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朕就是亡国之君(1352)

作者: 吾谁与归 阅读记录

“看陛下说的,裴纶要有那个胆子,当初就刺杀杨士奇,毒杀王振了。”于谦愕然。

他知道陛下心中有心结,万万没料到,陛下心中心结这么重。

陛下这一句话,可谓是诛心至极,若是传到外面,裴纶不死都对不起朱祁钰的金口玉言。

当然,朱祁钰既然敢说,就知道兴安和于谦不会传出去,这个把握他还是有的。

朱祁钰就是摆在明面上,嫌弃就是嫌弃。

“量他没这个胆子。”朱祁钰依旧是不大高兴。

他已经走到泰安州了,按照行程,七日后赶至徐州。

他不想驻跸山东,尤其是济南府、兖州府这些地方,他不喜欢这俩地方。

当年那个憨直的李宾言从京师巡抚山东,差点死在这里。

李宾言是天使!是钦差!

官匪倭三方勾结,差点要了钦差大臣的命!

李宾言在山东连续高烧数日,若非太医院有新调配的柳枝提取液作为退烧良药,李宾言就真的死了!

那是李宾言的命,同样是他皇帝的脸面!

李宾言在山东、在松江府、在琉球做了那么多事,尤其是在琉球这个新开辟的四方之地上,倭寇更多、残余势力更强。

可是李宾言在琉球,可曾如此遇险?

根据唐兴的奏疏,因为琉球事不算多,李宾言居然胖了七斤有余。

“裴纶准备了什么新花样?”朱祁钰倒是好奇的问道,明知道皇帝不喜,还非要凑上来,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勇敢了。

于谦俯首说道:“剿匪平倭英烈公祠。”

“这七年来,山东一直在平定响马,颇有建树,山东地面已经找不到响马了,在大明十六省内,唯有山东地面可以说自己地头上没有流匪。”

“而密州市舶司是倭寇的眼中钉,肉中刺。”

“当初,倭国各大名田主,和孔府勾结,走私贩私,因为密州市舶司和巡检司的存在,各大名田主,只能贡舶商舶,所以山东地方联合密州市舶司,对倭寇进行了多次清缴。”

“这些年,剿匪平倭,死伤者众,裴纶兴修英烈公祠以纪英烈之功。”

走私贩私不用纳税,贡舶商舶就得纳税,抽一成纳银六分。

但倭寇就是寇,他们当然不想纳税,这些年从未停止对密州市舶司的袭扰。

这就是裴纶上任山东办得第三件事,平倭,经年累月,从不停歇。

朱祁钰颇为郑重的点头说道:“那真的是得去看看。”

“兴安,改一下行程,逗留几日便是。”

如果别的事,朱祁钰自然不理会,但是剿匪平倭的英烈公祠的确应该上柱香。

朱祁钰在万民书上朱批,算是顺应民意,驻跸济南府。

在孔府这个天子第一号案中,其实裴纶有别的选择,比如倍之。

朱祁钰要查贪官,裴纶就可以把山东官场搅的鸡犬不宁;朱祁钰要查孔府,裴纶也可以扩大打击面,扩大查孔府的力度。

比如将整个孔府付之一炬,把整个孔府捣得稀巴烂,把孔夫子的塑像捣毁,取出孔夫子塑像肚子里的《礼记》,从颜回的雕塑肚子里取出《尚书》。

那是礼记?那是战斗檄文。

裴纶没有那么做,他选择了坚定的拥护陛下。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第六百五十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景泰八年春,朱祁钰驻跸他忠诚的济南府。

虽然只是驻跸了一天,但是大明皇帝还是看到了济南府的绝对忠诚。

在进城的这一天,大明皇帝在城外三十里就看到了跪拜在道路两边的官员、缙绅、学子、百姓们跪在道路的两旁,三呼万岁。

朱祁钰并没有乘坐大驾玉轳,而是骑着神骏的白马,踏过了道路,进入了城内。

好在,并没有千斤闸坠落之事,也没有发生任何的不愉快。

朱祁钰首先参观了山东地方为剿匪和平倭牺牲的大明英烈公祠,郑重的上了三炷香。

襄王每到一处,必先去公祠祭祀,已经成为了他的惯例。

朱祁钰出趟远门不易,这到了这公祠内,只觉得来对了地方,到了这里,他感觉到了安宁,在看到那长长的刻在石碑上的名字之时,他心中的疑虑和不安,立刻便消散一空。

公祠就建在大明湖畔的铁公祠之侧。

铁公祠是纪念保护了全城百姓的山东参政、建文兵部尚书铁铉。

就是那个差点用千斤闸杀掉了朱棣的铁铉。

“这永乐年间建造了铁公祠,文皇帝居然默许了,还允许山东地方官员祭祀。”朱祁钰在英烈祠烧了香,看向了大明湖畔的铁公祠,颇有些感慨的说道。

这一点上,朱祁钰也佩服朱棣,是个大气的人。

铁公祠的高大门楼,朱红色的大门之上,牌额上写着正气长存的字样,大门敞开,能看到门内迎宾的太湖石,屹立在松荫之中。

两侧曲廊,廊壁上辟有花窗,框成幅幅小景。

整个铁公祠的建筑风格和英烈公祠相同,都是前檐出厦,歇山起脊,红柱青瓦,显得古朴而肃穆。

大明对淫祀的稽查非常严格,这么一座铁公祠屹立在大明湖畔。

这哪里是铁公祠?分明是在打朱棣的脸!

可是朱棣不仅没跟这帮读书人计较,反而是准了地方官员的祭祀奏请。

这一下,到底是在打谁的脸?

于谦俯首说道:“铁铉在洪武年间,被高皇帝赐字鼎石,若是铁铉肯降,那必然是高官厚禄,不过君臣有大义,为主而死。”

“只是有些不值罢了。”

上一篇: 春风吹[娱乐圈] 下一篇: 天价罪妻