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112)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其三,此疾根由已久,非一家一地,一门一户,牵扯甚广,太宗文皇帝牵连数百人,最终只是抄家了事。”

产权不清,找不到直接责任人;

查办此事的人,也是食利者,他自己都住豪宅,自然稍有风波,必然是:传下去,陛下要清产了。

牵连甚广,根深蒂固,于谦对此事知之甚详,他自己可以住破宅子,不嫌寒酸,他自己可以两袖清风,不嫌贫寒。

但是他不能要求其他人和他一样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谦是个典型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君子。

朱祁钰自然不是啥君子,他的歪门邪道的盘外招、奇思妙想实在是甚多。

“朕知道,朕没打算查。”朱祁钰十分确定的说道。

于谦还以为朱祁钰就是临时起意,也没多想,赶忙说道:“那臣这大宅子,也住不安生。”

朱祁钰喝了口茶,摆了摆手说道:“于少保,朕来问你。”

“这大宅子,住的可还好?一应开支出自内帑,家里的开销很少,这大明俸禄是不是就显得不是那么寒酸了?”

于谦完全想不明白陛下到底是何意,只好照实说道:“那自然是极好的,若是没有太多的开支,大明俸禄,就不算少了。”

“这就是朕要办的事。”朱祁钰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深意到底是什么。

但是于谦依旧是云里雾里,陛下的话,着实有点跳脱。

朱祁钰乐呵呵的问道:“大明有于少保,两袖清风,为国为民夙夜哀叹。”

“试问于少保,我大明是不是还有,朕看不到的这样的臣子,在朕看不到的地方,为大明尽忠竭能?”

于谦毫不犹豫的说道:“那自然是有。”

朱祁钰叹气的说道:“那别人卡吃拿要,吃的满嘴流油。”

“这些忠心的臣子,为国竭尽的臣子,这些持正的臣子,会心生怨气,也会有怨言,更会有想法,会甘于寒舍清汤?最终慢慢同流合污。”

“少有麒麟志,暮耕千顷田。”

“年少的时候,怀揣着一腔热血踏入仕途,却看着大明仕途这副模样,最终选择同流合污的,不在少数啊。”

朱祁钰叹息,后世的他,年少的时候,梦想是做科学家!后来慢慢长大了,梦想却变成了买房和买房。

能够像于谦这样,一生持正之人,实在是太少了。

别人都贪,你自己不贪!你还混不混了!

于谦在外巡抚二十四年,不就是因为他两袖清风吗?

于谦作为大明官场上的一个异类,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试问天下有才者,谁能够忍受这般苦楚?颠沛流离二十四年?

但好在,二十四年的巡抚,非但没能磨平于谦的棱角,反而是让其更加锋芒毕露。

于谦依旧不太明白,陛下到底想要做什么。

官场贪腐横生,官场败坏腐烂如斯,他深知这种现象,也知道原因,陛下说的就是原因。

可是怎么解决?

要是有好法子解决,他早就上奏,让陛下赶紧推行了。

于谦重重的叹了口气。

朱祁钰却是笑意盎然的说道:“朕打算给我大明天下官吏,按照大明规制,建立官舍。”

“让咱大明的官员们啊,都有符合规制的房子住,有符合规制的衣服穿,一应日常开销,吃穿用度,出自国帑。”

“这样一来,持正之臣子也算是有了保障,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是绝对不愁吃穿。”

“官舍?”于谦眼睛瞪大,这个解决思路…

朱祁钰继续说道:“大明官员为官一方,那必然是少不了得罪人的,咱大明呢,民风彪悍。”

“朕打算官舍建起围墙,佐以刀斧,再派缇骑出京,当地招纳义勇团练,日夜巡逻官舍,点检出入,查备来往人员。”

“当然京官也是要住官舍的。”

“于少保,朕这个法子,是不是极好?”

于谦眨着眼睛,看着自己这九重堂,再联想到陛下所说的官舍,头皮发麻的说道:“好。”

这都是什么点子,陛下到底从哪里寻摸这么多稀奇古怪,却行之有效的点子啊!

这是做官,还是坐牢?

第八十四章 朱叫门迤北娶亲

还墙头佐以刀斧,点检出入,查备来往?

呼…

朱祁钰继续说道:“朕,可是为了大明的官吏们好啊!他们不是说大明俸禄浅薄,说朕这朱明薄凉寡恩吗?”

“朕这么做,可是全都为了咱们大明的官吏们,能够没有顾及的为大明尽忠啊!”

朱祁钰说的那叫一个深情,甚至他自己都信了!

其实他主要是防备朝臣串联,现在官吏们太自由了,整日里寻欢作乐,整日就是结党营私,那大明能好的了?

锦衣卫带队,缇骑们招募义勇,出入点检,往来查备。别的不说,京官首先就得做到,至于地方官,那也能用,不过得多管齐下。

下了班,不回家造小孩,在外面瞎溜达啥?

至于创意来源,自然是慈父搞出来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家属院了。

只不过慈父守门的是克格勃,朱祁钰这当门卫的自然是锦衣卫了。

朝臣们老想给皇帝盖个猪舍,把皇帝塞进去养猪,朱祁钰反其道而行之,给他们搞集体家属院,把这群人统统塞进去,当猪养!

朱祁钰走出九重堂的时候,脸颊一凉,他抬起头看向了天空,朦朦胧胧。

下雪了。

最开始小雪纷纷,没过多久就开始大雪扬扬,刺骨的寒风开始肆虐着京师,北方陷入了万物皆静籁。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