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1125)

作者: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张凤反而答道:“其实,你不知道,走邪路,一点都不比走大道轻松。”

“那小路哪有大路走的轻松?”

对于张凤而言,邪路走的其实很闹心,若是不闹心,他也不会选择在景泰年间收手了。

“不贪不腐的,其实我的日子更好一些,至少我媳妇对我有个笑脸,而不是过往满是嫌弃。”张凤的两行浊泪流下。

他的妻子当初嫁给他,他也就是个正六品的主事,位卑言轻,但是他妻子对他的持正守节颇为欣赏,可以用举案齐眉去形容。

正统一十四年的时间,他坏事做尽,他的妻子跟他说的话不超过二十句。

景泰年间他收手之后,他妻子态度终于缓和了起来,若不是这次他失心疯一样的要报复金濂,他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被他亲手毁了。

卢忠拿起了题本说道:“交待你自己的问题吧。”

“正统元年开始,就开始有人登门送孝敬,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每次一千两,十四年的时间,这一类的钱,我一共收了十三万两多一些。”

“戥头案你也有份儿?”卢忠厉声问道。

张凤点头承认了戥头大案他也有份,他脸上浮现了些许的笑意说道:“有,不过那都是官邸法之前,景泰元年,他们又拿着银子上京孝敬,却连官邸的门都进不去!哈哈。”

“看着他们有银子没地方使的模样,第一次感觉做这个京官,原来是这么威风的事儿啊。”

站着把官儿给当了,是真的不容易。

张凤过去是正三品,现在仍然是正三品,收黑钱的时候,他是跪着当官,不收钱的时候,他站着当官。

两个都是正三品,可是天差地别。

“这些钱,是怎么流转到你的手里的?”卢忠继续提审,他问的问题并不奇怪,他在询问银路。

在孔府大案之中,卢忠通过查点孔府的银箱和银锭,最终确定了孔府的银子全是倭银这一事实。

而现在卢忠在查问这些朝廷命官受贿的银路,如果能够彻底掌控这条银路,对于保持京官的清廉,有决定性的作用。

张凤终于露出了难色,他言辞闪烁的说道:“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事儿,都是经纪在打理。”

卢忠是一个很专业的缇骑,他早就不用刑罚审案子了,他一眼就看穿了张凤是有所忌惮,嗤笑的说道:“在我面前撒谎?”

“能说的我都说了。”张凤咬着牙说道。

卢忠非常平静的说道:“不能说的也要说,老实交代是你现在唯一的出路。”

“你现在不肯老实交代,他们也不会放过你的妻儿老小。”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了。”

卢忠这番话,简直是莫名其妙,但是张凤却清楚的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只能信任陛下,是现在张凤唯一的选择。

张凤已经倒了,他官架子不在,那些过去拿他没办法的人,就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张凤的家人,会死在哪个荒郊野外,就看对方的兴致了。

但是陛下从来不会祸及家人。

当年李贤被抓,迫于无奈在南京僭朝做事,李贤的家人仍旧住在官邸之内。

王复投了瓦剌人,但是胡濙以汉李陵事为例,陛下把王复的家人扔放在官邸内,防止一些老鼠对王复家人不利。

金濂的家人虽然搬离了官邸,但仍住在东城范围,朝阳门内,和陛下隔了两条街。

张凤突然发现,自己倒台之后,唯一能信任的只有陛下。

这种感觉,让张凤怅然若失。

“我说。”张凤选择了开口说话。

“方法有很多…”张凤一五一十的将其中的事儿说的清楚。

卢忠涨了一番见识。

王翱看着呈堂供述,叹为观止的说道:“你们这是在抽骨吸髓啊。”

张凤有些自嘲般的说道:“这些事儿,我都清楚,但是不是我亲自操刀,都是经纪买办们在做,眼不见为净吧,没看到,就当不知道。”

卢忠打开了另外一个题本,看着题本上的问题,有些犹豫的问道:“金尚书,知道你贪腐的事情吗?”

这个问题一出,连王翱都瞥了一眼卢忠,显然这不是预定的问题,是卢忠的加料。

但是那本题本的纸张和字迹来看,是从泰安宫里来的,这是陛下想知道的问题。

问到这里的时候,卢忠让文书停止了记录,而是亲自记录。

“知道,他全都知道。”张凤有些怅然的说道。

“知道?”卢忠和王翱猛地抬起了头,震惊至极的看着张凤,金濂居然对张凤贪腐之事,一清二楚?

到了这个地步,张凤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他知道那是皇帝想知道的事儿。

他确信的说道:“金尚书曾经盘点过正统十四年的国帑账目,谁能躲得过他的眼睛?王直曾经说能理财的唯金濂,他查了国帑的账目,自然发现了我当初做的那些手脚。”

“自从查完了账目之后,金尚书对我的态度就变的极为暴烈,动不动就是一顿怒斥,说实话,这让我在户部很没有面子。”

卢忠将张凤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录下来,问道:“金尚书既然知道你贪腐,为何还要举荐你为户部尚书?”

“因为我收手了,你知道福禄三宝吗?”

“这走邪路,就跟喜好这福禄三宝一样,哪个人能戒掉?”

“我从正统十四年后,就再未曾伸过一次手,这就是金尚书举荐我的原因。”

“他什么都想到了,唯独没想到,我会这么蠢。”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