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锁春宵(713)

作者: 香蕉披萨 阅读记录

“忠勇王别给本宫扣帽子,本宫可不是为了打压宋家。”

只是在宋弘深的强势压迫下,这句话怎么听都透着心虚。

宣德帝看着两人对峙,忽然发现前几日觉得太子成才了,就是错觉。

若太子真的成才了,怎么会在宋弘深的威压下,没了气势。

此时两人站在一处,宋弘深俨然就是上位者的姿态和气度。

反观太子,连抗衡都难,直接落了下风。

太子这不是找磨刀石,这是给自己寻了把锋利的尖刀,一招不慎就会刺向他。

宣德帝忽然环顾大殿,视线在文武朝臣脸上扫过。

这些人,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他在位,大殿上就是明君贤臣一派和睦的景象。

就怕他不在了,太子德行和能力压不住这些人,长此以往必起祸乱。

宣德帝心里叹了口气,若是有一两家不服不忿的,他大可以在太子登基前,替他扫清前路。

可现在是太子能力不行,他还能把文臣武将都杀光么?

他之前就存了废太子的心思,此刻这想法格外强烈。

可每次升起这心思的时候,他都会想起静如大和尚圆寂前的话:皇长子登基,大周就会是一番新的景象,成就从未有过的盛世。

静如大和尚是护国寺慈恩大师的师父,宣德帝登基三日后找他批了一卦。那一卦批完次日,静如大和尚便圆寂了。

也因为静如大和尚的话,他对先皇后腹中的孩子寄予厚望,可没想到他们母子一起葬身火海。

只有顺利出生的孩子,才会排辈。所以贤妃所出的孩子,便是皇长子。

一向信服静如大和尚的宣德帝,开始怀疑他的话。

宣德帝愣神的功夫,宋弘深已经再次开口了。

“无奸不商?那太子殿下可知道,大周赋税的三成,都是你口中的奸商贡献的。”

“而且海运一事,影响的不只是那几家商户的利益。长远看,还能带动大周的国力。”

之前有商人靠海运带回来的火器,远比大周的精良。所以通商不仅是为了赚银子,还为了学人家的长处。

宋弘深一开口,宣德帝也回了神。

见太子还要强词夺理,宣德帝开口说道:“不必再议了,就按忠勇王说的办。”

太子闻言顿时脸色难看,但是也不敢再说,只能心里安慰自己,今日先放过宋弘深。

可他要放过宋弘深,宋弘深却不想放过他。

宣德帝话音刚落,宋弘深便开口道:“既然陛下也觉得臣的办法甚好,那太子殿下是不是该践行诺言,给臣道歉?”

若是旁人,此时只会忘记之前太子的话,不会给太子难堪。

可宋弘深却不管那许多,云淡风轻地看着太子,明显在等着他道歉。

太子面色更难看了,但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当着文武朝臣的面,他说出的话不能反口。

宣德帝也觉得宋弘深太咄咄逼人了些,但也欣赏他的能力和胆识。

但凡太子能如宋弘深这般智深如海,能力超群,他能省多少心。

太子到底是道歉了,也恨极了宋弘深。道歉的时候,脑子里还在盘算后面的事。

今日他怎么道歉,来日宋弘深就得怎么十倍百倍的还回来。

之后宣德帝又问了商户筹措银子的细节,听说是林无尘牵头的,宣德帝还夸赞了两句。

林无尘给出的筹款时间是五天,所以宋弘深便定下了九月初十南下。

下朝往外走的时候,有人客气地恭喜宋弘深,都道忠勇王南下会再立战功。

宋弘深倒是谦逊,客气地寒暄了几句。

但这一幕还是刺的太子窝火,他死死盯着宋弘深的背影,眼中寒光毕露。

宋弘深即将离京南下的事,在京里并未引起波澜。但是沈之修心里清楚,太子不会罢休,更不会甘心让宋弘深再立大功。

之后的几天,宋弘深准备南下事宜,太子也没什么动静。

一直到了九月初七那日上午,苏清妤正在喝汤,翡翠忽然进来禀告,“夫人,贤妃娘娘身边的掌事孙姑姑来了。”

第631章 平安符

苏清妤拿起帕子擦了擦嘴角,“请去厅堂用茶。”

然后吩咐珍珠收了汤碗,给她更衣。

珍珠高兴地说道:“夫人这两日喝鱼汤都没吐,这害喜是不是好了?”

苏清妤由着她帮忙更衣,笑着说道:“我倒希望是好了,就怕吃点旁的又开始吐。”

这些日子害喜没那么严重,苏清妤精神好了不少。

老夫人是数着日子等着见孙子,她则是数着日子受罪。

整理领口的时候,珍珠又问,“贤妃娘娘身边的姑姑怎么忽然来见夫人了?是不是贤妃娘娘给夫人送了赏赐?”

苏清妤摇头道:“这不年不节的,送什么赏赐。就算要送,也该是给老夫人送,这眼看着快到重阳节了。”

整理好衣衫,苏清妤起身去了厅堂。

孙姑姑见苏清妤进来,上前便要行礼。

苏清妤忙道:“孙姑姑快请起,无需行此大礼。”

又给珍珠使了个眼色,珍珠上前扶住了人。

苏清妤坐下后,示意孙姑姑坐,然后客气地问道:“什么事还要姑姑亲自来?差底下的人过来说一声就是了。”

贤妃娘娘身边的掌事姑姑,不管去谁家,都会给足她体面。

孙姑姑欠身说道:“后日重阳节,贤妃娘娘要办菊花宴。请众位夫人去赏菊花,喝菊花茶,品菊花糕。”

“知道沈三夫人有孕,所以贤妃娘娘特意差奴婢过来,问问沈三夫人身子怎么样,可能进宫与众位夫人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