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春宵(573)
“若是外人还好,我苏家倒是也不怕。可这人是你嫡亲的表妹,我只怕我五妹妹嫁进去,这些事还要一桩接着一桩。”
苏清妤这话算是敲打,也想看看宋家的态度。
宋弘深眸光深邃,听了苏清妤的话,沉声说道:“三夫人放心,王家还做不了我宋家的主。这件事本王一定会给苏家一个交代,绝不会让五小姐平白受辱。”
苏清妤点点头,“有忠勇王这句话就好。”随后站起身离开。
她走后,宋婉婉问宋弘深,“三哥,现在怎么办?是不是该回府跟父亲母亲说一声?”
宋弘深起身说道:“你先回去,跟家里说一声,我去趟王家。”
从广福楼离开后,苏清妤坐着马车直接去了苏家。
她并未在苏家细说这事,而是请两人上了马车,一同去宁王府。
马车上,苏清妤才详细说起了今日的事。
听说苏芷兰私下见宋弘深好几次了,又因此被王今瑶羞辱。海氏又生气,又心疼女儿。
还好那人是宋弘深,若是别人,怕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她想不通,她乖巧端庄的女儿,怎么就这么大胆子。就算两人有婚约,私下见面也不合规矩。
苏清妤低声劝着海氏,“三婶也别太苛责五妹妹,她年纪还小呢。”
苏芷兰心思单纯,满脑子都是造船的图纸,压根没想别的。即便苏芷兰有错,也不是王今瑶能羞辱人的理由。
海氏虽然生气女儿不守规矩,但是更多的则是心疼。时不时看看马车外,焦躁不安。
苏清妤又说了今日宋弘深的态度,“三叔三婶放心,有忠勇王的话,这件事不会影响五妹妹的名声。”
很快,马车就到了宁王府。
林晚音知道苏承荀和海氏要来,所以没回内院,而是带着苏顺慈和苏芷兰在外院厅堂等着。
苏清妤引三叔三婶到了厅堂门口,哥哥苏元州也得了消息来了。
四人才走到门口,就听见了厅堂内传出哭声。
苏承荀听出是女儿的声音,快走了几步。进门就见苏芷兰正扑在林晚音的怀里,晶莹的泪珠噼里啪啦地往下落。
顾不得给林晚音行礼,苏承荀先看向了女儿,“芷兰,怎么哭的这么伤心?爹爹现在就去王家,找他们算账。”
苏承荀看向女儿的时候小心翼翼,说找王家算账的时候,又一脸怒意。
苏清妤站在一边,看着三叔神色变化,心生羡慕。这种父亲对女儿的满心维护之意,她从未感受过。
她下意识看了眼苏顺慈,苏顺慈也正抿唇看着三叔和苏芷兰。她伸手牵住苏顺慈的手,给了她一个安慰的眼神。
听父亲说要去王家,苏芷兰才抬起头。
一边抽泣一边说道:“爹爹,是我不守规矩,给家里惹麻烦了。”
她在江南长大,江南民风比京里要开放些。在她看来,与人私下相见问些问题,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她自认为没做一点出格的事,却没想到会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虽说王今瑶今日做的过分,但她若是没给别人钻空子的机会,也不会闹出这事。
所以回来的路上,她后知后觉的开始反思自己。她不怕名声受损,更不怕宋家退婚,却怕爹娘兄姐受她的牵连。
见她把错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苏承荀心疼地拉着女儿,轻声说道。
“你不必把错都揽在自己身上,你年纪还小,这些规矩慢慢就懂了。”
海氏看着满脸泪痕的女儿,想起王家和宋家的关系,越想越觉得这门婚事不大妥当。
开口对苏承荀说道:“老爷,我看和宋家的婚事,还要重新斟酌。”
第506章 上门道歉
苏承荀一向尊重海氏的意见,听她这么说,便问道:“夫人是怎么想的?今日这里也没外人,正好咱们商议下。”
海氏也没特意避着女儿,开口说道:“我是想着,宋夫人到底是出自王家,王今瑶是她亲侄女。”
“今日闹成这样,就算最后王家道歉了,王家和宋夫人心里能没隔阂么?”
“我不指望女儿高嫁,只希望她能受婆家善待,和和美美一辈子。”
她在婆家受过的苦楚和刁难,不希望女儿再承受。
宋家门第是高,但是她也怕宋家门第太高,她护不住女儿。
如今又多了王家掺和这门婚事,海氏便打起了退堂鼓。
苏承荀沉吟着没说话,其实这门婚事,他最满意的不是宋家的门第,而是宋弘深这个人。有勇有谋不说,说话行事也极有分寸。退了这门婚事,再想找这样的女婿可难了。
但是夫人说的也有道理,就怕宋夫人真的记恨上了女儿。他赌不起,也不敢赌。
海氏忽然又说道:“当初宋家来提亲,应该只是不想跟皇室联姻,才临时提起了芷兰。”
“不如趁机体面地把婚事退了,反正芷兰还小,慢慢再相看就是了。”
当初宋家忽然提亲的事,一直是海氏心里的一根刺。总怕宋家是拿女儿当挡箭牌,实际上并不诚心求娶。
再加上今日的事,让海氏更坚定了心里的想法。
苏承荀没表态,而是看向苏元州,“贤侄怎么看?”
苏元州跟宋弘深关系一向亲近,对宋家也算了解。
想了想开口说道:“忠义侯夫人倒是不像小肚鸡肠的人,婚姻大事不能儿戏,不如看看宋家的态度再做决定。”
苏清妤也劝海氏,“三婶别急,着急容易出错。五妹妹一辈子的大事,还是要慎重。”
她心里倒是理解海氏的想法,就像她跟宋弘深说的那样,那人若是旁人还好办,可偏偏是宋家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