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春宵(741)
自然,沈之修说话的,八分真,三分假。
这三分假,就是避免皇上以为他一手遮天,把皇权玩弄于股掌之中。
宣德帝绷着脸,垂眸思量沈之修的话。
片刻后“嗯”了一声,又看向容郡王,不解地问苏元州,“这是怎么回事?”
苏元州拱手上奏,“启禀陛下,臣昨日晚上回到京中。忠义王便把西山大营的军权交给了臣,说是京中若有异动,让臣率军进京平叛。”
“臣本来还以为是沈大人和忠义王多虑了,但是今日申时初,探子忽然禀告,说京城四门有异动。”
“臣去查看,才发现京城四门的人都换成了容王爷的心腹。臣便知道是京城出事了,带着人直接破了西华门进城。”
“臣进城的时候,京中的几个主要衙门已经被容王爷带人控制住了。这还不算,就连沈家,都被叛军围着。臣冲进去的时候,沈家一个丫鬟因为护主死了。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沈之修听说有人死了,双拳忽然握紧,眼底满是忧色。
但此时不是问话的时候,而且听苏元州所言,其他人应该是无碍。
宣德帝拿起身前桌案上的酒杯,朝着容郡王直接扔了过去。
“朕一向待你容家不薄,你竟联合太子谋反?”
他幼年习武,武功骑射都不差。所以这个酒杯砸的也准,正好砸到了容郡王的脑门上。
血迹顺着眉心流下,诡异地把一张脸一分为二。
容郡王却连抬手擦都不敢,只能跪地请罪,“臣一时糊涂,陛下恕罪。”
嘴上这么说,实则容郡王心里也清楚,谋逆之罪,罪无可恕。
恰好此时宋弘深走了进来,身后是侍卫押着贤妃进殿。
“父皇,儿臣已经去查看过了,各府的夫人小姐都平安无事。”
宣德帝便不再看容郡王,而是转头怒视贤妃和太子两人。
一个是他的枕边人,两人虽不是结发夫妻,但也朝夕相处了二十多年。
还有一个是他的亲儿子,他精心教导培养的继承人。
今日就是这两人,差点要了他的命。
还有后面跪着的老二,也是他的亲儿子,却等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怪不得人都说天家无情,果真如此。
他失望地看着太子,说道:“朕的确是想易储,因为弘深不管是智谋还是才学,都比你更适合继承大业。”
“当然,朕也不想为了抬举他,就贬低你。所以朕一直等着他立功,再找机会易储。也给你准备好了封地,让你后半生能衣食无忧,做一方霸主。”
他自认为如此打算,也是对得起太子。却没想到,太子要的更多。
可能在太子心里,也不算要的多,而是那些本就是他的。
太子一向惧怕宣德帝,每次受训斥都诚惶诚恐。
可今日却扬起唇角冷笑了一声,说道:“父皇真的以为,他会饶了儿臣么?”
“父皇若是在世,儿臣兴许苟延残喘还有一条活路。”
“若您哪日不在了,父皇信不信,他不会留儿臣多活一日。”
这位先皇后嫡子的手段,比他们兄弟几个加一起,都还要厉害。
他不先下手,难道要等着人家动手再逃命么?
太子并不后悔今日的决定,只能说成王败寇,他技不如人罢了。
宣德帝:……
信么?
他信。
换做是他,也会这么做。
一个合格的君王,就该杀伐果决,为自己免除后患。
太子抬头冲着宣德帝自嘲一笑,“其实父皇打算易储的时候,就已经不顾儿臣的性命了。”
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父子也算一脉相承了。
宣德帝被太子当众戳破了心思,顿时气急败坏。
这个儿子平日蠢笨,这时候倒是又聪明了。
“周建元,你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竟还不知悔改。”
他气得胸膛起伏,看向沈之修,“沈卿觉得,当如何处置。”
沈之修神色冷冽,毫不迟疑地说道:“谋逆造反,按律当诛。”
之后,便有恭王一系的官员接二连三地开口,赞成沈大人的意思。
倒是宋家父子,因为身份敏感不好开口。自然,宣德帝也没问。
他并不想留太子和二皇子的命,若是问了宋弘深,宋弘深还得装模作样说一番求情的话。
宣德帝的视线在大殿上扫过,看到陈铮的时候目光定住。
“陈爱卿是内阁首辅,你以为该如何处置?”
同样是问话,但问陈铮的这句,语调却格外阴冷。
第656章 娘娘可敢?
陈铮心里咯噔一下,战战兢兢跪在了大殿中间。
“陛下,臣有罪。”
宣德帝冷笑了一声,“朕没问你有没有罪,朕是问你,这事该如何处置。”
陈铮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臣以为,太子殿下……按律当诛。”
他是内阁首辅,跟着皇上多年,最是了解皇上的性子。
这时候求情,只会更加惹怒皇上。
宋昝忽然嗤笑了一声,嘲讽地说道:“陈阁老不是说,太子殿下造反,是为了江山社稷么?”
“还真是人嘴两张皮,你陈阁老怎么说都有理。今日这事,记在史书里,陈阁老也能名垂青史了。”
宣德帝冷哼了一声,“陈铮身为太子少师,不能教导规劝太子。反而在太子谋逆之时出言附和,全无一点当朝首辅的担当。”
“这样的人,怎么堪为百官之首?”
“传旨,免去陈铮一切官职。杖责五十,赶回原籍。”
“陈家后人,永世不得为官。在职的官员中有陈家后人者,尽皆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