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1051)
王复放下了手头的事儿,十分严肃的说道:“最近天干物燥,天气转凉,是瘟疫最厉害的时候,定期晾晒被褥,每日都要打扫军营,我每天都要检查。”
“内务做得好,卫生做得好,才不会爆发瘟疫。”
“这是冬季防疫病条例,上面的每一条都要做到,如果做不到,从百户到万户,每人十军棍。”
一个万户拿到了那条例看了许久说道:“这不是和去年的一样吗?”
的确是一样的,车轱辘话车轱辘说,是军营里的常态。
他摇头说道:“你想让你的袍泽死于疫病吗?”
“没有,没有。”这万户赶紧把条例揣了起来说道:“一定做好内务!”
王复站起身来,十二个万户立刻站了起来:“奥斯曼人在攻伐罗马,帖木儿王国的突厥人,今秋和南方的身毒人发生了冲突,诸位,约束自己的部将,不要随意扰边,防止冲突。”
“是!”众多万户立刻高声喊道。
王复离开了大营。
“咱们这王总督好是严厉!”一个万户面露轻松的说道。
“可不是,吓都吓死了,你看看那眼神,哪里像个读书人嘛,分明就是个武夫。”
“严点好,今年咱们一整年没疫病、没被袭营、没有哗营,还不好吗?什么事王总督都想到了。”
“大石在哪呢?”
“我真的去兰宫了,我等到日暮的时候,大石都没回来!大石在天山。”
“天天打猎,天山的兔子都认识大石了。”一个万户低声抱怨了一声。
第五百二十六章 视自己的命如草芥
王复走出军营的时候,看着西方的天空,罕见的停下了匆忙的脚步,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认为自己掌控了军权,因为他比也先还要早一天收到各地的军报。
衡量军权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你收到军报的次序。
在京师保卫战中,于谦最先接到了稽戾王在土木堡战败的消息,并且立刻选择了封锁消息,开始调拨备倭军、备操军入京,点检京师武库和南衙武库,并且下了死命令把南衙武库的军备拉到了京师。
通州那八百万粮草,是陛下还是郕王的时候,下的战时必杀令,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军权并不复杂,其实就是练兵、调兵和军情。
于谦在京师之战打完之前,手握练兵、调兵和军情大权,京师之战后,于谦借着巡边的名义,把这些权柄都交给了陛下。
甚至连讲武堂庶弁将的名单,都不是他制定的,为的就是避嫌。
现在,王复有完全自主练兵的权力,比如王悦带着的万人队,乌兹别克军。
他有部分调兵的权力,比如他刚才在大营之内,就让十二个万户,不得和奥斯曼王国、帖木儿王国发生摩擦。
他有完全的军情知晓的权力,今天也先调了三百怯薛军入了兰宫,去打猎的时候,这些怯薛军才跟着也先耀武扬威的出城去打猎。
也先是今天早上知道王悦在君堡俘虏了一个皇帝,而王复昨天就知道了,而且他让王悦不要押解君士坦丁到撒马尔罕来,就在拔都逗留。
即便是也先强行命令,也不得回到撒马尔罕,就在拔都。
这是政治上的博弈和拉扯。
王复收起了自己的思绪,信步向前走去,他相信,即便是自己身边一个军士也没有,他也非常的安全。
现在的也先,投鼠忌器。
次日的清晨,阴云密布,撒马尔罕的街头下起了大雪,给这个城池蒙上了一层的雪白,即便是如此的天气之下,撒马尔罕的街头,依旧是人潮涌动,叫卖的吆喝声不断。
秩序,是王复给撒马尔罕最大的礼物,而撒马尔罕的人丁,也给了王复丰厚的回报,无数的物资从撒马尔罕到碎叶城,穿过天山,到达大明。
这条丝绸之路,正在恢复往日的活力。
所有人都换上了厚重的棉服或者大氅,即便是妖娆的胡女,这样的天气里,也不敢露出腰身。
王复换了一个崭新的牛皮靴,用力的蹬了一下,向着街头走去。
他今天的第一个目的地是渠家商行。
渠家的商行在渠家垮塌之后,都归了瓦剌人所有,而瓦剌人不擅经营,将管理的权力,交给了赛因不花。
就是那个一念之差,带着妻儿老小投效瓦剌的杨汉英。
赛因不花在土木堡天变之前,和大同府总兵官石亨同级,他们曾经一起策马扬鞭,在草原上,四处收税。
而石亨因为阳和门之战的败北,京师之战前,还被稽戾王丢进了诏狱之中,朝不保夕。
但是石亨现在是大明最尊贵的世侯,是大明京营总兵官,是讲武堂祭酒,是陛下的左膀右臂。
赛因不花是瓦剌人的狗。
王复走过了撒马尔罕的街头,他的身边跟着五六个卫兵,他走进了渠家商行。
现如今渠家商行只剩下了一个招牌是渠家的了。
赛因不花早就等在了里面,王复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查阅,而不是做账。
王复一直忙忙碌碌到了中午时候,才放下了手中的账目,这里面有大约三成会送到大明去。
这笔钱的一部分会通过碎叶城大学堂来转移,王复说服月别让兰宫拿大头,就是这个原因。
“你什么时候杀也先?”赛因不花并不完全是个大老粗,收税是个精细的活,收的太多会引起反叛和争斗。
而赛因不花对收税这件事门清。
兰宫的账目都是由赛因不花去管理,也先从来不管有多少钱,因为他要多少,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