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1250)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天色已晚,朱祁钰也没有多说什么,让百官回府休息。

景泰历书推行的已经是势不可挡。

景泰历书是大明度数旁通的一大成果,而提出度数旁通的是远在松江府的李宾言。

正如于谦所言,汉室江山,代有忠良。

朱祁钰的脸上写满了高兴,这次推测月食时间准确,是朱祁钰登基以来在文化领域的又一次胜利。

“许敦这是要干嘛?”朱祁钰正准备回泰安宫,看到许敦带着钦天监一百六十众在露台上忙活,许敦张牙舞爪大呼小叫,朱祁钰有些奇怪。

兴安笑着说道:“月食出现比推算的晚了一个时辰,许监正正发脾气呢,要对景泰历书推算之法做复盘,这几个月怕是消停不了。”

“要的就是这等吹毛求疵。”朱祁钰翻身上马摇头说道:“钦天监核算月食无误,赏!”

这次的封赏并不多,每个人只有两枚御制银币,但足够钦天监天文生大吃大喝一个月了。

朱祁钰向来赏罚分明。

给他朱祁钰好好干活的人,朱祁钰绝对不吝封赏。

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亲眷不得营商

在草原,鞑靼才是主场,在海上,生于海长于海长眠于海的海盗才是主场。

朱祁钰始终没有结束商舶披甲带刀的原因也是如此,大明朝廷还无法保护商舶的自由贸易,就只能让商贾自己保证自己自由贸易。

钦天监准确的推演了月食,景泰历书的最后一道阻碍消失,钦天监的天文生从五十额定涨到了五百,钦天监终于热闹了起来。

而钦天监对面的贡院、国子监、翰林院则是气的咬牙切齿,有无可奈何,因为皇后千岁设的巾帼堂也在附近,瞎胡闹,实在是有辱斯文。

主管考成法的是吏部天官王翱。

原来的吏部尚书王直人老体衰,虽然身体还算健康,但是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部事,毕竟不是谁都跟胡濙一样精力旺盛。

王翱最近一直负责反腐抓贪,终于将南衙贪腐和四川戥头案处理干净,此时的王翱知道,反腐抓贪也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时至今日,仍在水面之下游荡的大鱼,都是老奸巨猾之辈,钓鱼、网鱼已经无济于事。

王翱有些惆怅的将自己埋在了无数的案卷之中,寻找着他这些年积累的典型案例的共同之处,并且将其总结归纳,最终通过现象,寻找问题,抽丝剥茧找到原因,制定可执行且有计划的办法,进行落实。

“司务,你先退下吧。”王翱在奋笔疾书之前,瞥了一眼司务,让吏部司务厅的九品司务退下。

司务,是六部诸多官员们的师爷头头,有什么消息,六部的侍郎还不知道,这司务们早就清楚了。

王翱也是经过王直点拨之后,才明白这司务厅的司务,平日里究竟在做什么,他们互通有无,传递着彼此知道的消息,就像是角落的阴影一样,不引人注意。

王翱靠在椅背上,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大部头,他在总结现象。

大明官吏的直系子女和旁系亲属代持的贪腐问题,在案源中占据了八成以上。

这些官吏的子孙、外甥、侄子、女婿等等亲属代持,并不奇怪,因为亲亲之谊值得信任。

在景泰年间,贪腐之事一旦爆发,轻则褫爵罢官发往矿场特区劳役,重则斩首抄家,连生产资料都不留下。

要知道,在当下大明,可是没有立功减刑的。

贪腐案对于任何一个官吏而言,都是危害立身之本的大事,授人以柄之事,只有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够保证绝对的忠诚,才不会成为别人要挟他的把柄。

王翱打开了题本,他要写奏疏,先要打草稿,他郑重的写道:“禁止官吏亲眷营商,迫在眉睫,此策大利大明。”

贪腐的目的是寻租权力,借着权力进行牟利,大明毕竟不是美利坚,可以合法贪腐,大明官吏子嗣考个科举,都会被搬到朝堂上喋喋不休,为此文渊阁大学士王文都吃了好一顿挂落。

王翱写完之后,推敲了一番,将官吏改为了【文武百官】,不仅仅是文官,武装力量的武勋也应该纳入这个范围之内。

在石景厂建立之前,英国公张辅都在卢沟桥开井挖煤牟利,张辅这么做也是随大流,大家都这么做,当时五城兵马司的都尉们,甚至为这煤市口的归属,大打出手。

当初于少保为何缺席了还是郕王的陛下在承天门监斩事,还不是于少保要去处理通惠河疏浚之事?

这通惠河疏浚利益千丝万缕,除了黑眚还有各种势力盘根交错,若非陛下把人吊在了通惠河两岸,这通惠河说不定现在还堵着呢。

从大明立国之后,这通惠河就是大明朝政晴雨表,堵塞的时候,大明朝堂必然是乌烟瘴气,畅通无阻的时候,大明朝堂必然是一片蒸然。

搞钱不分文武。禁止文武百官营商,这说得好听,如何落实?

律法上,大明条例随时增补,只需要和刑部、大理寺沟通有无,即便是无法沟通,只要陛下要推行,纳入考成,并无不可。

稽查上,则以民举官察为主,民察是大明公车上书的重要一部分,在官察上,王翱倾向于建立专职反贪厅,隶属于都察院。

都察院,负责稽查百官,各地御史的本职,王翱反复思考再三,还是将隶属于都察院,改为了隶属于【计省】。

过往都察院御史为代表的风宪言官,表现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隶属于都察院,还不如隶属于计省,毕竟贪腐需要大量审计工作。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