就是沈鸿清朗的说话声,“我知道那位秦家二小姐,从前跟月儿就不对盘。”

杨氏立马说道:“小姑娘之间有点矛盾,也不算什么大事。那时候她还小呢,听说这两年跟着秦家老夫人在老宅,很是端庄懂事了。”

沈鸿却斩钉截铁地说道:“母亲要相看就自己去,反正我不去。若是相看妥了,母亲自己娶了,别让我娶。”

说完,人就转身走了。苏清妤隐约能看见他离开的背影,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执拗。

杨氏骂了一声,“这臭小子,就是讨债来的。”

转过头,就看见了苏清妤和沈之修。苦笑了一声,跟两人抱怨道:“你们瞧瞧,这孩子都多大了,还不懂事。”

苏清妤上前轻声劝道:“二嫂也别着急,这婚姻也是讲究缘分的。”

秦家二小姐她只前世见过两次,没什么印象,也不好发表意见。

杨氏也要去庆元居,便和苏清妤走在一处说起了闲话。

“这儿女啊就是债,这半年光给他相看婚事了。”

“不如四月十八,三弟妹陪我去一趟护国寺吧。我跟镇国公夫人说好了,那日去护国寺相看。”

“因那秦家二小姐要四月初才能回京。”

苏清妤点点头,“那我就陪二嫂去一趟,只是这事还得二少爷愿意才行。”

杨氏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不能强了孩子,只是这说好了相看,不去倒是不好。”

“到时候他执意不肯,我也只能找个由头推拒了。”

沈之修见妯娌两人说的热闹,便在不远不近处跟着。

杨氏又低声说道:“自打宫里来的那女人死了,郡主和大少爷关系就不如以往了。我有些日子没见到她了,一直住在娘家?”

第467章 出城

苏清妤点头道:“想是娘家最近事情多,李家三少爷不是去了么?永嘉公主难免伤心。”

杨氏嗤笑了一声,“那也是活该,就冲那三少爷做的事,就该死。要说宁王是个好的,也配得上咱们月儿。就是家里有个继母,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

沈月自小就乖巧听话,又时常跟在老夫人身边,所以跟杨氏相处的也多。

杨氏对这个侄女也有几分疼爱,毕竟是打小看着长大的。

再加上沈月得老夫人和苏清妤夫妇的喜欢,她面上也要做做样子。

杨氏很聪明,自打在苏清妤这吃过亏,沈之恕和沈鸿又跟她说了沈家现在的境况之后,她对苏清妤就再没动过小心思。

有几次明显的偏帮,直接拉近了两人的关系。

苏清妤闻言安慰杨氏,“宁王分府别住,到时候不住在一起,还好些。”

两人说着话,到了庆元居。

沈之修跟老夫人简单解释了朝堂的事,老夫人见没事也就放心了,并未多问。

几人商议起了给沈月的陪嫁,直接在庆元居用了午饭。

老夫人索性把沈之衡和沈之恕兄弟,还有家里的小辈都喊了过来。

李朝云在李家没回来,沈昭独自前来。身后跟着小厮,手里捧着两盆盆景。

“祖母,今儿去了趟城外,路过卖花木的棚子,给祖母挑了两盆。”

老夫人年纪大了之后,喜欢茂盛的花木,瞧着人心里欢喜。

“好好,我大孙子有心了。”老夫人笑着拍了拍沈昭的手,起身去瞧。

沈昭看着她脸上浮着的笑意,心里有些不落忍。夜里城外庄子上的消息就会传回府,祖母今夜怕是没法睡觉了。

不仅是今夜,很长一段时间,祖母怕是都要沉浸在失去儿子和儿媳的悲痛中。

但他别无选择,他跟了太子殿下,就得一切以太子殿下为先。当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前程。

这件事他不觉得哪里做的不对,三叔在朝堂上这么多年,也没少铲除异己。至于苏清妤,他总觉得长房接连出事跟她有关系。既然他们夫妻恩爱,她跟着去陪三叔也是她的福气。

他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祖母。祖母年纪大了,却还要承受丧子之痛。

这一顿饭,沈昭对老夫人孝顺有加。就连对苏清妤和沈之修,都格外尊敬。

这是沈家最后一次团圆饭了,他心里还有点沉甸甸的。

苏清妤并未察觉到沈昭的异常,但是城外那么多人在搜查,沈昭还能坐在这跟众人谈笑风生,本就算异常。

用过午饭后,老夫人准备休息,众人各自离开回了自己的院子。

沈之修刚回到西院,沈之衡便来了,说要跟沈之修聊点事。

苏清妤便回了正房更衣,兄弟两人则去了书房。

珍珠帮苏清妤卸了钗环,随口说道:“夫人听说了么?大老爷前几日下了令,身边的几个妾室,都要给香姨娘行礼。”

“奴婢还听说,大老爷在城里给香姨娘的弟弟买了处三进的宅子。”

苏清妤还真不知道这事,这些日子哥哥回京,府里的琐事她过问的不多。

“大老爷倒是抬举香姨娘。”又问:“最近香姨娘有传话过来么?”

自打香冬决定留在府里盯着沈之衡,便时不时给苏清妤传话。比如沈之衡说了什么可疑的话,私下见了谁之类的。里面并没什么疑点,苏清妤看不出沈之衡有要对付三房的意思。

但她也不敢掉以轻心,知人知面不知心。

珍珠回道:“上午香姨娘来了,但是夫人进宫了。没见到夫人的面,她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